一個視頻搞懂中國經(jīng)濟底層制度設(shè)計,以及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進程

這是我看了中國經(jīng)濟底層制度設(shè)計視頻,而繪制的思維導讀。其目的主要是幫助我自己厘清財稅制度改革的來龍去脈,時間線。
視頻看過和自己梳理后,我認為主要的邏輯及事務(wù)發(fā)展的軌跡:
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管得太嚴,現(xiàn)在需要開放,既然要開房,就不能限制那么多。。。由于人性,只有和自己息息相關(guān),才會付出十二分的努力。于是小崗村給了個參考可行的樣本,大包干。于是中央就給地方政策,你也自己去搞,給我上交一定比例就好。
于是地方就開足馬力,特別是廣東等沿海省份,區(qū)位優(yōu)勢,經(jīng)濟增長就特別快,由于上交比例是固定的,每年能夠自我留存就比較多。但一些西部省份,就比較老火了。中央呢,全國一盤棋,都是孩子,你富孩子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總不能讓窮孩子穿不好衣服,吃不好吧。但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一摸口袋,沒錢。。。這就比較尷尬了。
莫得辦法,想來想去,之前那種包干模式,還是不行??偛荒茉酵伦?,爹媽越來越窮,到最后完全吼不住了。怎么辦,必須的改變財政收入模式,于是1994年分稅制改革來了。
分稅制改革之后,央媽一摸口袋,越來越飽滿,感覺真心不錯,有了錢,西部的窮孩子可以照顧了,家也能夠修建得越來越漂亮了。
你央媽是有錢了,但事情還得孩子們?nèi)ジ砂?。加上你央媽?guī)定了,兒子也得和孫子分成,孫子也得和他兒子分。怎么搞?一般只有老子指揮兒子的份,兒子一般只有干活的份。于是乎,財權(quán)層層往上收攏,事權(quán)層層往下壓咯。這樣一來,當年土地出讓金留給地方,分稅制改革所留下的口子,就被倒騰起來了。
.......于是乎,土地財政就來了。房地產(chǎn)就來了,經(jīng)濟也快速騰飛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