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憑一己之力,開啟古裝劇男色時代
先關(guān)注后看文更香??

編輯:指聽
如今,每當一部新的古裝劇開播,網(wǎng)上討論最多的永遠都是男主角的顏值。
有時候為了爭論到底是男一帥還是男二帥,還常常在飯圈女孩中掀起腥風血雨。
然而很多00后可能不知道,最先開啟這種“古裝男色時代”的,其實是他:

畢竟,對于很多90后來說,頂著一頭羊毛卷卻依然瀟灑帥氣的李尋歡,真的是童年的集體回憶啊。


李尋歡,開啟古裝男色時代
1999年播出的武俠電視劇《小李飛刀》改編自古龍小說,當時無論是在港臺還是內(nèi)地,都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很多人記得蕭薔的扇子頭,記得焦恩俊的泡面頭,但是對于這部劇的劇情,卻已經(jīng)記不太清了。
畢竟對于當時平均一部電視劇二十多集的標準來看,《小李飛刀》足足42集,可以算得上是冗長了。
唯一讓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情節(jié),大概就是李尋歡被救命恩人龍嘯云橫刀奪愛后遠走他鄉(xiāng),又不得不回來面對已婚生子的心上人的痛心和糾結(jié)。
而讓很多人念念不忘的一大原因在于,這部劇里簡直是美女如云。
兩位女主角,一是被稱為臺灣第一美人的蕭薔,另一位則是如今被成為知性女神的俞飛鴻。

不僅如此,里面還有當時嫩的仿佛能掐出水來的賈靜雯和范冰冰。

在這么多美女的襯托下,劇中人設(shè)為“武林第一美人”的林仙兒,顏值難免遭到很多批評。

在男性角色里也能找到驚喜,比如扮演單純男二阿飛的,正是如今以硬漢形象著稱的吳京。

而飾演反派上官金虹之子上官飛的,則是很多人的童年另一男神任泉。

當然,這部戲中最閃耀的,還是男主角李尋歡。
他有堅毅的眉眼,憂郁癡情又瀟灑風流的氣質(zhì),盡管比原著里的小李飛刀笨了一百倍,卻也足夠迷倒屏幕前的女性觀眾。

現(xiàn)在再看《小李飛刀》,它不僅對原著的情節(jié)和人物關(guān)系進行了大幅的修改,劇情也十分狗血:
比如說,原著中李尋歡、林詩音和龍嘯云三人之間本是“被救命恩人在不知情中橫刀奪愛”的愛情悲劇。
結(jié)果電視劇硬是給林詩音按了個什么“魔刀門之女”的身份,強行變成正邪不兩立、“給不了你幸?!钡恼`會梗;
而野性少年阿飛對蛇蝎美女林仙兒的迷戀,林仙兒對李尋歡的故意勾引,統(tǒng)統(tǒng)改成了狗血的大型多角戀。
劇中的從主角到配角,每一個人都跟2個以上的異性有過情感糾葛。
而到了俞飛鴻飾演的“驚鴻仙子”出場后,劇情更是完全失控,失憶、假死、毀容之類的狗血梗一個不落;
還誕生了這種“不,你來的正是時候”的名場面:

盡管有種種槽點,但是泡面頭的李尋歡,卻開啟了一個欣賞古裝男色的時代。
連帶他咳嗽時蒼白的病態(tài)美,和三十歲男人那說不清的落魄和成熟,都深深吸引著當時還是少女的90后。
特別是當李尋歡手捧著為表妹刻制的木雕黯然落淚時,多少女生也跟著坐在電視機前,哭得鼻涕一把眼淚一把。
男主角焦恩俊更是憑借這個角色,成為了很多內(nèi)地90后女生心中的“白月光”。在當年天涯論壇評選記憶中的四個古裝美男角色時,曾成功登榜“天涯四美”之一。

盡管不久后就因為年紀太大,被無情地踢出了“四美”的行列,但對焦叔的顏值念念不忘的迷妹們,硬是又搞出了一個“南古北焦”,將他的古裝扮相與古天樂并列。
這也說明李尋歡這個角色在一代觀劇迷妹的心中留下了多么不可磨滅的印象。

身世最苦的二郎神
靠著李尋歡這個成功的角色,焦恩俊贏得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但他之后的風格卻開始逐漸跑偏。
《我愛河東獅》《絕色雙嬌》……作品大多都是古裝輕喜劇,角色也一個賽一個的活潑耍賤。

然而對于一向以“古裝美男”形象示人的焦恩俊來說,這種角色對他來說實在沒什么優(yōu)勢。而同一時期,市場上也有著一大批喜劇型男主,如張衛(wèi)健、林志穎、孫耀威等。因此,一度沒有激起什么水花。
更何況,誰要看花樣美男扮丑搞怪啊!
而他再次翻紅,是因為2005年出演了那部活在千萬中二少男少女心中的神劇——《寶蓮燈》。

來,跟我一起唱:“天上下凡三圣母,生下沉香和爹住……”
當年的我們,除了在心里疑惑“爹住”到底是誰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頭上畫著銀色流云紋的二郎神君了。

說實話,當我發(fā)現(xiàn)這部劇在某瓣上有7.1的高分時,心里是有些困惑的。
當時已經(jīng)有了點審美水平的我,面對著幾位主角奇怪的造型、幼稚的感情戲,其實是一邊罵著“這劇真爛”,一邊忍不住看下去的。
尤其是劉曉慶這個王母造型,我當時看都有點不能理解:

不過仔細看了大家的影評之后才發(fā)現(xiàn),所有給5星的觀眾,大概有4顆星都是二郎神的。
盡管這時期的焦恩俊已經(jīng)不能算是顏值巔峰,但是他在劇中銀鎧黑氅的形象,還是搶掉了灰頭土臉的沉香的風頭。

這部劇顛覆了傳統(tǒng)寶蓮燈故事中二郎神的反派形象,成了默默在背后幫助沉香,一心想修改“仙凡不得相戀”天條的好舅舅。
盡管身體比李尋歡健康不少,但也是個帶有悲劇色彩的人物。
尤其在前期劇情里,他一直忍辱負重,用不近人情的行為掩蓋自己對主角團的支持。即使為了保護沉香身受重傷,還是不愿意說出自己的苦衷。
這種“悶騷”的反轉(zhuǎn)人設(shè)自帶的悲壯感,往往最能打動人心(參見哈利波特中人氣超高的斯內(nèi)普教授)。當結(jié)尾真相揭曉時,前面所有的小細節(jié)都成為了迷妹們心中的玻璃渣。
由于二郎神的人氣特別高,劇組后來還拍了一部《寶蓮燈前傳》,專門講了楊戩成為二郎神君之前的故事。
編劇不僅把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一股腦地塞給了楊戩,還給他編了一個更慘的身世。
作為天上仙女瑤姬與凡人生的孩子,他從出生起就失去了父親和哥哥,還一直受到天庭的追殺。
當他習得一身本領(lǐng),把母親從山底救出來后,玉帝居然派出10個太陽把瑤姬曬死了……

娶了西海三公主,卻吵了幾千年的架,最后把愛情都磨沒了,悲劇分手。
劇情雖然狗血,但是焦恩俊扮演的楊戩,悲慘的命運加上俊秀卻憂郁的眉眼,卻讓很多觀劇女孩又憐又愛,當然也吸引到了一大批顏粉。

近年來,娛樂圈對“娘炮”喊打喊殺之風盛行,而古裝戲收到的抨擊尤甚。這是因為近幾年的古裝戲里,長相柔美的男演員比比皆是。
當飯圈女孩對著電視屏幕喊哥哥“神顏”的時候,很多90后路人卻會一邊在心里吐槽“娘”,一邊懷念起自己童年記憶里的古裝男神。
然而如今回頭看,焦恩俊走紅的那些年,其實也同樣因為他秀美的五官而承受“沒有男子氣概”的批評。
無論是頂著羊毛卷劉海的李尋歡,還是動不動就長發(fā)披肩的苦命二郎神,其實都與上一輩心目中濃眉方臉的傳統(tǒng)古裝帥哥形象大相徑庭。

歸根到底,影視作品的審美應該是多元的。無論是陽剛之氣十足,還是風流瀟灑,亦或是文弱秀氣,種種風格的角色都有它存在的意義,更是不該有什么高下之分。

真誠的童年神劇
更何況,與現(xiàn)在很多摳圖、“面癱”的偶像演員相比,盡管焦恩俊的吸引力以柔美掛的“男色”為主,但當年他的表演也是可圈可點的。
如果拋去童年濾鏡,焦恩俊的演技其實算不得好,但態(tài)度不可謂不認真。
無論是《小李飛刀》還是《寶蓮燈》,雖然角色本身苦大仇深,但是當喜劇情節(jié)需要的時候,他也能信手拈來。即使長了一張俊臉,也從不怕扮丑。

比如在《小李飛刀》的續(xù)集《飛刀問情》中,焦恩俊就扮演了一個化裝成李尋歡的女子唐密。
無論是扭捏的身姿、微妙的蘭花指,還是跺腳、噘嘴、翻白眼等各種小女孩撒嬌的勁兒,都演得及其到位。

這種表演在現(xiàn)在可能會被嘲諷表情浮夸、用力過猛,但是在當時戲說類古裝劇風靡的背景下,反倒完美地融入了夸張的劇本本身,形成了一種固定的表演風格。
更何況,就算是用力過度,也比如今很多古裝劇敷衍的態(tài)度討喜些。
前一陣子,就突然有人翻出了焦恩俊在老劇中打戲的片段,并給他起名“焦 什么都能轉(zhuǎn) 恩俊”。
寶劍出鞘要轉(zhuǎn):

長纓槍也要轉(zhuǎn):

連彈個古琴也要轉(zhuǎn)上幾圈:

說實話,焦恩俊并不算專業(yè)打星,更打不出練家子的“拳拳到肉”。但劇組卻懂得利用他的優(yōu)勢,盡量將動作設(shè)計得漂亮。
比如《寶蓮燈》里的打斗場面,雖然動作難度不高,但是出招有力、干脆利落。

在天庭的幾場打斗中,出槍、轉(zhuǎn)身、格擋一氣呵成。而當配上快速的鏡頭推拉、切換,也基本立住了“武神”的角色。

與真正的武打戲相比,這些招式還是略顯花哨,不夠過癮。但是對于當年的我們來說,這已經(jīng)足夠了。
畢竟,如今我們在武俠劇里見到的,往往是如卡帶般的慢鏡頭打戲,和毫無邏輯的武打動作設(shè)計。
拳頭打出去,非要慢速定格后再來個360度旋轉(zhuǎn)。一個鏡頭拍完,攝像機轉(zhuǎn)的比演員還歡實。

當需要2倍速才能看得下去的武俠劇越來越多,觀眾自然而然地懷念起從前酣暢淋漓的快節(jié)奏打戲。
更何況,《寶蓮燈》甚至都不是一部武打劇。
如今我們再重看這些老劇,或許會覺得劇情“辣眼睛”。但是從編劇到演員,起碼透露著一種真誠的態(tài)度。
人物關(guān)系可以狗血,但交流中的各種小細節(jié)要充實到位;演員演技可以浮夸,但一定要符合人物性格。
這樣拍出來的劇或許不夠厚重,但卻足夠有趣,起碼能讓假期做完作業(yè)的我們看的津津有味。
也正是這些奇葩但是認認真真拍出的劇,撐起了我們童年與電視劇度過的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