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早期“發(fā)瘋”動畫,看得我眼珠子快飛了?

作者 /?VINCENT ALEXANDER
翻譯 / 思考姬、Lizzie
編者按
?
由華特·迪士尼和洛伊·迪士尼于1923年10月16日建立的“迪士尼兄弟卡通制片廠”,如今已經(jīng)是一家絕對的娛樂帝國集團。
它依然充滿活力和影響力——盡管它已經(jīng)100歲了。
今天這篇文章非常有趣,并且發(fā)人深省,它以“超現(xiàn)實主義”表現(xiàn)為切口,精選了20多份迪士尼的動畫清單中那些冷門、甚至“瘋癲”古怪的作品……這些作品都是什么?哪里“瘋癲”又“瘋癲幾何”?這種?“瘋癲”,為什么最終成為了作者對迪士尼未來的希冀?
我們專門翻譯了這篇發(fā)表在CARTOON?BREW?的這篇文章,原文標題為《100 Years Of Disney Surrealism: More Than Just Fairy Tales And Princesses》,作者VINCENT ALEXANDER,希望能為大家?guī)硪恍┬碌囊朁c。

迪士尼超現(xiàn)實主義100年:不僅僅是童話和公主
100年前的今天,華特·迪士尼公司以“迪士尼兄弟工作室”的名義正式成立。
盡管眼下有很多更常規(guī)的慶祝活動正在進行著,但我們認為,去此工作室歷史中那些更“怪異”的角落中漫游一下,并突出展示迪士尼經(jīng)典中那些最“離奇”的時刻,會非常有趣。
“超現(xiàn)實主義”可能不是人們聯(lián)想到迪士尼時的第一個詞,但在該公司被牢固確立為安全穩(wěn)妥、合家歡型娛樂供應(yīng)商之前,該工作室的聲譽,是建立在令人興奮的想象力之上的。
1936年,現(xiàn)代藝術(shù)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名為“奇幻藝術(shù)、達達和超現(xiàn)實主義”的展覽,該展覽的新聞發(fā)布會稱:米老鼠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超現(xiàn)實主義者”,薩爾瓦多·達利將華特·迪士尼列為美國三大超現(xiàn)實主義者之一(與塞西爾·b·德米爾*和馬克思兄弟*一起)。
*譯者注:馬克思兄弟(英文:Marx Brothers)是一隊知名美國喜劇演員。他們五人都是親生兄弟,常在歌舞集耍、舞臺劇、電視、電影演出。他們在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的百年最偉大男演員中排第20名。
想要一覽迪士尼最瘋狂的一面,不妨看看其被低估的動畫長片《三騎士》(1944)中的這個片段。喬什·米多爾負責了這段令人大開眼界的動畫,在其中,唐老鴨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而身體激烈扭曲變形。
?

超現(xiàn)實主義從一開始就是迪士尼DNA的一部分。默片時代的迪士尼動畫片滿載扭曲現(xiàn)實的視覺笑料,就像來自幸運兔奧斯瓦爾德的動畫短片《Bright Lights》(1928)中的這個令人愉快的場景一樣。

20世紀30年代的迪士尼短片雖然不像同時期的馬克斯·弗萊舍和范伯倫的動畫片那樣怪誕,但它們也包含了夢幻般的奇思妙想。
經(jīng)典的迪士尼動畫短片《鏡中奇遇記》(1936)是可以說明這些早期短片令人愉快的創(chuàng)造力的一個很好的例子;Bob Wickersham負責的這段米老鼠身體各部分以不同速度放變大的動畫非常精彩↓。

華特·迪士尼的動畫長片《幻想曲》(1940)對于其時代是超前的,《幻想曲》無疑是大型電影公司發(fā)行的最具創(chuàng)新性和實驗性的電影之一。
這部電影有著堅定的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野心,在最初發(fā)行時損失了大量資金,但在20世紀60年代,青少年和大學生因其迷幻特質(zhì)而受到吸引而蜂擁而至。
*譯者注:"Art for Art's Sake",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或者藝術(shù)至上主義,是唯美主義文藝思潮的核心之一,這個概念認為藝術(shù)可以獨立存在,不一定要為實用或道德目的服務(wù)。"Art for Art's Sake"運動在19世紀中期興起,特別是在19世紀下半葉的法國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個運動的支持者主張藝術(shù)家應(yīng)該擁有創(chuàng)作自由,不受政府、宗教或道德的干涉。他們強調(diào)藝術(shù)作為一種自由表達形式,可以脫離任何特定的社會或政治目的。這一運動在繪畫、文學和音樂領(lǐng)域都產(chǎn)生了影響,特別是在印象主義繪畫和象征主義文學中。
在動畫短片《荒山之夜》中,這個由威爾弗雷德·杰克遜執(zhí)導的(1933)?的片段,展現(xiàn)給觀眾一種壓倒性的視覺盛宴。我很驚訝,這個場景中的裸體內(nèi)容竟然通過了電影制作守則*。
*譯者注:電影制作守則(Motion Picture Production Code)是1930年至1960年適用于美國電影的行業(yè)道德規(guī)范,由于時任美國電影制片人與發(fā)行人協(xié)會主席為威爾·海斯,該守則又被稱為“海斯法典”(Hays Code)。在海斯的領(lǐng)導下,美國電影制片人與發(fā)行人協(xié)會,即后來的美國電影協(xié)會于1930年采納了該守則并從1934年開始嚴格執(zhí)行。該守則詳細說明了在美國面向公眾,什么樣的電影可以接受,什么樣的電影不可接受。1968年,電影制作守則被美國電影分級制度代替。

迪士尼最著名的超現(xiàn)實主義例子之一,是動畫長片《小飛象》(1941)中的那段令人愉悅又瘋狂的“粉色大象巡游”,在這個片段中,主人公因醉酒而看到了各種變形大象的幻覺。

這個標志性的片段,總結(jié)了為什么動畫師應(yīng)該對動畫擁有創(chuàng)作自由。試想,如果今天你試圖把這個場景作為一部關(guān)于一只可愛大象的電影的一部分向委員會推銷,它會立即被否決!因為它荒謬、令人不安,沒有推進情節(jié)。
?
所以,謝天謝地,感謝當時沒有委員會阻止諾姆·弗格森、霍華德·斯威夫特和其他團隊成員向世界呈現(xiàn)這個瘋狂的天才之作。除了“天才”,還有什么詞能形容一頭完全由五顏六色的大象頭組成的大象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迪士尼的藝術(shù)家們毫不吝嗇地用他們的無限創(chuàng)造力為戰(zhàn)事出力。在諷刺杰作、動畫短片《元首的面孔》(1943)中,唐老鴨做了一個噩夢,夢見自己成為了納粹,生活于法西斯政權(quán)下的單調(diào)乏味把他逼瘋,并導致了一場幻覺般的神經(jīng)崩潰。

?
這部電影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其反對阿道夫的主題歌曲在戰(zhàn)時觀眾中大受歡迎。導演杰克·金尼回憶道:“我們聽說希特勒盡力銷毀了每一份他能找到的拷貝版。我們?yōu)榇撕芨吲d?!?/p>
有史以來最奇怪的迪士尼動畫長片是《三騎士》(1944),這部電影的制作結(jié)合了美國對拉美的睦鄰政策。在整部電影中,故事情節(jié)逐漸陷入越來越深的瘋狂之中,直到一丁點兒敘事骨架都不剩。
諾姆·弗格森導演的唐老鴨在欲望驅(qū)使下的遐想片段,是展示這部電影之瘋狂的一個好例子。
迪士尼最奇怪的動畫短片是《鴨皮疙瘩》(1945),由杰克·肯尼導演的一出對低俗偵探故事的滑稽惡搞。短片(譯者注:7分多鐘)的形式不能很好的接洽這部電影的意識流結(jié)構(gòu),比如其中各種怪異的角色會突然出現(xiàn)并消失(有時是文字意義上的消失),背景也隨著每個新角色的出現(xiàn)而改變。這部電影的奇特之處可能可以歸因于聯(lián)合編劇維吉爾·“VIP”·帕奇,他是一位杰出的滑稽風格漫畫家,再沒有為迪士尼創(chuàng)作過其他短片。我特別喜歡美女保琳,她是由動畫界的三位巨匠:弗雷德·摩、馬克·戴維斯和米爾頓·卡爾繪制的。

杰克·金尼是迪士尼導演中最愿意在滑稽的樂一通式喜劇中挑戰(zhàn)極限的。金尼以高飛為主角創(chuàng)作的How-To動畫短片系列,每拍一部就變得越來越混亂,最終在1945年的動畫短片《瘋狂曲棍球》中達到了頂峰,這部可能是迪士尼出品的最有趣的動畫片了。
影片的高潮變得如此狂躁,以至于金尼開始扔進無關(guān)緊要的素材來增加混亂,包括動畫長片《木偶奇遇記》(1940)中的怪物片段!
迪士尼20世紀40年代的“選集合輯”*系列不常被討論,但它們包含了一些被忽視的瑰寶。動畫長片《為我譜上樂章》(1946,譯者注:音樂合輯動畫片)中“你走后”的片段,由特效專家約書亞·米多爾執(zhí)導,這段動畫擁有出色的布局,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色彩,還有本尼·古德曼的配樂。
*譯者注:“package features”?,它們被稱為“合輯特輯”、“選集特輯”、“百科全書特輯”甚至“合成特輯”。迪士尼工作室有時會將它們列入迪士尼動畫特輯列表,以便在某些重要紀念日時推廣即將上映的電影,而其他時候則可能完全缺席。關(guān)于它們的正式標題似乎沒有共識,但迪士尼粉絲們立刻能夠認出這些拼貼式的迪士尼動畫歷史里的特輯,其中包含了各種不同的短動畫片段,而不是一個連續(xù)的單一敘事。
?
杰克·肯尼執(zhí)導的動畫短片合集《旋律時光》*(1948)中的《狂亂的飛行》篇章也有一點超現(xiàn)實主義色彩,其背景是爵士樂演奏的《大黃蜂的飛行》。這段動畫不斷變化的視覺效果完美匹配杰克·菲納的布吉伍基鋼琴風格的活力。
*譯者注:本片是迪士尼于1948年推出的第十部動畫長片,也是該公司制作的第五部短篇合集,它分別由冬日回憶(Once Upon a Wintertime)、狂亂的飛行(Bumble Boogie)、強尼蘋果籽(Johnny Appleseed)、拖船小嘟嘟(Little Toot)、樹木之頌(Trees)、忘情森巴舞(Blame it on the Samba)和佩柯斯`比爾(Pecos Bill)等七部音樂短片組成。
?

我最喜歡的迪士尼場景之一,是來自動畫短片合集《旋律時光》(1948)中的、由克萊德·格羅尼米執(zhí)導的《忘情森巴舞》,它是那么有創(chuàng)意,豐富多彩,催眠和有趣。烏布·伊沃克斯將唐老鴨、喬斯·卡里奧卡和阿拉坎鳥與真人風琴手埃塞爾·史密斯結(jié)合在一起的開創(chuàng)性特效作品,在75年后依然熠熠生光。
烏布·伊沃克斯的開創(chuàng)性特效工作——將唐老鴨、鸚鵡喬西、Aracuan?鳥(譯者注:一種南美鳥)與現(xiàn)場的真人演奏家伊瑟爾·史密斯結(jié)合在一起,盡管已經(jīng)時隔75年了,至今看起來仍然令人贊嘆不已。
?

與喧鬧的唐老鴨和高飛系列動畫短片相比,查爾斯·尼科爾斯的布魯托系列動畫短片總體比較低調(diào),所以,我搞不懂《布魯托邦》(1951 )這部帶有怪誕的弗洛伊德色彩的動畫短片是怎么創(chuàng)作出來的。
這部影片的故事發(fā)生在布魯托的夢境中,一只作為仆人的貓(由馬古先生的配音演員吉姆·巴克斯配音)以受虐為樂。這只貓被虐待后的呆滯反應(yīng)充滿錯位和滑稽感。如果說有哪部迪士尼動畫片可以用 “病態(tài)”來形容的話,那一定是這部了。

任何關(guān)于迪士尼和超現(xiàn)實主義的討論都必須涉及《愛麗絲夢游仙境》(1951 )。華特·迪士尼實際上認為這部電影是失敗的,他覺得這部電影缺乏內(nèi)涵,并總結(jié)說:“這部電影充滿了你無法接受的怪異角色。”
恕我直言,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愛麗絲》一直是我最喜歡的迪士尼作品之一;影片放棄了典型愛情故事,而無畏地致力于描繪無稽之談,并介紹了一大批令人難忘的角色,他們可能是瘋子,可能是按照某種落后的邏輯行事,也可能只是在擾亂愛麗絲的思緒。

沃德·金博爾(動畫片《蟋蟀杰迷你》、《貓路西法》、《瘋帽子》、《三月兔》、《柴郡貓》等的制作者)可能是迪士尼最杰出的動畫師;他也是最古怪的動畫師。
華特·迪士尼甚至說過:“沃德是為我工作的人中,我愿意稱其為天才的人”。金博爾為迪士尼電視動畫系列片創(chuàng)作了名為《移居火星》(1957?)的一集,其中設(shè)計的外星人是有史以來最瘋狂的卡通設(shè)計之一。

沃德·金博爾的動畫短片《做鳥真難》(1969 )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影片的高潮部分是一段瘋狂的拼貼片段,比起一般的迪士尼電影,它更像蒙蒂·派頓的小品??赐曛螅銜l(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客串鏡頭。
?

雖然華特·迪士尼的品味,比泰克斯·艾弗里和查克·瓊斯等其他動畫黃金時代的知名人物更加保守,但他允許自己的藝術(shù)家們在標新立異方面開拓疆土,這一點值得稱贊。
華特甚至計劃在迪士尼樂園建造一個名為 “怪異博物館”的景點,可惜在華特去世后被取消了。《小熊維尼與大風吹》(1968 )是華特·迪士尼制作的最后一部動畫短片,片中描繪的一個古怪噩夢是對“粉紅大象大游行”的有趣回顧。

自從華特·迪士尼去世后,迪士尼公司就不太愿意接受超現(xiàn)實主義作品了,即使有一些非主流的怪異作品悄然出現(xiàn),迪斯尼公司的高層也往往并不熱衷于此。
據(jù)加里·特勞斯代爾回憶,當工作室在20世紀80年代聘請年輕的蒂姆·伯頓時,高層們“不知道該拿蒂姆怎么辦。他們害怕他。所以就把他塞進了辦公室”。他執(zhí)導了兩部短片和一部電視特輯,之后迪士尼以他的黑暗怪異電影“浪費公司資源”為由解雇了他。
伯頓的電視電影(TV Movie )《韓賽爾與格萊特》于 1983年萬圣節(jié)之夜在迪士尼頻道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播出,之后幾十年都沒有再出現(xiàn)過,甚至導致人懷疑它從未存在過。但在2009年的蒂姆·伯頓現(xiàn)代藝術(shù)博物館(Tim Burton MoMA?)展覽上,它重新出現(xiàn)了,現(xiàn)在你可以在網(wǎng)上找到它所有扭曲的榮耀。影片中有木偶、定格動畫特效、異裝癖、功夫大戰(zhàn),還有引用了羅德·斯圖爾特歌詞的餅干……你還想要什么?
達雷爾·范·卡特斯的《Fun with Mr. Future》(1982)是被迪士尼公司埋沒的另一部奇特短片。
?

這部真人與動畫混合的作品,是由最初被指派制作《誰陷害了兔子羅杰》的團隊創(chuàng)作的,當然后來這項工作交給了英國的理查德-威廉姆斯工作室?!禙un with Mr. Future》曾在洛杉磯放映,但迪士尼從未在電視上播出過這部影片,也從未發(fā)行過視頻、DVD 或流媒體。幸好,修復(fù)師加勒特·吉爾克里斯特在網(wǎng)上上傳了一份拷貝版。實景拍攝的片段令人捧腹,而爽快的動畫場景則探討了個人電腦等瘋狂的未來主義概念。
迪士尼在20 世紀80年代經(jīng)歷了一場身份危機。其中一個重要的例子就是《重返奧茲國》(1985),這是一部為兒童制作的真人奇幻片,也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恐怖的電影。
該片在制作過程中經(jīng)歷了多次高管更迭,導演沃爾特·默奇在整個過程中被解雇又被重新雇用。在這部黑暗奇幻片中,偉大的威爾·文頓制作了華麗的定格動畫(這還不是影片中最恐怖的場景之一)。

迪士尼在20世紀90年代的迪士尼文藝復(fù)興時期*重新獲得了評論界和商業(yè)界的主導地位。這一時期的一部不尋常的動畫片是《飛奔的大腦》(1995),片中米老鼠與一只巨大的怪獸交換了大腦。影片的大部分是在法國華特迪士尼動畫公司制作的,當導演克里斯·貝利帶著幾乎完成的影片回到美國時,公司高管彼得·施耐德和托馬斯-舒馬赫對其大為惱火;影片被刪減和修改,顯然,該片在公司內(nèi)部被當作了“不應(yīng)該做什么”的范例。即使在今天,你也無法在Disney+上找到這部影片??紤]到它所受到的所有爭議,這部影片其實并沒有那么前衛(wèi),但我猜想高層們并不喜歡看到迪士尼的企業(yè)吉祥物被描繪成一個橫沖直撞的怪物,即使是在一個明顯荒誕的背景下。
*譯者注:迪士尼文藝復(fù)興是指1989到1999年期間,由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重新開始制作在輿論和商業(yè)上成功的動畫電影,這些電影大多是根據(jù)眾所周知的童話、小說故事改編而成,并融入了大量音樂劇元素,與華特·迪士尼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期間的作品相似。這次復(fù)興的建立,更使迪士尼的動畫電影成為國內(nèi)和國外票房獲得巨大的成功,賺取的利潤遠高于大多數(shù)迪士尼之前時期的電影。
?

迪士尼有時會利用其子公司試金石影業(yè)公司發(fā)行高風險的項目,比如《誰陷害了兔子羅杰》和《圣誕夜驚魂》等,以免玷污迪士尼的品牌。出人意料的是,亨利·塞利克的奇特定格動畫片《詹姆斯與巨桃》(1996 )由迪士尼公司發(fā)行,盡管制片廠負責人邁克爾·艾斯納差點在制作中期放棄該片(他抱怨說:“誰想看一部關(guān)于一個男孩和一群蟲子的電影?我們不能花3000 萬美元在這上面!”)。影片票房慘淡之后,迪士尼關(guān)閉了斯凱林頓制作公司(《圣誕夜驚魂》和《詹姆斯與巨桃》的幕后工作室),并取消了亨利·塞利克的下一部電影《圖特斯和顛倒屋》。這太可惜了,因為《詹姆斯與巨桃》充滿想象力,令人欣喜。腳本監(jiān)督喬·蘭夫特如此吹噓:“這部電影確實有一種迷幻的基調(diào)。我們有很多超現(xiàn)實的畫面。”尤其是這個夢境片段,感覺更像是一部藝術(shù)電影,而不是迪士尼電影。

對我來說,迪士尼為什么把《歸鄉(xiāng)騎情》(1997)藏起來是個謎,這部由史蒂夫·摩爾在迪士尼電視動畫制作公司制作的小動畫片非常棒,片中大灰狼用時光機來彌補自己的錯誤,卻得到了荒謬的結(jié)果。
?

這部影片曾在加利福尼亞放映,甚至還獲得了奧斯卡提名,但隨后迪士尼公司便將其擱置,沒有任何解釋,此后也沒有以任何形式發(fā)行過。同一攝制組還完成了一部惡搞《三只小豬》的動畫片,但這部動畫片已無處可尋(就連導演史蒂夫-摩爾也說他沒有備份)?!稓w鄉(xiāng)騎情》中的幽默圍繞著中年危機、婚姻紛爭和咖啡因依賴癥展開,所以也許迪士尼認為它太成人化了,盡管它完全符合 G 級標準。為狼配音的是邁克爾·理查茲(《宋飛正傳》中的克萊默)。
迪士尼似乎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另一部優(yōu)秀動畫短片是《羅倫佐》(2004),這部動畫片講述了一只貓的尾巴活過來折磨它的故事。這個創(chuàng)意是迪士尼傳奇故事藝術(shù)家喬·格蘭特早在 20 世紀 40 年代就提出來的,邁克·加布里埃爾又曾將其作為被取消的《幻想曲2006》的一個潛在片段。華特的侄子羅伊·E·迪士尼是《羅倫佐》的擁護者,加布里埃爾獲得了創(chuàng)作自由,可以自己編劇、導演和設(shè)計影片。這部動畫短片秉承了迪士尼手繪角色動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是程式化的環(huán)境、黑色喜劇和病態(tài)的結(jié)局對工作室來說是不尋常的。
?

迪士尼在超現(xiàn)實主義方面最公開的嘗試是《命運》(2003),這是華特·迪士尼和薩爾瓦多·達利于 1945年開始的合作。迪士尼和達利是好朋友,達利與制片廠的故事藝術(shù)家約翰·亨奇一起為影片的腳本工作了八個月。由于迪士尼在二戰(zhàn)后陷入財務(wù)危機,該片未能完成,但羅伊·E·迪士尼因為流產(chǎn)的《幻想曲2006》重新啟動了該項目,由多米尼克·蒙費里擔任導演。夢幻般的視覺效果與令人心碎的動人配樂完美契合,該配樂錄制于20世紀40年代,由墨西哥歌手多拉·盧斯(Dora Luz,《三騎士》中頭顱從花朵中露出的那位女士)演唱。
?

我不會把現(xiàn)代迪士尼與超現(xiàn)實主義聯(lián)系在一起,但保羅·魯?shù)鲜?/strong>為迪士尼頻道制作的怪誕米老鼠短片卻是個例外。這些動畫片對米老鼠進行了新穎而時尚的詮釋,但其中充斥的視覺笑料足以與一個世紀前的《幸運兔子奧斯瓦爾德》動畫片相媲美。
?

保羅·魯?shù)鲜步忉屨f:“我們的方針一直是:我們喜歡二、三十年代的早期米老鼠動畫片。我們想捕捉那種氛圍、那種瘋狂、那種超現(xiàn)實的啞劇和肢體幽默。但我們不想照搬或復(fù)制1932年的動畫片。我們想從這些感覺中跳脫出來,然后以一個現(xiàn)代藝術(shù)家的自然特質(zhì),使用我們一路走來所學到的所有工具”。
總之,我對迪士尼未來一百年的希望是:我們能看到更少的真人翻拍,而有更多的機會讓藝術(shù)家們表達他們的獨特個性。
最后,我們來看看邁克·吉特洛夫的定格/像素短片《Mouse Mania》(1978 ),這部短片是“米奇50周年”電視特別節(jié)目的一部分,講述的是一個男人因癡迷米老鼠而尋求治療的故事。

*原文鏈接:https://www.cartoonbrew.com/cartoon-study/100-years-of-disney-surrealism-more-than-just-fairy-tales-and-princesses-233753.html

本文來自「動畫學術(shù)趴」,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
迪士尼早期“發(fā)瘋”動畫,看得我眼珠子快飛了?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