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俄國奧斯利雅維亞號戰(zhàn)列艦

2020-04-03 13:36 作者:槍斃的秩序  | 我要投稿

制作不易,如果您覺得不錯,請您點個贊和關注讓更多的人能夠看見,up主在此謝謝各位讀者老爺了。

正文

奧斯利雅維亞號戰(zhàn)列艦(俄語:Ослябя,又譯“奧斯利雅比亞號”),是俄羅斯帝國在十九世紀末建造的3艘佩列斯韋特級戰(zhàn)列艦的二號艦,由于建造工程諸多延誤,導致本艦成了同級3艦最后一艘建成的軍艦。全艦總造價1134萬盧布。本艦在日俄戰(zhàn)爭期間配屬于俄羅斯帝國海軍第二太平洋艦隊,擔任第二戰(zhàn)列艦戰(zhàn)隊旗艦。1905年在對馬海峽海戰(zhàn)中被擊沉;這也是第一艘被海軍火炮單獨擊沉的全鋼軍艦。

本艦艦名來源于一名14世紀的謝爾蓋圣三一修道院僧侶奧斯利雅維亞(英語:Oslyabya),是庫里科沃之戰(zhàn)中的一名俄羅斯英雄。

佩列斯韋特級的誕生與英國皇家海軍的百夫長級(英語:Centurion-class battleship)有很深的淵源。十九世紀末期,英國設計并建造了兩艘百夫長級二等戰(zhàn)列艦,用以防衛(wèi)遠離本土的據(jù)點,擊退進行商路破襲的裝甲巡洋艦,如俄國的俄羅斯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Rossia)和留里克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Rurik (1892))等。受此刺激,俄國也針鋒相對地設計了佩列斯韋特級,用以護衛(wèi)己方的裝甲巡洋艦。因此佩列斯韋特級犧牲了一定的防護和火力水平,以換取更高的航速和更遠的航程。

佩列斯韋特級二號艦奧斯利雅維亞號全長132.4米,寬21.8米,吃水深8.0米。設計排水量1萬2877噸,建造過程中超重將近2000噸,實際排水量達到了1萬4639噸。本艦安裝有30座貝爾維爾式水管鍋爐,由3座垂直3段膨脹式復合蒸汽機提供動力,驅動3根推進軸,設計功率1萬4500匹馬力,設計最大航速18節(jié)。不過1899年11月本艦在海試時錄得1萬5578匹馬力,實際最大航速18.5節(jié)。本艦可以裝載2090噸煤,可以在10節(jié)經(jīng)濟航速下達到6200海里的航程。

本艦主炮為4門10英寸(254毫米)火炮,安裝在兩座炮塔上,前后各一座。副武器為11門法國加奈生產的6英寸(152毫米)速射炮,分別安裝在艦體、以及前部船艏樓下方的炮郭中。另外還有一批用以防范魚雷艇的小型武器,包括20門75毫米速射炮、20門47毫米炮以及8門37毫米炮。魚雷武器為5具15英寸(381毫米)魚雷發(fā)射管,3具位于水線上、2具位于水線下。此外艦上還攜帶有45顆水雷。

本艦水線裝甲帶為哈維固態(tài)滲碳硬化鋼裝甲,厚度為4~9英寸(102~229毫米);水線主裝甲帶高度2.4米,其中原本預定在水線上高910毫米。不過由于本艦超重嚴重,即使在常規(guī)負載時也只有大約7、80毫米左右能露出水面;在滿載時,水線裝甲帶則完全沒入水下,水線上的防護只能依靠僅厚4英寸(102毫米)的上層裝甲。炮塔則為克虜伯滲碳裝甲,厚9英寸(229毫米);甲板裝甲厚2~3英寸(51~76毫米)。由于本級艦航速較快,有的資料將奧斯利雅維亞號稱為“快速戰(zhàn)列艦”。

1895年11月21日,圣彼得堡新海軍部船廠開始著手奧斯利雅維亞號的建造工程。1898年11月8日,本艦下水。由于新海軍部船廠問題不斷,本艦一直拖延到1903年才最終建成服役,總造價也達到了1134萬盧布。1903年8月7日,本艦與裝甲巡洋艦巴揚號一同啟程準備前往旅順港(俄方稱亞瑟港),8月21-22日夜間本艦在直布羅陀海峽觸礁。到達阿爾及利亞后有關方面曾派潛水員觀察,發(fā)現(xiàn)船底破損相當嚴重,同時滲入的咸水摻雜進來,使得鍋爐也問題不斷;更麻煩的是艦上的輪機長之前只有火管鍋爐經(jīng)驗,只是在本艦建成后才被指派過來任職,還沒有充分學習本艦的輪機結構。奧斯利雅維亞號只能先獨自到意大利拉斯佩齊亞進行應急修理,修理工作一直持續(xù)到當年11月底。修理完成后,本艦繼續(xù)向遠東進發(fā),1904年2月12日、亦即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3天后,本艦抵達吉布提時才知道戰(zhàn)爭已經(jīng)爆發(fā)。本艦立即奉召返航并加入波羅的海艦隊。4月本艦返抵圣彼得堡并接受了改裝,安裝了巴爾-斯特勞德公司生產的1.4米測距儀、火炮瞄準具以及德律風根公司的無線電設備。

俄國方面,當時正指揮著奧斯利雅維亞向東的安德斯·維倫尼烏斯(英語:Anders Wirenius)(俄文名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維倫努斯)海軍少將曾打算讓奧斯利雅維亞號在迪米特里·頓斯柯伊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Dmitrii Donskoi)和阿芙樂爾號陪同下,在意大利攔截日本戰(zhàn)前搶購的兩艘裝甲巡洋艦春日和日進。雖然奧斯利雅維亞號以及隨行巡洋艦的確有足夠的續(xù)航能力,然而即使拋開當時的軍艦在海上搜索目標的能力不提,雖然全世界都知道這兩艘鋼甲軍艦實際上屬于哪個國家,但兩艦此時正懸掛著英國國旗,同時也還有英國有關人員在船上,貿然攻擊只會讓俄國陷入被動,惹來不必要的外交麻煩,因此一行動只能作罷。

從1897年起,俄國對于遠東的戰(zhàn)略就調整為,一旦與日本發(fā)生戰(zhàn)事,波羅的海艦隊將會出動前往遠東;另一方面,駐扎在旅順港(亞瑟港)的太平洋艦隊旅順分艦隊(第一太平洋艦隊)應當盡量避免與敵軍的決戰(zhàn),直到與波羅的海艦隊(第二太平洋艦隊)會合。

1904年10月15日,奧斯利雅維亞號從利巴瓦起航前往旅順,本艦作為第二太平洋艦隊第二戰(zhàn)列艦戰(zhàn)隊旗艦,升起了迪米特里·馮·費爾克薩姆(英語:Dmitry von F?lkersam)海軍少將的將旗。奧斯利雅維亞號繞道丹麥航行時,與一艘驅逐艦發(fā)生沖撞,受到一定損傷。

同年10月21-22日夜間,極度緊張的俄國艦隊將一些英國漁船誤認為是日本伏擊的魚雷艇,并向這些漁船開火。第二戰(zhàn)列艦站隊司令費爾克薩姆下令奧斯利雅維亞號向第一戰(zhàn)列艦戰(zhàn)隊靠攏,還用探照燈進行照射,試圖搞清楚狀況;因為他們早前只看到了若干漁船,不明白為何第一戰(zhàn)隊的戰(zhàn)列艦們突然開火。已經(jīng)陷入恐懼和狂亂中的第一戰(zhàn)列艦戰(zhàn)隊各艦的水兵們看到黑夜中一艘修長的軍艦打著探照燈快速靠近過來,將其誤以為“日本巡洋艦在雷擊艦的掩護下殺來”,于是紛紛向奧斯利雅維亞號開火。混亂中奧斯利雅維亞號沒有受到友軍炮擊命中,倒是跟隨在奧斯利雅維亞號后面的迪米特里·頓斯柯伊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Dmitrii Donskoi)和阿芙樂爾號突然受到攻擊,不明就里之下進行還擊。

同年10月28日,艦隊抵達摩洛哥丹吉爾,第二太平洋艦隊司令齊諾維·羅杰斯特文斯基下令馮·費爾克薩姆率領艦隊內吃水較淺的納瓦林號、偉大的西索伊號以及若干巡洋艦經(jīng)由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前進,而他自己則率領其他艦艇沿著非洲西海岸,繞過合恩角,雙方再在馬達加斯加會合。會合后奧斯利雅維亞號上重新升起費爾克薩姆的將旗。

1905年1月9日,羅杰斯特文斯基率領艦隊抵達馬達加斯加西北的貝島。此時旅順要塞早已經(jīng)陷落,第一太平洋艦隊已經(jīng)不復存在。同年3月16日第二太平洋艦隊再度出發(fā),用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到達法屬印度支那的金蘭灣,又在那里逗留等待第三太平洋艦隊。第三太平洋艦隊由尼古拉·涅博加托夫(英語:Nikolai Nebogatov)(又譯“涅鮑加托夫”)海軍少將率領,由黑海艦隊中抽調艦艇組成,但旗下軍艦大多老舊,直到同年5月9日才抵達金蘭灣與第二太平洋艦隊會合。5月14日,俄軍艦隊離開金蘭灣,開始往符拉迪沃斯托克(中文舊稱海參崴)進發(fā)。

在路途中羅杰斯特文斯基將旗下艦隊分成了3個分隊,他自己率領4艘新式的博羅季諾級戰(zhàn)列艦作為第一分隊,費爾克薩姆率領戰(zhàn)列艦奧斯利雅維亞號、偉大的西索伊號(英語:Russian battleship Sissoi Veliky)、納瓦林號(英語:Russian battleship Navarin)和裝甲巡洋艦海軍上將納希莫夫號(英語:Russian armoured cruiser Admiral Nakhimov)等艦作為第二分隊,涅博加托夫的第三太平洋艦隊的老式軍艦則歸為第三分隊。5月26日,費爾克薩姆因癌癥病逝,羅杰斯特文斯基決定秘不發(fā)喪,以免影響士氣;奧斯利雅維亞號艦長弗拉基米爾·約瑟夫維奇·貝爾(俄語:Бэр, Владимир Иосифович)海軍一等校官(海軍上校)秘密代為執(zhí)行第二分隊的職務。對此完全不知情的涅博加托夫則被蒙在鼓里,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成為了事實上的艦隊指揮鏈第二號人物。

因為一路上補給不易,俄軍都盡可能地在軍艦上裝載食物、燃料等補給物資,導致軍艦超載嚴重。在俄國艦隊上的一名隨軍記者曾經(jīng)指出,博羅季諾級各艦超載1700噸,煤炭等各種物資在船上堆積如山,嚴重影響了艦艇的復原性。奧斯利雅維亞號當時的具體數(shù)據(jù)雖然缺乏記載,但本艦的主裝甲帶在滿載時即已完全沒入水下,遑論額外加載的各種補給物資;因此大戰(zhàn)之時,保護著奧斯利雅維亞號的水線附近的,將會只有那層堪憂的4英寸(102毫米)厚上層裝甲。

1905年5月27日,當天早上前出偵察的日本艦艇在朝鮮海峽即已發(fā)現(xiàn)了北上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俄國艦隊的蹤影。在當天的戰(zhàn)斗中,奧斯利雅維亞號作為第二戰(zhàn)列艦戰(zhàn)隊領艦,緊跟在第一戰(zhàn)列艦戰(zhàn)隊的鷹號后面。不過12:00左右時的一次向右轉向機動時出了差錯:羅杰斯特文斯基本來的命令是一齊轉向,但第一戰(zhàn)列艦戰(zhàn)隊的后面3艘卻錯誤地理解成了依次轉向;而以奧斯利雅維亞號為首的第二戰(zhàn)列艦戰(zhàn)隊以下又正確地執(zhí)行了羅杰斯特文斯基的命令。這一差錯導致俄國艦隊分成了兩列,第一戰(zhàn)列艦戰(zhàn)隊與其它艦艇脫離開來;更重要的是,這使得原本在整個戰(zhàn)列中序列第5的奧斯利雅維亞號,突然之間成了最靠近日軍艦艇的一艘俄軍艦艇。

14:10,奧斯利雅維亞號遭到了兩艘日軍戰(zhàn)列艦和若干裝甲巡洋艦的圍攻]。在日軍接近時,羅杰斯特文斯基下令讓艦隊從兩列改回單縱陣,在陣型變動時奧斯利雅維亞號必須停下來避讓第一戰(zhàn)列艦戰(zhàn)隊末尾的鷹號,導致奧斯利雅維亞號承受了日軍的重點攻擊。日軍的炮擊打壞了艦上的測距儀,擊傷炮術軍官,又破壞了連接火炮和艦上的蓋斯勒火控儀的線纜;艦上主桅受損,前部炮塔失靈,左舷也有3門6英寸副炮無法使用。其中一發(fā)炮彈爆炸后的破片飛濺入司令塔,在內的軍需官身亡,其他人員亦有多人負傷。連番重創(chuàng)使得奧斯利雅維亞號開始脫離戰(zhàn)列右轉,隨即遭到了6艘日本裝甲巡洋艦的近距離圍攻。開戰(zhàn)大約15分鐘時擊中本艦水線處的幾發(fā)大口徑炮彈尤為致命,炮擊形成的破洞導致大量海水涌入;尤其是艦艏的破洞,使得本艦在前行時涌入更多的海水,導致全艦開始左傾。艦上官兵隨即開始往右部彈藥庫注水,試圖恢復平衡,但這一做法反而讓前部重量更大,進一步破壞了艦艇的復原性。14:20時奧斯利雅維亞就已經(jīng)左傾12度,海水淹過了一些位置較低的火炮。14:50,奧斯利雅維亞號的主炮均告沉默;15:10煙囪已經(jīng)碰到了水面,艦長貝爾被迫下令棄艦。幾分鐘后奧斯利雅維亞號即告沉沒,帶著包括貝爾在內的470多名官兵沉入海底;沉沒時甚至右側螺旋槳還在運轉。


俄國奧斯利雅維亞號戰(zhàn)列艦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自治县| 土默特右旗| 丹凤县| 岚皋县| 临邑县| 雷山县| 阳东县| 潍坊市| 呼和浩特市| 休宁县| 安平县| 临沧市| 江西省| 班戈县| 宝丰县| 科技| 蕉岭县| 瑞金市| 馆陶县| 海口市| 明水县| 平昌县| 义乌市| 张家口市| 保山市| 阿巴嘎旗| 信丰县| 龙海市| 托克逊县| 山丹县| 德惠市| 新巴尔虎左旗| 诏安县| 石柱| 寻甸| 玉环县| 泽普县| 旺苍县| 灵山县| 四川省|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