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豪華車,儲物空間吊打SUV,現(xiàn)在優(yōu)惠小10萬

不知為什么,近幾年國人都去購買SUV或者將SUV作為自己的購車目標。但SUV的操控和乘坐遠遠不如轎車舒適,況且在日后的維修保養(yǎng)上都要更加浪費人民幣,就連街邊洗車都要貴上10-15元,我隨機問了幾個微信好友為什么去選擇SUV,收到反饋的時候我有些沉思,其實他們并不是因為什么底盤高要出去尋找詩和遠方,而是看上了SUV的后備廂儲物能力,這……可能他們并不知道這款車,駕駛及乘坐的感受優(yōu)異,后備廂儲物空間堪比甚至超越SUV,它就是來自奧迪的A6 Avant。

這款車進入國內(nèi)可以說姍姍來遲,或者說是來的太遲了,早在2011年就在海外問世的它,去年才被引進到我們國內(nèi)。引進它的理由也很簡單,官方看到國內(nèi)眾多人群對旅行車的熱捧,所以將生命末期的C7平臺的旅行車引入國內(nèi),試試水。但我覺得這幫老外還是沒有完完全全的了解中國目標人群,不否認市場上有很多人都是旅行車的熱衷粉絲,但到真的交錢買車的時候總會變得雷聲大、雨點小。好了言歸正傳,說車。

從車頭望去,再熟悉不過了。與中期改款后的A6L大體相同,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么多年這臺車的前臉仍然不覺得過時,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這個樣式的。只不過它并沒有一個獨特之處,站在車輛的正前方幾乎無法去分辨它們的區(qū)別,只不過當你轉(zhuǎn)到車側(cè),從C柱以后才緩緩下滑的線條一直延伸到D柱,與A6L相比少了一些嚴肅,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無法比擬的一種韻味,這種美感來的非常自然,似乎它就應該這樣,要什么三廂版、要什么加長。

可能是因為車身太長的緣故,裝配19英寸的輪圈顯得略微小氣,視覺感受總要小上幾個size。不過19英寸的大小已然足夠了,作為一臺旅行車,觸及的路況是未知的,輪圈太大無疑增加了爆胎事件的發(fā)生,同時增加輪圈尺寸會配備更小扁平比的輪胎,這樣對顛簸濾震的效果會使車內(nèi)人員顯得稍微有些狼狽,總的來說這樣就挺好。

坊間都說奧迪是燈廠,但現(xiàn)在再看配備的大燈燈組,其實也還好。Avant標配了全LED光源的大燈燈組,如果你對此不滿意,可以去選裝一個矩陣式只能LED大燈,選裝價格為12900元,這個我想才是燈廠應該有的杰作。

車內(nèi),仍然與A6L非常相像,只是在內(nèi)飾顏色及材料使用上有著些許不同。雖說看上去一樣,但是它仍有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就是進口的奧迪車型在個性化配置選擇上有著更大的自由度,究竟有多自由?你要你能看見的、你能摸到的、聽到的甚至摸到的都能選裝。比如選擇一套B&O的音響8萬多、Valcona真皮座椅12800元還有HUD.........這么說吧,之前我們來過一臺試駕車,那臺車的選裝后的車輛總價近90萬。

我估計沒有那個燒包會花近于車價的費用去選裝,如果就算不選裝的話,車輛所帶的配置也是夠用的,無非選個座椅加熱也就夠了,好在不算貴,只要5000元,你們看看給你們寫篇文章,都給我寫膨脹了。

動力方面,A6 Avant有著1.8T和2.0T兩種動力可供選擇。1.8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90馬力,最大扭矩320N·m;2.0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52馬力,最大扭矩370N·m,與之匹配的是一臺7擋雙離合器變速箱。

這代車型已經(jīng)走到了生命末期,A6車型及所有衍生車型都即將換代,但往往這個時候選款車型都會有著不小的優(yōu)惠,1.8T的車型終端裸車售價基本在30多萬,2.0T車型也不過37萬元左右,相比指導價優(yōu)惠了近10萬元左右。其實這個車不算選裝的話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是一臺豪華品牌的車型,駕駛及乘坐有著非常不錯的感受,況且后備廂的空間又辣么大,質(zhì)量上還有著不錯的口碑,不考慮SUV的話它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