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文學考研知識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

[專題復習1]魏晉南北朝詩
考點一、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綜述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的自覺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個性化,引發(fā)了一系列其他的變化和發(fā)展。這期間宮廷起著核心的作用,以宮廷為中心形成文學集團。集團內部的趨同性,使文學在一段時間內呈現出一種群體性風格,另一段時間又呈現為另一種風格,從而使文學發(fā)展的階段性相當明顯。
文學的自覺與文學批評的三個標志:首先,文學從廣義的學術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一個門類。漢朝人所謂文學指的是學術,特別是儒學。到了南朝,文學有了新的獨立于學術的地位。宋文常立四學,文學與儒學、玄學、史學并立。此外又有文筆之分:其次,對文學的各種體裁有了比較細致的區(qū)分,更重要的是對各種體裁的體制和風格特點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曹丕將文體分為四科,并指出它們各自的特點。摯虞《文章流別論》論及12種文體。任昉《文章緣起》分為84題。此外還有《文心雕龍》和《文選》;最后,對文學的審美特性有了自覺地追求。四聲的發(fā)現,對用事和對偶的講究等。
①魏晉南北朝文學特征之一: 從人物品評到文學品評
漢代末年在察舉制度下,士族中已經流行鄉(xiāng)黨評議的風氣,魏晉以后的人物品評有一個新的趨勢,就是在預言性和政治、道德的評議外,增加了許多審美的成分,為已享有盛名的人物用形象的語言、比喻象征的手法加以品題。有的文學審美范疇來自人物審美,如風骨等,而人物流品劃分,直接影響著文藝批評。②魏晉南北朝文學特征之二:從文體辨析到總集的編纂
劉勰《文心雕龍》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建立了完整的體系?!段男牡颀垺?共50篇,包括總論5篇,文體論20篇,創(chuàng)作論19篇,批評論5篇。最后一篇《序志》是全書的自序。它的主要貢獻在于:一是論述了文學發(fā)展的外部原因和內部規(guī)律。外部原因即“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內部規(guī)律即“通”和“變”。二是總結了許多寶貴的文學創(chuàng)作經驗,揭示了創(chuàng)作活動的奧秘,從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創(chuàng)作論。
蕭統的《文選》,李善注《文選》60卷,選錄了先秦到梁代共130人的作品,另有古樂府三首和《古詩十九首》,共七百余屬。此書的編排方法是先將文體分為賦、詩、騷、七、詔、冊、令等37大類,然后在一些大類下再按題材分為若干小類?!段倪x》 自唐代以來贏得文人的廣泛重視,并逐漸形成“文選學”,它在文學史和文獻學上的地位是值得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