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xiàn)在修圖的人都喜歡配點韓文/日文或英文?
為什么現(xiàn)在修圖的人都喜歡配點韓文/日文或英文?
2022-10-09
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感覺,朋友圈或短視頻內(nèi)的幾張照片上,不管是美食還是人物,都喜歡配點韓文、日文之類的,最不濟的也會配點英文等等。
我一直很好奇這到底是為了什么?問了很多女性朋友,但是都沒有答案,畢竟女性用的多,我還以為會有收獲。后來,在一個不知名的網(wǎng)友面前,我知道了答案,是為了高級感,至少顯得高級點!
高級?
難不成用了韓文、日文和英文,就顯得高級了?
顯然這并不是答案,至少不是最根本的答案,這個答案應(yīng)該是不認識帶來的那種高級感!一下子被吸引了,還不認識,突然感覺這個朋友或這個人小資起來了,文化起來了,高級起來了。雖然很多時候我們都說錢,但高不高級,是文化說的算,這貌似是酸文人的行徑,但卻影響我們甚遠。
首先,我并不漢字不顯得高級,只是因為我們太過于熟悉,所以很多人會認為這沒有辦法給我們帶來高級感。當然,這首先是文化不自信的原因,其次就是因為你是自己不認識,就想當然的以為別人也不認識。

這就是不懂帶來的沖擊,算是一種恐懼的嫉妒,我居然不懂,我竟然不懂。由于未知帶來了所謂的神秘感,而這種神秘感就帶來了所謂的高端,就顯得高級點。就像是李敖說的那句“原來女神也會吃喝拉撒”,原本高不可攀的東西,到了平常之后,卻顯得如此庸俗不堪。當然,雖然如此,卻是自己的,卻是為自己的。就像是我們的漢字,因為用的慣了,看的多了,反而并不覺得它的魅力。我是前年開始才開始真的喜歡漢字,開始看新華字典等等,那個時候才明白自己是深陷其中而不知,如果真的離開了,反而會更加懷念。
這一類的還尚且可以理解,搭配的目的也只是為了顯得高級點,畢竟自己活用不了漢字,就拿點亂七八糟來充一下數(shù),這個是可以被理解的。最怕的是另外一類人,是以對比來顯示自己,甚至還以為被人不知,而自己卻喜歡甚至可用,那么自己就是高端的,因為別人的不知,而凸顯自己,其實自己也并不知道,只是為了那種所謂的顯得,這樣的應(yīng)該是最被鄙夷的吧。
記得之前說過,我們一開始感覺微博的140字太少,而現(xiàn)在又感覺太多,但實際上,唐詩三百首,很多只有20個字,但卻流傳甚廣。那些漢字的魅力豈是那些污穢之言可以比擬的?
或許就像是說中國奢侈品一樣,老以為就只有國外的那些,其實是國內(nèi)的我們玩不起。而漢字也是如此,或許搭配高深了,大家就都不好意思看了,擔心承認自己看不懂吧!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