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個人魚類記錄(6)扁鲹
扁鲹/Pomatomus saltatrix
英文名為bluefish或者tailor,雖然名字帶鲹但并非鲹科魚類,而是單獨的扁鲹科現(xiàn)存的唯一物種(該科已知的另一種Lophar miocaenus早在上新世就已絕滅)
扁鲹的分布范圍十分廣泛,在世界范圍內(nèi)分布于西大西洋北美沿岸,南南非,歐洲的地中海,黑海和澳洲南部,扁鲹是中上層種類,它們一般棲息于沿岸(包括河口),不過也會定期進入開闊海域,喜歡大群活動進行捕食,幼年和亞成年個體通常在海灣,河口等地區(qū)(對鹽度變化的耐受力很強,可以出現(xiàn)在鹽度很低的地方),扁鲹的繁殖會根據(jù)季節(jié)而遷移,在東海岸,繁殖季節(jié)主要在秋季至冬季,扁鲹變會從遠南的溫帶水域向北方的亞熱帶溫暖水域轉(zhuǎn)移,新州的大部分扁鲹的產(chǎn)卵地點位于昆士蘭南部的Fraser Island(弗雷澤島)水域,而弗雷澤島也是整個澳大利亞唯一被確認的產(chǎn)卵場,繁殖活動往往在9月份抵達高峰,大群的扁鲹將會聚集于此,然后它們往往就會成為各種鯊魚和海洋哺乳類的盛宴,隨后溫暖的日子到來后,東澳暖流將會把幼魚向南帶下,從而分布到各個地方,

這個圖實際上不太準(zhǔn),因為澳洲的扁鲹種群分布在東南和西南海岸,南澳大利亞州實際上是沒有扁鲹的
扁鲹在悉尼以及新州沿岸水域很常見,內(nèi)灣和河口中基本都是小個體,為什么上面說這魚對鹽度變化的耐受力很強,因為在parramatta河的haslams creek(距離悉尼港入??诮咏?0km的溺谷河口附近的一條紅樹林支流)和parramatta wharf(距離悉尼港入海口30km,接近河口與淡水的邊緣)都釣過,由此可以看出幼年扁鲹和一些鲹,魣等類似,幼體能夠很深入河口,幼年扁鲹全年都十分常見,成魚一般在海灣,以及外海近岸比較常見,悉尼周邊的成年扁鲹的體型相比于美國要小,美國的大型扁鲹甚至能夠破米,但是澳洲海域的扁鲹很少會有比60-70cm更大的個體,想要釣到扁鲹并不困難,在河口或內(nèi)灣里最基本的沉底釣組或浮游磯比較容易釣到小魚,但是小扁鲹往往不屬于目標(biāo)魚,并且牙齒鋒利容易切線,并且扁鲹需要30cm才能帶走,所以不是很受餌釣的歡迎,扁鲹習(xí)性兇悍,所以它往往是路亞目標(biāo)魚,各種類型的路亞基本都可以釣到,不過使用軟蟲往往會損失慘重(被切爆),有趣的是小型扁鲹經(jīng)常會攻擊和自己身長接近的米諾波趴等,特別兇猛,成年扁鲹體型大,速度快,因此是十分受歡迎的游釣種類,用活蝦,小竹莢魚等活餌也可以用來釣大扁鲹





由于我比較菜加上我的主要目標(biāo)魚是澳洲棘鯛寬頭鲬等,所以基本只在河口活動,所以沒釣過大扁鲹...


身體呈流線型且側(cè)扁,鱗很小,摸起來很順滑,尾鰭為叉形,扁鲹背部呈現(xiàn)綠色,藍色至鋼灰色,而腹部則為銀白色,胸鰭根部有深色印記,其牙齒非常鋒利,如同刀刃一般有很強的殺傷力,能夠輕松的將獵物切開,扁鲹喜歡群體活動攻擊小魚小蝦,并且捕食時十分迅猛,還會從水中跳出,由于其牙齒兇悍,所以扁鲹在澳洲的英文名叫tailor(裁縫),值得一提的是,扁鲹也可以做到半恒溫,從而使它們的體溫至少比周圍水溫高4°C

扁鲹在很多地方都是經(jīng)濟物種,不過由于過度捕撈數(shù)量在上世紀(jì)末大量下降,目前iucn狀態(tài)為易危,澳洲的種群也不例外,不過后來由于管理方面的改變,比如添加休閑捕撈的尺寸限制和數(shù)量限制以及繁殖季節(jié)限制捕撈,所以目前澳洲的種群狀態(tài)還不錯,數(shù)據(jù)顯示10年開始種群數(shù)量一直都在回升,而且在當(dāng)?shù)氐拇_算是常見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