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該躺平時就躺平

做人嘛,最重要的是開心。
編輯丨陳靜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游戲有關(guān)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上周的“周末玩什么”欄目里,我推薦了一款尚在搶先體驗階段的模擬經(jīng)營游戲《Home Wind》。它的畫面非常“復古”,玩法也簡單,只需要在規(guī)定大小的地圖上放置建筑、增加城市“繁榮度”,達成任務目標即可過關(guān)。這些建筑和設施甚至不提供升級選項,純以數(shù)值表示,這導致游戲唯一的難點就是“建筑用完了而點數(shù)達不到要求”,相當直接。
作為模擬經(jīng)營愛好者,我玩過的此類游戲也不少了。如果把這些游戲放在一起來個大排行,《Home Wind》就算不到“粗制濫造”的地步,應該也會被歸于“相當粗糙”一類——如今,這種純數(shù)值驅(qū)動、鮮少考慮其他細節(jié)的玩法設計真是不太多了。玩這種游戲,你基本上什么都不用想,只要掌握四則運算就能玩得不錯。

這種簡單粗暴型游戲往往重復可玩度不高。但事實是,我上周末玩《Home Wind》,一玩就是兩個下午(之所以不包括上午,是因為我周末很難在中午之前起床),完全不想干別的,尤其是被“老頭環(huán)”的雪山煩到心如止水之后——還有什么比一款只考慮1+1=2的游戲更有意思!
仔細想想,類似的情況還有不少。我在各個平臺上買入了許多3A大作,還有不少主打多元敘事、情感表達的作品,抑或“還原真實”“玩法復雜”的獨立佳作。一般來說,我們在使用很多“大詞”來討論游戲的時候,指的就是這些作品——《艾爾登法環(huán)》《賽博朋克2077》《這是我的戰(zhàn)爭》《極樂迪斯科》《蔚藍》《彼處水如酒》《巴巴是你》……

我也在很多場合對這些作品侃侃而談,但聊完之后,我往往會打開手機和平板電腦,點開《夢幻花園》或者隨便哪款三消游戲,并在做出一次全屏消除之后露出滿足的微笑。
這種思維模式當然不僅限于游戲。我有一些朋友,她們知識淵博,學貫中西,在談起某些問題時,日常閑聊中蹦出的專業(yè)詞匯就足以讓我頻頻打開搜索引擎學習新知識。然后,看她們的社交平臺日常,真情實感地討論著《甄嬛傳》……
我相當喜歡這樣的狀態(tài),因為它展示了一種“該躺平時就躺平”的樂觀——有的時候,雖然我們嘴上不愿意,但內(nèi)心里總免不了把游戲也按照馬斯洛金字塔那樣排個序列出來,像《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極樂迪斯科》這樣的游戲毫無疑問可以放在最頂層,而三消的位置想必不會太高。作為玩家,我們也經(jīng)常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層次,從休閑玩家、輕度玩家向著專業(yè)玩家、硬核玩家的方向前進。

我自己的游戲經(jīng)驗基本上也是沿著這條路線一點點走過來的,我不打算去反駁它。但就算暫且不論“專業(yè)玩家”“硬核玩家”是否真的比休閑玩家、輕度玩家層次高,這條路線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一旦你真的不感興趣,甚至只是和周圍的朋友愛好相異,可能就不得不像上班一樣玩游戲,像寫論文一樣體驗里面那些可能很好,但你確實很難喜歡上的內(nèi)容。打個不太恰當?shù)谋确骄褪?,我很尊重那些鉆研高等數(shù)學并從中獲得了無上快樂的人,要是他們和我談論數(shù)學,我確實也會有種視野開闊的感覺,但假如要我回到家里還繼續(xù)做高數(shù)題,我一定會生無可戀。
所以說,“該躺平時就躺平”也沒什么不好。一來可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二來可以讓自己獲得真正的愉悅。尤其是現(xiàn)在,一方面各個平臺頻繁打折,許多大作、佳作用相當便宜的價格就可以買到,“自己花錢買的游戲,為什么還要玩”雖是調(diào)侃,卻不失為一種態(tài)度;另一方面,手機、掌機讓許多休閑游戲隨時隨地能夠玩到,“躺平”也方便了許多,開開心心,何樂而不為呢?

充滿靈魂氣息的觸樂夜話,可以在本專欄和觸樂的微博:@觸樂網(wǎng)、微信公眾號:觸樂(chuappgame)、以及觸樂網(wǎng)站:觸樂夜話看到,歡迎大家在上述任何一個地方的夜話里,和觸樂一起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