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陪伴”你走到盡頭的,不是親人、錢財,是這三點

01
這世間最美好的一件事,便是有人可以“陪伴”自己,一同老去。
“陪伴”二字,說起來很容易,但要找到一個可以陪伴的人,那就特別困難了。不是所有人,都能陪伴我們一同走向人生的盡頭。
就跟坐火車是一樣的,在這一站,我們遇到這些過客。下一站,我們又遇到了別的過客。事實上,99.9%的人都是過客,包括我們的父母,也會在某一站,悄然下車。
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們就會回顧以往的時光。那一刻,我們會徹底明白,自己才是生命中的主角,其他的人,了不起就是見證者,或者促進者罷了。
網(wǎng)絡(luò)上有這么一句話:在這一款名為“人生”的游戲當(dāng)中,我們除了跟他人相遇,便是跟他人告別。他人,只能陪伴我們一段時間,終究會被時光抹去。
無論是人,還是物質(zhì),終將消散在時光的長河當(dāng)中。

02
一位哲學(xué)家說過,孤獨是人生的代名詞。再有錢的人,也會在歲月當(dāng)中孤獨地老去。
古時候的皇帝,自命為天子,掌管天下的一切,后宮三千,也全都愛著他一個人。但是,這些愛,這些陪伴,真的就能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嗎?
有人說過,皇帝和妃子之間的愛,不過是身份上的相互利用罷了。沒有這個身份,又怎么可能會產(chǎn)生所謂的愛呢?
事實上,哪怕是皇帝,哪怕他擁有了三宮六院,也只能自稱“寡人”。所謂的寡人,顧名思義,便是孤家寡人的意思。
正如蘇軾所言,高處不勝寒。只要到了高處,一切都會變得虛假起來,哪怕是感情也都能造假。慢慢地,人就活得孤獨,感受不到人世間的真實了。
對于普通人來說,孤獨也是必然的經(jīng)歷。為什么呢?普通人會因為身份的低微,能力的不足,被人看不起,被人嫌棄。不然,就不會有那么多留守老人。
可以肯定的是,上至王侯將相,下至普通人,也都只能在孤獨當(dāng)中,無奈老去。

03
既然說孤獨是人生的常態(tài),難道說,就沒有什么能常伴我們左右嗎?
有,但都被我們忽視了。那些看不見的,且被人忽視的東西,一直在陪伴我們,只是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罷了。
要知道,陪伴我們走到人生盡頭的,并不是親人、錢財,而是這三點。
一、內(nèi)心深處的真我。
上文說過,我們是“人生”這款游戲中的主角,就注定了陪伴我們走到終點的,就只有我們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體驗,他人不可能長久陪伴在我們身邊。
你有你的人生要過,我有我的道路要走,那各自精彩就行了。而“各自精彩”的本質(zhì),便是活出內(nèi)心的真我,到最后接受內(nèi)心真實的自己。
人生的境界軌跡如下:認(rèn)清楚自己,有自知之明——承認(rèn)自己的不足,不再自命不凡——逐漸接納內(nèi)心的自己——完全接納平凡的真我。
能陪伴我們走過這一生的,就只能是我們自己。別人,也許都是見證者。而我們,都是這人生當(dāng)中的親歷者。

04
二、一個“空”字,寫盡一生。
為什么這塵世間的功名利祿,也無法陪伴我們走到生命的終點呢?因為權(quán)勢名利,都由紅塵的貪念所化。這些貪念,不過是黃粱一夢而已。
秦皇漢武,兩位功績超凡的千古一帝,都有一個心愿,那就是長生不老。明明他們已經(jīng)名震千古,為什么還想長生不老呢?
因為人心不足蛇吞象。多少人希望千秋萬代,多少人又湮滅于歷史的長河當(dāng)中,最后“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一切事兒,終成一場空。
秦皇漢武,也有他們的壽命大限,最后不了了之。任何有錢有勢的王侯將相,也都“荒冢一堆草沒了”。
所謂“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比诉@一生,就是一場待醒來的夢。什么富貴名利,物質(zhì)資產(chǎn),貌似都成為了一縷灰煙,消散一空。

05
三、人間百態(tài),只求“心”動。
有人會說,既然富貴帶不走,那人之軀殼,難道也帶不走嗎?很遺憾地說,人之軀殼,也是物質(zhì)。只要是物質(zhì),就會化為飛灰消失。
軀殼帶不走,那什么東西才帶得走呢?那就是我們的“心”。這里談到的心,不是心臟,而是一種心理和觀念。前者是現(xiàn)實存在的,后者是虛擬看不見的。
我們的內(nèi)心有什么念頭,就會塑造什么樣的靈魂。好的靈魂,會讓人在活著的時候,過得幸福。而不好的靈魂,會讓人在活著的時候,一直受苦。
可以說,我們的身體,既藏著真實的自己,也藏著看不見的靈魂。不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跟我們的“內(nèi)心”有關(guān)。
此心若動,那塵世的一切都在動。而此心不動,那塵世的一切都?xì)w于寂滅。讓人感知這個世界的,并非眼耳口鼻舌,而是心。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