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 ? 呂護:志士千載不世有,呂翁今朝又投敵

呂護
——志士千載不世有,呂翁今朝又投敵
選自《資治通鑒 ? 卷100 ? 晉紀二十二 ? 晉穆帝升平二年》(節(jié)選)、《資治通鑒 ? 卷100 ? 晉紀二十二 ? 晉穆帝升平三年》(節(jié)選)、《資治通鑒 ? 卷101 ? 晉紀二十三 ? 晉穆帝升平三年》(節(jié)選)
沈志華,張宏儒主編.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鑒.北京:中國財政經(jīng)濟出版社,2000.2025-2026,2029,2035-2037.
注釋,多查詢自《漢語大詞典》《王力古漢語字典》
譯文,來自《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鑒》
趙之亡也,其將張平、李歷、高昌皆遣使降燕,已而降晉,又降秦,各受爵位,欲中立以自固。燕主俊使司徒評討張平于并州,司空陽騖討高昌于東燕,樂安王臧討李歷于濮。陽騖攻昌別將于黎陽,不拔。歷奔滎陽,其眾皆降。并州壁壘百馀降于燕,俊以右仆射悅綰為并州刺史以撫之。平所署征西將軍諸葛驤等帥壁壘百三十八降于燕,俊皆復其官爵。平帥眾三千奔平陽,復請降于燕。

不拔,①不可拔除,不可動搖。形容牢固。②未能攻克。--漢語大詞典
拔,②選擢,提拔。③攻克。⑤超出。--王力古漢語字典
……
高昌不能拒燕,秋,七月,自白馬奔滎陽。

拒,①拒絕,抵御。--王力古漢語字典
……
高昌卒,燕河內(nèi)太守呂護并其眾,遣使來降;拜護冀州刺史。護欲引晉兵以襲鄴。三月,燕太宰恪將兵五萬,冠軍將軍皇甫真將兵萬人,共討之。燕兵至野王,護嬰城自守。護軍將軍傅顏請急攻之,以省大費。恪曰:“老賊經(jīng)變多矣,觀其守備,未易猝攻,而多殺士卒。頃攻黎陽,多殺精銳,卒不能拔,自取困辱。護內(nèi)無蓄積,外無救援,我深溝高壘,坐而守之,休兵養(yǎng)士,離間其黨,于我不勞而賊勢日蹙。不過十旬,取之必矣,何為多殺士卒以求旦夕之功乎!”乃筑長圍守之。

嬰,①⒈頭飾。⒉引申為纏繞。--王力古漢語字典
嬰城,謂環(huán)城而守。--漢語大詞典
守備,①用于防御的設(shè)施、器物。②防守;防備。--漢語大詞典
頃,③少時,片刻。④往時,近來。--王力古漢語字典
高壘,①筑起高大的壁壘。②高大的壁壘。--漢語大詞典
休兵,②使士兵休息。--漢語大詞典
蹙,①緊迫,窘迫。②逼,逼近。③⒈緊縮,收縮。⒉特指面部表情的緊縮,皺縮。④⒈局促拘謹。⒉又為困窘愁苦。⑤⒈通“蹴”,踩,踏。⒉又為踢(晚起義)。--王力古漢語字典
旬,①⒈十天。⒉又指十年(后起義)。--王力古漢語字典
旦夕,①早與晚。②日夜;每天。③比喻短時間內(nèi)。--漢語大詞典
夏,四月,桓溫以其弟黃門郎豁都督沔中七郡諸軍事,兼新野、義城二郡太守,將兵取許昌,破燕將慕容塵。

都督,①總領(lǐng),統(tǒng)領(lǐng)。--漢語大詞典
……
燕人圍野王數(shù)月,呂護遣其將張興出戰(zhàn),傅顏擊斬之,城中日蹙?;矢φ娼洳繉⒃唬骸白o勢窮奔突,必擇虛隙而投之;吾所部士卒多羸,器甲不精,宜深為之備。”乃多課櫓楯,親察行夜者。護食盡,果夜悉精銳趨真所部,突圍,不得出;太宰恪引兵擊之,護眾死傷殆盡,棄妻子奔滎陽。恪存撫降民,給其廩食;徙士人、將帥于鄴,自馀各隨所樂。以護參軍廣平梁琛為中書著作郎。

奔突,橫沖直撞。--漢語大詞典
虛隙,空隙、漏洞。比喻薄弱環(huán)節(jié)。--漢語大詞典
部,①⒈統(tǒng)帥,總領(lǐng)。⒉引申為管轄,管理。--王力古漢語字典
課,①按一定的規(guī)程檢驗、考核。②⒈督促完成規(guī)定的工作,后起義。⒉引申為按規(guī)定的內(nèi)容和分量學習或講授。③⒈按規(guī)定的數(shù)額和時間征收賦稅,后起義。⒉又為名詞,賦稅中的一種。④占卜中的一種,后起義。--王力古漢語字典
課,①按一定的規(guī)程試驗、考核。②⒈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后起義。⒉引申為按規(guī)定的內(nèi)容和分量學習或教授。③⒈按規(guī)定的數(shù)額和時間征收賦稅,后起義。⒉賦稅。--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櫓楯,大盾。--漢語大詞典
行夜,巡夜。--漢語大詞典
存,①⒈想念,省問。⒉引申為撫恤。②⒈引申為保全?!趿艥h語字典
存撫,安撫;慰撫。--漢語大詞典
廩食,①倉儲的糧食。②⒈公家供給口糧。⒉亦指公家供給的糧食。--漢語大詞典
自余,猶其馀;以外;此外。--漢語大詞典
……
徐、兗二州刺史范汪,素為桓溫所惡,溫將北伐,命汪帥眾出梁國。冬,十月,坐失期,免為庶人,遂廢,卒于家。

坐,③被罪。④因為,由于。⑤副詞。⒉空,徒然。--王力古漢語字典
失期,耽誤規(guī)定的期限;沒按照約定的日期。--漢語大詞典
子寧,好儒學,性質(zhì)直,常謂王弼、何晏之罪深于桀、紂。或以為貶之太過。寧曰:“王、何蔑棄典文,幽沈仁義,游辭浮說,波蕩后生,使搢紳之徒翻然改轍,以至禮壞樂崩,中原傾覆,遺風馀俗,至今為患。桀、紂縱暴一時,適足以喪身覆國,為后世戒,豈能回百姓之視聽哉!故吾以為一世之禍輕,歷代之患重,自喪之惡小,迷眾之罪大也。”

質(zhì)直,①樸實正直。--漢語大詞典
蔑棄,輕視,鄙棄。--漢語大詞典
典文,①掌理律令條文。②指經(jīng)典。③指記載典章制度的文獻。--漢語大詞典
幽沈,亦作“幽沉”。①猶堙沒。--漢語大詞典
堙沒,猶埋沒。--漢語大詞典
游辭,虛浮不實的言辭。--漢語大詞典
浮說,虛浮不實的言談。--漢語大詞典
波蕩,②動蕩,不安定。③鼓動;影響。亦指受鼓動;受影響。④奔競,追逐名利。⑤流離遷徙。--漢語大詞典
搢紳,⒈插笏于紳。紳,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圍于腰際的大帶。⒉后用為官宦或儒者的代稱。--漢語大詞典
翻然,①迅速轉(zhuǎn)變貌。②倒反,反而。③高飛貌。--漢語大詞典
改轍,①⒈更改行車的道路。⒉后用以比喻變更方針、計劃或方法等。--漢語大詞典
傾覆,①顛覆;覆滅。--漢語大詞典
縱暴,肆意暴虐。--漢語大詞典
呂護復叛,奔燕,燕人赦之,以為廣州刺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