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盔的巔峰?東德M56鋼盔防彈測試

前兩天狗子和大家聊了中看不中用的德軍M40盔以及防彈能力很奇怪的美軍M1盔,當(dāng)時評論區(qū)里有不少人談到東德的M56盔是鋼盔時代的巔峰之作。恰好我素材來源的這名叫Mike B的up主確實做過M56/76鋼盔的測試,所以咱們繼續(xù)~
順便一提,測試彈種皆為鉛芯銅被甲FMJ彈,沒有什么穿甲彈達姆彈之類的。
測試對象一:CZ-50,.32ACP(7.65x17mm)

測試結(jié)果:就擦了個印

不出意外的,動能僅有200焦耳出頭的.32ACP弱雞彈在接觸鋼盔表面就彈頭碎裂,鉛芯在頭盔上留下了個印子,然后被彈飛了,甚至都沒在頭盔上留下一點凹槽。
反觀美軍的M1盔被.32ACP能打成這幅德行也是夠了..

測試對象二:CZ82,9x18mm馬卡洛夫彈

測試結(jié)果:未擊穿

馬卡洛夫彈的動能在300焦左右,但只是在M56鋼盔上留下了個不算深的凹槽,但結(jié)果依然在預(yù)料之中,畢竟馬卡洛夫從來就不是以穿透見長的彈種,接下來就是最為普遍,且穿透力還不錯的9x19mm帕拉貝魯姆彈。
測試對象三:魯格P08,9x19mm

測試結(jié)果:未擊穿

400多焦耳的9x19mm打出來的凹陷比9x18mm還淺,這估計是因為子彈的射入斜面較大,但也算是完美抵御9x19,畢竟相比M40盔的被擊穿以及M1盔的大凹陷,東德M56盔確實很優(yōu)秀。


測試對象四:柯爾特M1917轉(zhuǎn)輪,.45ACP (11.43x23mm)

只能說,.45ACP的沖擊是真猛,不虧是亞音速秤砣...直接把內(nèi)襯和鋼盔打分離了。
但穿透之類的就別多想了,9x19mm打不穿的東西,.45ACP更是別想,所以在鋼盔上也只是留下了這么一道面積較大,但深度較淺的凹陷。

測試對象五:儒格GP100,.357馬格南(9x33mmR)

近800焦耳動能的強力手槍彈,是普通手槍彈的2-3倍動能
結(jié)果:居然擋住了?!這已經(jīng)是NIJ II級的防護標準。而且盔體也不像之前M1鋼盔那樣有嚴重凹陷或者盔體開裂。那么上以穿透著稱的托卡列夫彈


測試對象五:托卡列夫TT,7.62x25mm,五四大黑星的同族,港警最怕的武器

測試結(jié)果:居然防住了!
雖然說托卡列夫彈動能500焦耳左右,但7.62mm彈頭的截面積較小,初速也高,一直以來都是以高穿透著稱,但這玩意也打不穿M56......這

M56盔表示手槍彈什么威力太小,你那是穿甲的聲音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56盔也不是東德原創(chuàng),至少在1943年,納粹德國就已經(jīng)設(shè)計完了這種頭盔。而且這種鍋盔造型也更容易沖壓生產(chǎn),但不知道為啥德三后來沒有采納。

還有就是很多人都會扯什么斷頸椎之類的,這個我會單獨開一篇動能相關(guān)的文章進行解釋說明。咱們只要知道,既然這種頭盔設(shè)計成了能夠抵御某種子彈,那么它的內(nèi)襯懸掛就會相應(yīng)的去保護好士兵的腦袋和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