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常識積累:中國古代稱謂考點大全(2)

2023-03-01 13:39 作者:山東公華  | 我要投稿

(二)年齡稱謂

1.襁褓 本義是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2.孩提 指二三歲的兒童。例如: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孟子·盡心上》)

3.齒齔、齠齔(tiáo chèn) 指兒童換牙時,五六歲。例如:

有遺男,始齔。(《愚公移山》)

4.總角、垂髫、總髫 指幼年兒童。例如:

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桃花源記》)

5.豆蔻年華 指女子十三四歲。例如: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贈別》)

6.笄(jī)年 指女子十五歲。例如:

復(fù)有雙幼妹,笄年未結(jié)縭。(《對酒示行簡》)

7.總發(fā)、束發(fā)、成童 指男子十五歲。例如:

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項脊軒志》)

8.冠、加冠、弱冠 指男子二十歲。例如: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送東陽馬生序》)

9.而立之年 三十歲。

10.不惑之年 四十歲。

11.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 五十歲。

12.花甲、花甲子、耳順之年 六十歲。天干地支按順次組合為六十個紀(jì)序名號,自甲子到癸亥,錯綜參互相配,故稱花甲或花甲子。又《論語》中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故稱六十歲為耳順之年。

13.耆(qí)艾 古指六十歲為耆,五十歲為艾。例如:

耆艾而信,可以為師。(《荀子·致士》)

14.古稀 七十歲。例如: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杜甫《曲江》)

15.耆耋(dié) 指高壽,老年。耋指七十歲(一說八十歲)。

16.耄(mào)耋 指高壽,老年。耄指八十歲(一說九十歲)。

17.期(jī)頤 一百歲。例如:

到處不妨閑卜筑,流年自可數(shù)期頤。(蘇軾《次韻子由》)

(三)謚號、廟號、年號、改元、尊號、徽號

1.謚號

古代帝王、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謚或謚號。謚號是對死者生前事跡和品德的概括。謚號按性質(zhì)分為三類:

(1)表揚性的

經(jīng)天緯地曰文 布義行剛曰景 威強睿德曰武 柔質(zhì)慈民曰惠 圣聞周達曰昭 圣善聞周曰宣 行義悅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布綱治紀(jì)曰子 照臨四方曰明 辟土服遠曰桓 聰明睿智曰獻 溫柔好樂曰康 布德執(zhí)義曰穆

(2)批判性的

亂而不損曰靈 殺戮無辜曰厲 近內(nèi)遠禮曰煬

(3)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 慈仁短折曰懷 在國遭憂曰愍(mǐn)

2.廟號

廟號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供奉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等。從漢代起,每個朝代一般是第一個皇帝的謚號太長,不便稱呼,所以唐宋以后的皇帝都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兩代才用年號來稱呼。

3.年號

年號是紀(jì)年的名稱,也是帝王用的,如“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

4.改元

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變紀(jì)年的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如漢武帝改了十一次年號。到了明代以后,才規(guī)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號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稱為乾隆皇帝。

5.尊號、徽號

“尊”為尊敬,“徽”為美好?!白鹛枴焙汀盎仗枴倍际菫樽鹫呒由系奶枺员硎咀鸪绨赖囊馑?。尊號起于唐代?;实酆突屎笸谏熬陀凶鹛?。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受尊號為開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號為“慈禧”。封建時代帝后的尊號可以加幾次,實際上都是臣子對她們的阿諛奉承?,F(xiàn)代也有贈送徽號這種情況,但性質(zhì)和內(nèi)容已不一樣,如孫炳文曾贈給郭沫若一個徽號——“戎馬書生”。

(四)人稱姓名

1.直稱姓名(或名)

(1)用于自稱 例如:

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指南錄〉后序》)

(2)用于所厭惡所輕視的人。例如:

不幸呂師孟構(gòu)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指南錄〉后序》)

(3)用于作介紹,為人作傳。例如:

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柳敬亭傳》)

(4)尊者對卑者稱名。例如:

求,爾何如?(《論語》)

(5)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稱用名。例如:

夫子何哂由也?(《論語》)

2.稱字、號、謚號、齋名

這種情況是稱呼者出于對被稱呼者的禮貌和尊敬。

(1)稱字 例如: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xué)已二年。(《送東陽馬生序》)

(2)稱號 例如:

五人者,蓋當(dāng)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記》)

(3)稱謚號 例如:

鄉(xiāng)先輩左忠毅公視學(xué)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4)稱齋名 例如:

蒲松齡為“聊齋先生”,梁啟超為“飲冰室主人”。

3.稱官名、爵名

(1)稱官名 例如:

后人稱杜甫為“杜工部”,稱韓愈為“韓吏部”。

(2)稱爵名 例如:

寧南南下,皖帥欲結(jié)歡寧南。(《柳敬亭傳》)

4.稱籍貫

例如:

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南?!贝缚涤袨?《譚嗣同傳》

5.稱郡望

例如:

唐代詩人韓愈系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南)人,自謂郡望昌黎,世人遂稱其為“韓昌黎”。

6.幾項兼稱

這種情況一般是先說官職,次稱籍貫,后稱姓名、字號。例如: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游褒禪山記》)

7.唐代有種特殊稱呼

即以曾祖兄弟的長幼排行來稱呼。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號、官爵)。例如:

韓愈《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8.特殊稱謂

(1)職業(yè)+人名 例如: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莊子·養(yǎng)生主》)

(2)姓+之+人名 例如:

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燭之武退秦師》)

(五)名、字、號

古代人的名字和現(xiàn)代有很大的差別。古人有取字、號的習(xí)慣。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單指名。幼年時由父母命名,供長輩呼喚。男子 20 歲(成人)舉行加冠禮時取字,女子 15 歲許嫁舉行笄(jī)禮時取字,以表示對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稱呼。名和字一般在意義上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有兩種情況:

(1)“名”和“字”詞義相近或“字”是對“名”的進一步闡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寬闊平坦的意思。

(2)“名”和“字”意思相反。例如:曾點,字皙。后人取字,通常是以兩個字為“字”。例如:諸葛亮,字孔明。古人通常在表示對對方的尊敬時稱自己的名,表示自己謙卑時也稱自己的名。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項羽自呼己名,表示對對方的尊敬。

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還有號(又稱別字)。號是名和字以外的稱號。古時,人們?yōu)榱俗鹬貏e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稱其字,而稱其號。號和名不一定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號可以有兩個字的,也可以有三個以上字的。例如:陸游,號放翁;陶潛,號五柳先生;蘇軾,號東坡居士。字?jǐn)?shù)多的別號有時可以壓縮為兩個字,如蘇東坡。此外,有人認(rèn)為稱別人的字、號還不夠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職、籍貫來稱呼,如稱杜甫為杜工部,稱柳宗元為柳河?xùn)|。


常識積累:中國古代稱謂考點大全(2)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松滋市| 米泉市| 临泽县| 河池市| 北宁市| 潜山县| 札达县| 江北区| 吴忠市| 陇西县| 横山县| 墨竹工卡县| 昌乐县| 西吉县| 日土县| 兴化市| 朝阳县| 板桥市| 黄平县| 靖安县| 古田县| 莫力| 连州市| 莱西市| 吉林市| 永宁县| 洪雅县| 龙泉市| 乐都县| 永春县| 石河子市| 顺昌县| 伊吾县| 闽清县| 巧家县| 海林市| 荔波县| 正镶白旗| 大洼县| 沂源县| 蒙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