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in uk 我的無病呻吟

在一個雨夜的周五,陰冷的曼城,我躲在自己的一方溫暖小屋里,不斷思考與人相處和愛情的問題。顯然,我的愛情經(jīng)歷不夠豐富,不足以解釋為何即將奔二的我,外貌體型還算中等的我,為何總是形單影只。大多數(shù)人會說我是因為饑渴,事實上我從未真正的和誰親密關(guān)系過。我只是懷著一絲的期待,希望在異鄉(xiāng)他國,有兩三個交往的密友,開心時捧腹,委屈時給予安慰,僅此而已。在我到達(dá)曼城的三個月里,好像也沒有什么太大的改變。我總是在同齡人當(dāng)中顯得過分憂心忡忡,事業(yè)、家庭也許永遠(yuǎn)不應(yīng)該是我這個年齡的人應(yīng)該思考的事情。我總是期待,也許在十年之后,能夠真正打拼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沒有別人鋪路的故事,的確是不太順利。完美的開頭,也有可能因為主人公的一個疏忽,而毀掉一盤好棋。我總是憂慮,十年之后,我是否能如家人父母愿組建幸福的家庭,有別人艷羨的薪水,規(guī)劃好自己的衣食住行。
在英國生活的短短幾個月中,我仿佛成了“三無“中的極品。面對兼職工作招聘時,工作履歷幾乎為零,相關(guān)經(jīng)驗近乎為零,唯一具備的就是一腔無處釋放的熱情。面對燈紅酒綠、別具一格的留學(xué)生團(tuán)體,我仿佛像個異類一樣身處其中。我的身邊好像每天都有白天鵝一般的存在,時時刻刻把我包圍,給予我一種從未有過的窒息的感覺。名牌衣服、化妝品、首飾,像一個巨大的漩渦,讓站在邊緣的我一點點的深陷其中。我拼命掙脫,卻好像無濟(jì)于事。金錢、權(quán)利、欲望這些常見的成功人生的縮寫吸引著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也折磨著這個城市的每一個人。有人說:欲望都市這部描述二十世紀(jì)末的劇仿佛是當(dāng)今北上廣的重現(xiàn)。Sex & city,金錢與艷遇。
在閃光燈下的我明明畫著濃妝,穿著長裙,卻給我?guī)硪环N一絲不掛的羞恥感。我不禁自問:是否只有三十歲以上的男人才是我的歸宿?文化差異在此種境地下更加突出了,本該是唱著圣誕頌歌結(jié)束的夜晚,卻在尷尬中開始消磨時間。也許是我太敏感了,但是身為國人的我又有什么過錯呢?文化差異無孔不入,就連我最喜歡的購物時間也要被它橫插一腳。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不舒適,但難道還有什么妙招能解決我們在面孔和身高上的差異嗎?所有的教材都在告誡我們要走出舒適圈,但又談何容易呢?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火苗總是在第一時間被英國不間歇的雨澆滅。
距離圣誕節(jié)假期還有一整個星期,不出意外,我又想家了。也許是傻白甜圣誕電影帶來的觀后感,讓我的情緒更加波動。我想起了很多舊人舊事,它們一幕幕的出現(xiàn)在夢境中,直到起床時還顯得格外真實。我從未設(shè)想過在國外生活會如此艱難,然而,生活本不就應(yīng)該是由這些不易的瞬間組成的嗎?沒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學(xué)業(yè)不易,工作亦不易。前兩天看視頻的時候,在北京的土耳其人的一句話讓我醍醐灌頂。如果在一個國家沒有歸屬感又沒有可以做退路的選擇時,要時刻記住,我們才是這個城市最重要的部分。我們面臨著多重壓力生活在這無窮天地間,帶著憧憬,帶著希望,帶著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