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感與優(yōu)越感
?榮譽感與優(yōu)越感
?
以自己的某項成就、事業(yè)、愛好為榮,是一種榮譽感,也可以被稱為是“優(yōu)越感”。
因為在以“自己的過去”或者“他人的一般水平”為標準時(且不貶損他人的情況下),這是一種有所努力并有所取得后的成就感與自我榮譽感,這很正常,加之沒有貶損他人,或者并沒有實質性地損害他人的行為,因而這種優(yōu)越感是無害的。
另一種情況,便是當一個人因為自己取得的成就而沾沾自喜、夜郎自大的時候,會忘乎所以地貶損、輕蔑別人,由此惹怒、觸犯別人的尊嚴,損害別人的身心健康,在這種情況下,“榮譽感”與“自我驕傲”,都使得“優(yōu)越感”富有貶義。這一類忘乎所以的人,往往會受到他人的口誅筆伐,或者被戳脊梁骨。
除此兩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過分看輕他人的努力的結果,或者干脆就是對他人小眾、獨特愛好的不理解與貶損,用輕蔑的語氣否定他人的努力與成就,并表示嘲笑。代表語句:“小眾圈子就是有優(yōu)越感”,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像是因為他人的努力,做到了自己做不到的事、或者做到了自己難以理解的事,因而為了尋求心理的安慰、彌補自己無意間受到的創(chuàng)傷,而故意反擊并抹黑他人一樣。
因為沒有區(qū)分情況、說明具體的緣由,這類發(fā)言一般只能被視作是無根據的言語發(fā)泄。但也直接污染了網絡環(huán)境,因此,那既是不可取的,也是應該被反對的。
面對眾多的信息以及材料,重新整合排序、科學分析的能力很重要,從問題的解答:“為什么是這樣的?”,“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應該如何做?”可以讓人對某一問題有更深入的思考與體會,以至于不再做出無知的發(fā)言?;蛘咴诎l(fā)言之前就能組織好語句、設定好具體的情境,以免將人得罪全了,遭人針砭時弊、口誅筆伐。具體情況依舊需要具體分析,分析過后的發(fā)言,也務必準確而避免歧義,或許言者無心,但聽者有意。否則,話是越說越錯,還是不要言論自由的好,先好好學習一下如何組織語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