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謂坐忘
顏回見孔子匯報近期學道心得。

顏回說:“我最近有所收獲了。”
孔子說:“有什么收獲,說說看呢?”
顏回說:“我可以忘掉‘仁義’了?!?/p>
孔子說:“嗯,不錯,有進步,但還缺少點功夫,繼續(xù)參悟吧。”

過了幾日,顏回又去拜見老師。
顏回說:“我這次又有所收獲了?!?/p>
孔子說:“你說說看吧,有什么心得?”
顏回說:“我這次可以忘掉‘禮樂’了?!?/p>
孔子說:“做得不錯,但這還是沒有完全明白,還是繼續(xù)參悟吧?!?/p>

又過了一段時間,顏回又去見老師。
顏回說:“我這次悟到道了?!?/p>
孔子說:“你說說看吧?”
顏回說:“我這次可以達到‘坐忘’了。”
孔子一聽,放下手里的書,急忙問道:“你說說看什么是坐忘?”
顏回說:“忘卻自己有形的身體,忘掉周圍的感受,耳不外聽,目不外視,感受不到自己身體,并且身體的所有感知都消失了,這個時候感覺自己跟天地為一,意識同大道渾然一體,這就是‘坐忘’。”
孔子說:“同于大道,沒有了偏好,就沒有了束縛,能夠跟隨大道變化,已經明白了世事本就無常。你能這么快就領悟這些,果然是個修道之人啊!我孔丘都要望塵莫及了。”

顏回跟老師的三次對話,能夠看出孔子的教育之法,很好地運用了不言之教。顏回每次向他匯報心得,他能夠聽進去,也適當?shù)乇頁P,并提出更高的激勵。
最后一句可謂一語雙關,即給顏回很高的贊譽,也同時提醒他,不要得意忘形。
我們再回頭理解下,什么是仁義、禮樂?而且顏回的進步是先忘了仁義,然后忘了禮樂,最后達到了坐忘,這是個逐漸遞進的過程。
顏回修煉過程是返璞歸真的過程。
我們一開始并不存在于這世上,然后經過母親的十月懷胎來到這世界,就有了形體,然后開始學習禮樂,逐漸能夠獨立地在世間生存,如果更近一步學習,就懂得了仁義道德。
如果想要學習逍遙游,想學到人間大道,就得“復歸于嬰兒”,然后“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則無不為?!?/p>

走過了就會留下痕跡,想要去除談何容易。想要馬踏飛燕,踏雪無痕,得用心領悟“善行無轍跡”。
莊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謂坐忘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