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I 面試高分考試的秘訣
面試的高分考試是什么樣的?“聲音洪亮,舉止大方,答題有素材,思考時間短,答題時間長”
這可能是各位同學對于高分考生的猜測,那真實的他們到底是怎么樣的呢,是長了2張嘴還是3只眼?今天金標尺的老師就帶著同學們來看看,那些面試考場上的“大神”,到底為什么可以得高分。
01
面試的實質(zhì)
面試是一種人才測評手段,考察的是考生內(nèi)外兼修的情況。既需要內(nèi)在有內(nèi)涵,又需要外在有形象。
這里有同學就會問:老師,形象是指長相嗎?長相的因素確實有,但是99%的考生最終得分和長相沒有直接聯(lián)系。這里外在更多的說的是氣質(zhì),要像一個公務員,有禮有節(jié),坦蕩大方,一看你進場,考官油然而生一種想法:他就是我想要的下屬。內(nèi)在則是能力+品德,只有德才兼?zhèn)洳攀巧仙现x。
02
思維方式
面試的時候,很多考生以平時的思維方式來進行思考,結(jié)果回答出來的內(nèi)容在考官看來就啼笑皆非了。在考官看來,希望考生能夠具備公職人員思維,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問題,避免過激、片面、沒深度等情況。
例如此前重慶事業(yè)單位曾有這樣一道題:請考生談談對于安樂死合法化的看法。有部分同學從內(nèi)心深處來說是贊同的,甚至不乏有醫(yī)療崗的同學。他們紛紛談到在以往的工作中,看到了太多患者因為病痛想要放棄但是卻沒有辦法,只能煎熬的等待死亡。但是這樣的題目,我們不禁要想想,安樂死合法化符合我們的實際國情嗎?安樂死合法化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嗎?有位同學說了很好的一句話:我們應該想的是怎樣讓他們更好的活著,而不是更好的死去。
同樣一道題,更深遠、更具大局觀念的答案一目了然,這就是思維方式的優(yōu)勢。
03
心理素質(zhì)
面試中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出的就是考生的心理素質(zhì)。對于心理素質(zhì)差的考生,平時準備得再好沒用,一上考場就懵比。對比兩位考生,就算內(nèi)容差不多,但一位侃侃而談,將考官當成聆聽著,自己是傾訴者,語言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另一位磕磕巴巴,不敢與考官對視,語言也是生硬不具有感情的。高下立判!
而這樣不同的表達方式,給考官最直觀的感受是,一個考生的答題讓人如沐春風,另一個慘不忍睹。往深層次的方面考慮,考官會在這樣不同的形式中觀察到考生的心理素質(zhì)。
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對于一個公職人員是必須具備的,畢竟在未來的工作中很有可能會遇到各種應急情況,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進行應對,一場考試剛好就能看出一個考生的相關(guān)應對能力。
同學們常說,考公是一場修行,在這場修行中,堅持、努力的人一定能成功。其實不然,不管是堅持還是努力,首先方向要正確,有了高分的秘訣,在為之去奮斗,相信大家都能在岸上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