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怎么洗鐵路?
????當我恍恍惚惚從疫情中返回到“正常的大學(xué)生活”中后,確乎有從“魔山”之中住了三年復(fù)歸之感。好巧不巧的是,閱讀了一連串和愛情有關(guān)的藝術(shù)作品,這不是偶然,作家們就這點活。令我感覺迷惘的正是“說大話不怕閃了舌頭”的阿里薩,他確信自己度過了充實的一生,因為“每一天都是在愛中度過的”,愛像一種病不是嘛,泛著這樣的苦杏仁味,引得人們都好似烈火中的飛蛾,讓人不由得開始憐憫。所以,有必要記錄一下,好讓未來的我可以拷打自己(對不起,已經(jīng)狠狠拷打大一的自己了,當時秉承著《飄》當中郝思嘉父親的“相似相溶原理”和不知道是不是來自俄狄浦斯的戀母情結(jié),怎一個抽象了得)

????首先就是少年少女的愛戀——這就是我母胎solo,依然要在這里指指點點的原因,幻想中的愛戀說不清楚是自己虛幻的倒影還是別的什么。往往含有一種崇高的性質(zhì),決絕的成分,好像應(yīng)該是像燃燒起來了那般,未來就像清麗山谷中闖進的彩霞漫天,有大自然的天真和浪漫。但是,理想主義,或者說,柏拉圖式的愛情,總是假設(shè)有一個永恒的模板,在追求極致的路上,我見到的終點往往是幽暗的深淵——如果不是一個偶像,像《窄門》中的上帝、阿里薩五十多年來心目中的費爾明娜和她的氣味;就是死亡,愛把我們帶入彼此的墳?zāi)?,像?a target="_blank" >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窄門》中阿莉莎夢寐以求的“死亡把我們的距離拉近”。像費爾明娜和阿里薩所想的那般,誠然,這種感情是一種難以貶低的珍貴的東西,但是它是不是愛情,就值得懷疑。
????“純粹的愛戀,和憎惡沒有區(qū)別?!?/strong>
????《丸子與銀河龍》無厘頭的劇情忽然間把我敲醒,沉醉在“Love”這杯蜜酒中的我,肯定首先被淘汰吧~感情這一回事,沒有討厭、自然就沒有喜歡,我們每天打打鬧鬧,雖然抱著和彼此親親熱熱的想法,但是難免滋長不滿和懷疑、猜忌呢——這種心情,也可以算是喜歡的一部分。這就是不斷地行進中的我們,“藏在潘多拉魔盒里的,是等量的希望”。

????“弱小來自于情感”
????家人們,誰懂啊,真的很反感那些帶些虛無主義性質(zhì)又很強者哲學(xué)的反派。我之前很難反駁,二次元世界里的反派們總是無所顧忌、沒有羈絆所以沒有弱點,“但是,你不是也從欲望中感受到激動和恐懼了嗎”。這種被踐踏的感覺正像臺詞那樣讓人“先無可避免地造成憤怒,在被力量擊倒后化為絕望”,怎么去相信呢?怎么永遠保持相信,我們在竊取寶藏的時候也能給予呢?感性不應(yīng)該被推上理性的斷頭臺。


????我自己左思右想總是不能明白,所以我會轉(zhuǎn)向想得比我充分的大師們。在b站看羅翔老師、劉擎老師和戴建業(yè)老師,他們的戀愛觀總是給我很多啟發(fā)。從實際上來說,我還沒資格揣測愛情的千百種面目,首要的是建立親密關(guān)系——這是一種對自身的獨立性的一些出讓,并且,我們也會闖入另一個世界:愛上另一個世界,愛上孕育這個世界的家庭、社會,聽起來是很浪漫的調(diào)調(diào)。
????但是我不敢,我倒還不至于不敢承認這一點——對什么有欲望,就會被什么宰制,就像《odd taxi》中的猴子先生一樣,我們難免盛行起一種“小丑文化”,我總是聽到一些類似的暴論。越是崇尚自由的時代,我們的戀愛就越像一場戰(zhàn)役,失敗者沒有顏面或是被認為沒有顏面。因此,我們精心計劃,保有自己的尊嚴,每個人都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淺嘗輒止又很快退縮,再宣稱以“理智”的旗號。

????我不得不驚異于王小波大膽的愛戀,《愛你就像愛生命》,“為什么要覺得我丑,你也不是那么好看的呀”那種小脾氣;和“我的靈魂有千百點壞毛病,只有一點好,就是愛你”這樣的長情。
????所以,我該向丸子看齊才是,如果愛情是我們尋找的寶藏,我們應(yīng)該珍視一路上的邂逅。馬老師說的對——人是一切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我愛大家、可能也討厭大家,就是這樣!
PS:雖然不想這樣,但是不管怎么看都是傻傻的二次元寫出來的東西,倒也符合你站特色,我希望不管寫的如何彎彎繞繞,最后都是積極的成分,結(jié)果感覺總不能傳遞任何心緒——不想討論《霍亂時期的愛情》中醫(yī)生和費爾明娜起起伏伏、幸福又不幸的陪伴;不想探討《窄門》中朱麗葉馬上就“幸福美滿”的婚后生活;也不甚明了阿里薩長達五十多年中把純真的愛戀投入縱欲的魘足。
????愛情是一道“窄門”,我去看《霍亂時期的愛情》,部分人相信這是愛情巨著,相信它刻畫了一段奇跡般的值得謳歌的真正愛戀;更大一部分人,覺得這是披著愛情巨著皮套的魅魔,對愛情混亂的刻畫正佐證了愛情的謊言——很遺憾,我還是相信恬不知恥的阿里薩真正享有純潔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