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旅游景點——游遍中國
西雙版納位于中國云南省南端,與老撾、緬甸山水相連,與泰國、越南近鄰,國境線長966千米。瀾滄江縱貫南北,出境后稱湄公河,流經緬、老、泰、柬、越5國出海匯入太平洋,譽稱為“東方的多瑙河”。因此,西雙版納既是面向東南亞、南亞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對外開放的窗口。自然景觀秀麗,民族風景獨具特色,成為著名的旅游區(qū)。
●民族風情園●
民族風情園位于西雙版納州首府景洪市城南風景秀麗的流沙河畔,有傣族、哈尼族、基諾族、布朗族、拉祜族、瑤族6個民族風情館,展示各民族的衣、食、住、行、生產、狩獵、文化娛樂等民俗。這里還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活動:大象、孔雀與人嬉戲;鏢牛表演刺激緊張;民族舞蹈熱情歡快。
●曼閣佛寺●
曼閣佛寺位于景洪風光旖旎的瀾滄江邊。佛寺建筑雄偉壯觀。寺內的16棵紅椿木圓柱支撐起傣式的大屋頂,寺檐立著16頭精雕細刻的小白象。整個佛寺,無論是梁架,還是斗拱,全部用榫相接,不用一釘一鉚,造型美觀。進入佛寺大門,即可看到一尊4米多高的“帕召”(釋迦牟尼)塑像立在寺中偏右的佛座上。寺頂和四壁精工彩繪的金龍、白象、仙女、鳳凰、孔雀等圖案栩栩如生,屋梁上垂掛著一條條彩幡,彩幡上繡著神話故事和象征吉祥如意的各種動物的圖案,五彩繽紛。
●版納白塔●
白塔坐落在景洪市東南2000米處的曼聽公園內。白塔結構新疑,風格別致。塔上的彩繪、浮雕和雕塑造型優(yōu)美秀麗,富有濃厚的建筑藝術特色,為中國古塔中的一大奇觀。曼聽公園內除了有圣潔的白塔,還有精美的八角亭和萬佛朝宗的總佛寺,是傣族佛教的文化中心,也是泰國、緬甸高僧及各國佛教僧侶信徒朝拜的地方。
●野象谷●
野象谷景區(qū)位于景洪市北部47千米處,區(qū)內溝河縱橫,森林密布,為亞洲象等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huán)境,是西雙版納惟一可以觀賞到野象的地方。野象谷的主景區(qū)修建了5000米長的游道、300米高的觀象高架走廊和可住宿30人的樹上旅館。在景區(qū)外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大象馴養(yǎng)表演學校和人工蝴蝶養(yǎng)殖園,以及一個網籠式百鳥園。
●橄欖壩●
橄欖壩位于景洪市境內,距市區(qū)約40千米,因地形橢圓且林木蔥綠似橄欖而得名。這里江水潺潺,植被繁茂,環(huán)境清幽,并有古老的傣族佛寺和傳統(tǒng)的傣家竹樓點綴其間,形成一處天然公園。每于傣族傳統(tǒng)的新年——潑水節(jié),附近村民便聚集于此,互相潑水,祝賀新年,并共同祈禱來年人壽年豐,生活和美。
●曼飛龍佛塔●
曼飛龍佛塔位于景洪南70千米處,建在勐龍鎮(zhèn)的曼飛龍寨后山頂上。它由九座白塔組成。中間一座稱母塔,通高為16.29米,圍著母塔的有八座小塔,分列于八角,稱為子塔,通高9.1米?;蟹叫畏瘕?,內供佛像。塔群呈蓮花瓣形。在母塔的塔頂上裝有精美的銅制“天笛”,一遇風吹塔頂上便發(fā)出悅耳的聲音。
●景真八角亭●
八角亭位于勐??h內的南哈河畔景真山上,距縣城14千米。據(jù)傣族佛經記載,八角亭系古代傣族佛教徒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仿照他的帽子式樣修建的。亭座為磚砌折角須彌座,八邊都是10個人字形屋脊,層層相套,如魚鱗般層層覆蓋。亭頂傘狀頂帽的金屬薄片上,刻有哨狀網洞,風一吹便發(fā)出哨聲。八角亭是傣族佛教建筑藝術中的精品。
●熱帶植物園●
熱帶植物園位于勐臘縣西北96千米小勐侖羅梭江的葫蘆島上。園內引種我國以及亞、非、拉地區(qū)的珍貴植物千余種,其中有龍血樹、蘿芙木、美登木、金雞納等珍貴樹種;有輕木、柚木、鐵力木等稀有林木;有油瓜、油棕、油橄欖等油料作物;有香蕉、菠蘿、芒果等熱帶或亞熱帶水果,還有酸味水果嚼后反覺甜的“神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