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家長都不知道,發(fā)育遲緩竟和感統有關
1.語言發(fā)育遲緩、智力發(fā)育遲緩、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2.做事笨手笨腳、拖拖拉拉、丟三落四、不會穿衣服穿鞋子、走路易摔倒...
3.不喜歡被觸摸、膽小、任性、粘人、害羞、愛哭、脾氣暴躁、害怕陌生環(huán)境、孤僻不合群...
4.反應遲鈍、方向感差、動作協調能力差、害怕爬高、暈車暈船...
5.學習能力障礙(如:讀書漏字漏行、無法流利閱讀、寫字時偏旁部首顛倒、學了就忘、理解能力差、容易違反課堂紀律)...
?

?
很多孩子都有以上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看似普通的日常行為,家長卻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很可能是孩子的感覺統合出現了問題,如果不及早選擇適合的方法進行訓練,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
1.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通俗地來講就是:“兒童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0-6歲是孩子語言發(fā)生發(fā)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沒有及時刺激和訓練,最容易產生語言障礙,影響將來的心理發(fā)展。感統失調不會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自然消失,需要給予必要的矯正。
?

?
2.感統失調和發(fā)育遲緩的關系
?
01語言發(fā)育遲緩
語言包括看、聽、說、寫四方面,是一項人類獨有的高度復雜性神經運作。大腦皮質層分別有處理聽覺、發(fā)音、詞匯認知、語言組織及推論的功能區(qū),通過神經來組織這些功能區(qū),并且只有和身體感官緊密配合,才不會影響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語言發(fā)育對于孩子的整個生長過程,乃至整個人生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孩子都是因為語音發(fā)育不良,而造成邏輯思維能力差、表達能力差等問題。
02學習困難
如果平衡能力和前庭覺不良,貫穿脊髓和前庭覺的中樞神經能量到達不了大腦皮層語言功能區(qū),便會造成詞匯能力不足、語言組織混亂、視聽神經發(fā)展不全,進而形成閱讀、聽寫困難。平衡能力差的孩子,即使說話流利,但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組織能力差,話多,但說話無條理,無中心。他說得多,但聽不進別人的話。
03觸覺不足&本體感差
觸覺不足的孩子,感覺辨識不全,聽覺層次受到影響,牽連發(fā)音組織的小肌肉(唇、舌、顎、聲帶)發(fā)展不足,進而形成音感差及發(fā)音不正確等毛病。除了語言器官本身受損外,語言發(fā)展遲緩的原因,大多來自于感覺統合不足引起的。本體感差的孩子,動作拖拉,笨拙,大腦對聲帶、舌頭、嘴唇等肌肉控制不良,容易造成思維快于語言,而形成大舌頭、口齒不清、口吃等
?
?
所以說,從感覺統合失調的角度來認識發(fā)育遲緩,也許能夠提供給我們一個解決孩子問題的新思路能夠更好的幫助孩子盡早的解決問題。

注明:文章以科普為目的,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刪除。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