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超一本線60分,爸媽想讓我復讀,我應該復讀嗎?
通常來說,對那些高考之后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復讀的同學,不管他們家里給出怎么樣的建議,我的建議都是——不要復讀。
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和意愿的基礎,在于你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選擇意味著什么,知道每一種選擇會帶來多大的收益,支付多少的成本,面臨多高的風險,再結合自己的真實感受和實際情況做出符合自己內(nèi)心的決定。
否則,所謂的遵從內(nèi)心不過是為自己的無知任性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罷了。
這也是我為什么會建議不要復讀的原因。你自己都迷迷糊糊搞不清楚,那么最穩(wěn)妥的方法就是選擇風險最小的選項——好比你要過河,燙過去只要走500米但可能淹死或者迷路,走橋雖然很安全但是要多走1000米,你不知道水深淺,你也不確定自己水性能否駕馭湍流。那么你覺得你該走橋還是涉水呢?
所以,趁現(xiàn)在還有時間,給你一些實際的建議。
先不要管你爸媽怎么想,你先自己想明白復讀這個選項對你來說的必要性有多高。
你的成績比你的正常成績低多少?你的正常成績應該是多少,是否排除了干擾選項?比如把自己最好的幾次平時成績當作你所謂的正常成績?
看看自己的高考卷,丟分的地方到底在哪?為什么丟分?是馬虎了還是根本就沒有仔細掌握?那些答對的部分究竟有多少也是靠運氣成分甚至是靠蒙的?
這個時候沒必要自欺欺人,勇敢客觀的直視自己,做錯了就是做錯了,蒙對了就是蒙對了,沒什么隱瞞的意義。
那么在梳理完成后,你自己思考一下。
一年的時間,究竟有多大的把握能把蒙對的題變成你確定能拿分的題?究竟能否把馬虎的,模棱兩可的知識點變成穩(wěn)定拿分的知識點?遇上就懵逼的知識點能不能啃下來一些些呢?
綜合算下來,你的成績能否有個質(zhì)的提升?(比如能上的學校上升一個層次,或者能進入你心儀的院?;?qū)I(yè))這一年能否穩(wěn)住心態(tài),按部就班的實現(xiàn)這個學習計劃,一旦遇到困難和啃不下來的難題,能否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應對,能否事先想好一個應對這種特殊情況的處理方法?
等到這些問題都想清楚后,你應不應該復讀這個問題,你自然會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至于這個答案本身和你父母的意見是否契合已經(jīng)并不重要了,因為你已經(jīng)具備說服你父母接受你的觀點的能力了。我相信只要你的父母不是太頑固太大家長,他們會愿意聽你有理有據(jù)不沖動不消極的細致有說服力的選擇的。
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但在此之前,你要有負責的能力。這種能力的體現(xiàn),就是深刻的認識自己即將面對的每一個人生選擇的細節(jié)——我相信,這對一個能過重本六十分的同學來說,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以上。
#高考復讀# #高考失利# #高考# #志愿填報# #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