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字幕】微觀經濟學-中國農業(yè)大學

2023-01-24 12:28 作者:鮮益母草_y  | 我要投稿

【P1-P66節(jié)全 已更完】

第一章

  • 為取得經濟品的有代價的活動叫經濟。

生存需求,享受需求,發(fā)展需求。

  • 經濟人假說:理性人。有自我利益追求。
  • 信息完備性假說:沒有人不懂信息,沒有信息可以隱瞞。

p.s.人也是社會人(適應社會)。

  • *經濟學表達方法

①表格法②圖線法③文字④數學函數

  • *微觀經濟學三個方面

①以價格為核心——(微經就是)價格學

價格可以反映資源稀缺性。

②單個經濟單位。消費者-居民/家庭,生產者-廠商/企業(yè)。

③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經濟人假說)

→總結:研究資源配置問題。(生產什么,生產多少,為誰生產)歸根結底就是“稀缺”。

  • *經濟學2種研究方法:

√(大部分)實證-就事論事,無價值判斷;規(guī)范-就事論理,有是非觀。



UNIT2

愿意→欲望,能買→錢(購買力),

三個關鍵詞 <消費者><價格><時間>

  • 欲望和錢(購買力)滿足其一:潛在需求沒有實現
  • 都滿足:有效需求 (經濟學研究的)(現實的需求

e.g.

市場容量=有效需求!

開拓市場 = 把潛在需求轉變?yōu)橛行枨蟆?/p>


**影響需求量的因素?

  • 價格
  • 收入水平 (I,income.Q,quantity demanded)
  • 未來預期
  • 產品偏好(e.g. 廣告影響)
  • 相關商品價格



**需求規(guī)律(PQ反相關)

概念中的“需求量變化”指一定時間內的變化,不是時間點上的數值差!

  • 比如上圖,僅AB兩點不能說滿足需求規(guī)律?!?005-2010年期間”這個表達才是正確的。

**需求規(guī)律的例外

  • 1.價格長年不變,需求源源不斷。
  • 2.價格高低都得買。
  • 3.買漲不買跌,PQ正相關。(高檔消費品,如名牌包)
  • 4.關系復雜多變,無法預測。(股票,金錢產品)如下圖。


**非價格因素對價格影響

需求量變沿著線,需求變動向兩邊。(需求曲線位置越高,生活水平越高!)

下圖中。A→C,漲價。A→B,物價穩(wěn)定,發(fā)展生產力。兩條路徑都能提高社會生活水平,但明顯從a到b更好,穩(wěn)定發(fā)展。


**產量和供給

愿意且能夠→出售愿望+產量

有效供給用于衡量生產者的實際收入?。?/strong>


**影響供給的因素

  • 本身價格(P和Qs相關)s:supplement
  • 成本(C和Qs反相關)c:cost
  • 技術【技術是第一生產力,Qs=(a+b+...)×技術,不是相加而是相乘關系】
  • 相關商品價格(比較利益)
  • 生產者目標(利潤最大化,總產量最大,平均產量最大<即投入少產出大>)
  • 未來預期

**供給規(guī)律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種商品的供給量與商品本身的價格呈同向變化。

∑個人供給=市場供給

**供給規(guī)律的例外

  • 價格長年不變,供給源源不斷。如某些飲料類,地鐵公交,電力, 自來水。
  • 供給量不變。如古董絕品,土地?!鷫艛?/li>
  • 流水線作業(yè),大規(guī)模生產,成本銳減。
  • 勞動力(L:labor, W:wage)

**其他因素對供給的影響

供給曲線越低(即,往右下側移動) ,生產力水平越高。



**市場均衡及其形成

商品的市場需求和供給相等時,狀態(tài)叫均衡狀態(tài)。均衡價格Pe均衡數量Qe。e:equilibrium.

如例題,聯立方程式即可。

**市場均衡的變動

單純消費者需求變化,引起Qe和Pe同向變化


同理,單純供給變化,引起Pe反向變化,Qe同向變化。

**Qs和Qd同時變化的情況(畫圖!?。?/strong>


** 支持價格和限制價格

  1. 支持價格

P1時,市場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tài),所以要維持支持價格,多余商品政府收購。

  • 支持價格的目的:

扶持農業(yè)等弱勢產業(yè)。(若沒有支持價格,情況如下圖。Qs和Qd都在增長,但Qs增速快,Qd增速慢,導致Qe增,Pe減,Pe減導致農民不種地了,不利于產業(yè)發(fā)展。<工農業(yè)的剪刀差>)

2.限制價格

對象:短缺品。

受賄、黑市等市場現象的對策:憑票購買,政府監(jiān)管等。



**政府稅收(產品稅,對產量征稅)

——市場均衡的實際應用

最初為E0,稅收使企業(yè)生產成本↑,Qs↓,均衡點變?yōu)镋1。

  • 解析:

若D與縱軸交于G,S0與橫軸交于H,則消費者剩余(消費者的獲益)原本為△P0E0G,生產者剩余原本為梯形P0E0HO。E0(Q0,P0)。

現在政府收稅了,情況變成E1(P1,Q1)。

  • 對于生產者來說,本來Q1的商品達到價格P2企業(yè)就會生產,現在,由于稅收增加了企業(yè)成本,Q1的商品只有提價到P1企業(yè)才會去生產。也就是說,P1-P2=稅收。
  • P1P2=P0P1+P0P2,生產者原本能賣P0,現在只能賣P2,所以生產者稅負是P0P2;消費者原本付P0,現在得付P1,所以消費者稅負是P0P1。
  • 稅收導致的生產者損失是多少呢?

(消費者剩余的知識在這一節(jié) ↓ )

?
[5.6.1]--4.4消費者剩余 P35 - 00:01
?

  • 顯然,圖中生產者剩余從梯形P0E0HO變?yōu)樘菪蜳2AHO(注意!△AHQ1才是收稅后商家必須付出的可變成本),可見生產者損失為P0P2AE0。同理,消費者剩余△GE0P0→△GE0P1,所以消費者損失為梯形P1P0E0E1。
  • 社會總收益即政府稅收獲利,政府最終對Q1的商品征收了(P1-P2)元 / 單位 的稅,故總收益即下圖的陰影矩形。
  • 可見稅收造成社會總損失>總收益。


**政府補貼



上圖兩個梯形分別是生產者消費者總收益。

【生產者總收益解析:原本生產者剩余是P0E0線、S0線、兩個坐標軸共同圍成的梯形面積;現在的生產者剩余[注意,算的是(Q1,P2)點,不是(Q1,E1)點!!]是P2B線、S0線、兩個坐標軸共同圍成的梯形面積。所以后面減前面,總收益是P0E0BP2梯形。】

補貼越多,社會損失就越大。






第三章 需求/供給彈性

*需求價格彈性

需求價格彈性越大,說明需求量對價格的變化越敏感。

例題:



由于價格和需求量反向變化,二者變化率的比值是負數,為了簡化表達,經濟學家人為地在比值前加了一個負號,這樣e最終的值就是正數了。


弧彈性代入P1+P2/2

點彈性更精確。下圖為點彈性求法(求導)。


需求價格彈性的五種類型

1.e=∞,完全有彈性。(如黃金、緊俏物資)

2.e=0,完全無彈性。

3.e=1,單位彈性。(近似于生活必需品的商品)-△Q/Q = △P/P

4.e<1,缺乏彈性。

5.e>1,富有彈性。(對價格反應比較大)

缺乏彈性,曲線傾斜度大。 ↑


下圖中中間價位指e=1的點(不是指P=Q的點!),因此點在同一曲線上移動時,斜率始終不變,P/Q發(fā)生變化,導致e發(fā)生變化。

同一商品高價位富有彈性,低價位缺乏彈性。


*影響價格需求彈性的因素

3解釋:占比越大越要慎重考慮、多方比較,占比很小的(如文具)當場就買了。

5.種類越大,可替代性越小,所以e越小。

6.時間長短。近期-e小,遠期-e大。

*在生活中的用途

↓ 彈性幫助定價。

TR=total revenue總收益。由下圖可知,富有彈性的商品,降價后反而總收益增加?!靖挥袕椥远ǖ蛢r,缺乏彈性定高價】





需求收入彈性

ei公式不加負號,結果有正有負。

ei可以判斷商品的性質→比較生活水平高低

針對不同經濟水平的國家,出口不同性質的商品?!?/p>

需求收入彈性在生活中的用途總結 ↓


需求交叉彈性

eyx表示y商品的需求量對x商品的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即,x商品價格變動對y商品需求量的影響)。注意角標順序!

e.g. exy=3和exy=5,后者替代性更強;

exy=-3和exy=-5,后者互補關系更密切。

↑ ①情況,不建丁,因為可以用甲乙丙替代;②情況,建丁。

生活中的應用:電腦主機e大→定價低;電腦配件e?。ㄒ驗橐坏┵I了主機,就必須得買配件了)→定價高。



供給彈性

商品的價格變化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化。(△P→△Qs)

  • 五種類型

1.es=∞,完全有彈性。(P變化率趨于0,Qs對P的變化極為敏感)

2.es=0,完全無彈性。(古董,土地)

3.4.5 ↓




  • 供給彈性影響因素

es?。?.難;2.成本增加幅度大;3.規(guī)模大;4.派生供給難;5.時間因素-現在(如鮮活產品,賣活魚,當天賣不出去就得倒掉,不可以用冷庫儲藏,在未來售出)





第四章 消費者行為

效用:對欲望的滿足程度。

效用有共性也有個性。(個性:因人

因時、因地、因經濟條件而產生差異)

  1. 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

(總效用TU Total Utility,邊際效用MU Marginal Utility) “邊際”=新增的新增。

隨著消費量的不斷增加,后一單位的邊際效用小于前一單位的邊際效用。

MU=0時,TU最大。

例題:

先把表格轉換成,每多花一塊錢x和y的邊際效用,再分配12塊錢,求12塊錢最大的效用。

注意!第一行是Q,所以x=3指的是買3個x,共需要花3×2=6元。

答案:(8+7+6)×2+11+10+...+6 = 93



2.消費者剩余 (CS / consumer surplus)

邊際效用越大越有用,即消費者心目中商品的價值越高,消費者越愿意付高價。

消費者剩余 = 愿意支付(邊際效用決定)- 實際支付。 [即下圖陰影部分面積]


↑解析:設E點在x軸投影為Ex點,在y軸投影為Ey點。

  • 那么生產者生產產品必須付出的成本是梯形ECOEx,生產者實際賺到的錢是矩形EExOEy,所以生產者剩余如圖所示。
  • 消費者根據邊際效用愿意支付梯形AEExO,消費者實際支付了矩形EExOEy,所以消費者剩余如圖所示。



3.消費者偏好

三個假設:

  • 完全性(知道你喜歡哪個消費組合)
  • 傳遞性(A>B,B>C,則A>C)
  • 非飽和性(喜歡數量大的)


無差異曲線 / 等效用曲線

  • 每一條無差異曲線代表唯一的效用水平。
  • 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不相交。
  • 無差異曲線凸向原點。(因為收入有限,買的x很多,就沒有錢買y)
  • 根據非飽和性(即,多多益善,TU↑),位置越高的線代表的效用水平越大。


無差異曲線特例:

p.s. 右圖中,互為互補商品,則只有配合使用才能增加效用。例如左鞋和右鞋,鏡框和鏡片。



4、預算約束線


這里說的是最大組合,不是最佳組合(最佳組合是總效用最大的)。



5.邊際替代率

(MRS /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 角標xy表示x對y的替代。MRS越大,說明替代越容易。

邊際替代率遞減,即商品之間替代越來越難。

↑ 邊際替代率一般定義成正數,不過老師這幾節(jié)的板書中經常正負都用,意會一下即可。



6.消費者均衡


因為預算約束線也是曲線Ⅱ的切線,所以:

也就是MUx / Px = MUy / Py。


  • 消費者均衡的變動

①收入改變引起

下圖中,上面是收入-消費曲線,下面是恩格爾曲線(本圖中,I↑,X↑,同時斜率↑,說明是一般必需品)。

二者不一樣!

恩格爾曲線詳細解釋 ↓↓



②價格改變引起(假定Px改變,Py不變)

如下圖,上面是價格-消費曲線,下面是需求曲線。

注意!預算約束線中,斜率是 - xPx / Py,所以Px增加時,斜率↓,整條線變陡峭,即向左旋轉?。ɑ蛘咭部梢钥醋鴺溯S交點,x軸交點為 I0 / Px,所以Px增加時,x軸交點左移,y軸交點固定不變,即整條線向左旋轉)

總結 ↓




7.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

I0:名義收入。

I0/Px:實際收入(名義收入的購買力)。

收入效應是向更高或更低無差異曲線移動所引起的消費變動,替代效應是沿著無差異曲線變動到不同邊際替代率的一點所引起的消費變動。

可樂的價格下降,比薩的消費量將如何變動?

  • 下圖,替代<收入,收入效應占主要因素 →增加收入。
  • 替代>收入,替代效應占主要因素 →調整比價關系。

補充:吉芬商品(低檔品,收入效應>替代效應)





第五章 生產

1.生產函數

勞動力,L;資本,K(capital,為了和cost區(qū)分,記作K);土地,N(nature)。

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

其中,參數A代表廣義技術進步,α和β分別表示資本和勞動的產出份額(或資本和勞動的產出彈性)。




  • 生產要素——不變要素&可變要素。

在這個時期內,至少有一種不變:短期生產。

所有要素都是可變的:長期生產。



2.短期生產分析

*Q與L和K有關,假設K=K0,不變化,這樣就是短期生產。

*邊際函數是帶單位的自變量與因變量變化率的比值,彈性函數是不帶單位的自變量與因變量變化率的比值。

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 ↓

畫圖時注意,最開始那段的斜率上升再下降最終為負!不是一開始就一直下降!!



3.生產的合理階段

  • 第二階段是合理階段。
  • 第一階段邊際產量>平均產量,所以企業(yè)不甘止步于此。
  • 根據企業(yè)追求總產量最大化/平均產量最大化/利潤最大化,選取第二階段的不同時間點的L數量。

** 圖像特征

  • 生產要素投入的第一階段:TPL↑,MPL先↑后↓,APL↑直至最高點。
  • 第二階段:TPL↑直至最高點,MPL↓直至為0,APL↓。
  • 第三階段:TPL↓,MPL↓且始終為負數,APL↓。


4.長期生產的決策工具

①等產量線


②等成本線


成本增加,等成本線向右平移;L價格下降,等成本線向右旋轉(從Ⅱ到Ⅰ)。



5.生產合理區(qū)域

MRTS角標LK,表示勞動力對資本的邊際技術替代率。(之前學過:MRS角標XY,表示商品X對Y的邊際效用替代率)

勞動的邊際產出MPL=△Q/△L,即總產量的增加量Q/勞動的增加量 L。

說明要素之間的替代是有限的。


↓ 分界線叫“脊線”,脊線之間的是合理區(qū)域。



6.生產者的最佳決策

上圖中,切點E是最佳生產決策點。

2.產量一定,成本決策。(追求成本最?。?/strong>

上下兩圖中,E都是最佳決策點。


↑ 【一條等產量線和一條等成本線的切點是生產的均衡點/生產的最佳配置點,這個點既滿足均衡條件又滿足約束條件?!?/p>



7.生產擴展線(生產均衡點的運動軌跡)

↓ 隨著產量增加,偏向于更多使用勞動要素的就是勞動密集型,其他同理。


↓↓ 說明要決定生產擴展線是勞動密集型還是資本密集型,就要同時考慮經濟替代性和技術替代性。比如我國上世紀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所以勞動密集型企業(yè)非常多。



8.規(guī)模經濟

所有要素按相同倍數增加時,產生的變化特征就叫規(guī)模經濟。

規(guī)模經濟三種形式/三個階段:

★下圖中,要找出L和K共同變化的倍數!因為L+1,K+2,與L和K都+2的情況相比,現在L和K的變化量還沒有那么大,所以可以把L和K的變化看做是都+1,這樣便于與Q的+2比較。

為什么產生規(guī)模報酬遞增:

為什么后來規(guī)模報酬遞減:管理效率低下。





第六章 成本

1.成本是什么

顯性成本→會計成本;

隱性成本→機會成本;

經濟成本=會計成本+機會成本。


企業(yè)追求的是超額利潤(經濟利潤),而不只是會計利潤。


2.短期成本分析

短期總成本=短期固定成本(不變要素)+短期可變成本(可變要素)

STC=TFC+TVC(short-run total cost = total fixed cost + total variable cost)

↑ 成本對于產量的導數視為邊際成本,導數減小,意味著邊際成本逐漸減小。


3.邊際成本

*往期回顧:MUx邊際效用(遞減);

*MP角標L( = △Q / △L),邊際產量。(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

邊際成本:(與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有關)

推導:

↓ 畫圖說明,即先畫出MPL的曲線(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取倒數(往上翻),再×PL倍,則得到MC曲線。


AC,AVC,AFC,MC和Q的關系:

(注意,AC和AVC的距離是越來越小的,因為AC-AVC=AFC,隨著Q增加,SFC始終不變,即AFC越來越小)

  • 曲線MC經過兩個最低點的證明 ↓

注:上圖中,Q是自變量,所以對Q求導得:AVC’=(TVC/Q)’=(TVC’*Q-TVC)/Q^2=(TVC’-AVC)/Q=(MC-AVC)/Q 【★MC=STC’=TVC’】



4.長期成本

①LTC(long-term total cost)

首先,以短期成本為例,K=1,2,3,在Q的不同階段采用不同數量的K,總成本最小。

現在,研究長期成本,從C=TFC+f(Q)變?yōu)榱薈=F(Q)。

→注: f 要變?yōu)镕,C表示的是最小中的最小成本(解釋見下),F(Q)=min(C1,C2,...,Cn)。

  • LTC曲線是無數條STC曲線的包絡線。[一族平面直線(或曲線)的“包絡”(envelope)是指一條與這族直線(或曲線)中任意一條都相切的曲線。]
  • LTC相切于與某一產量對應的最小的STC曲線。[參考本節(jié)第一幅圖,0-QA階段,給定Q時,K的投入可以是1,2,3...其中K=1時STC是最小的,那么就取這條線,這就是某一產量對應的最小的STC曲線的意思]
  • 除切點外,STC曲線一定位于LTC曲線的上方。(所以上文中,說此時的LTC=F(Q)表示最小中的最小,指的就是除切點外,LTC低于所有的STC,而且被切的STC曲線是某一產量對應的最小的STC)
  • LTC從原點開始,因為不包含FC。
  • LTC曲線先遞減上升(上凸),再遞增上升(下凹)。




② LAC = LTC / Q,

LMC(長期邊際成本)= (LTC)’

* LAC是SAC的包絡線


↑ SMC和LMC 就是 STC和LTC 的斜率,在切點處兩斜率相等。

注意:①LMC曲線不是SMC曲線的包絡線。

②LAC和LMC相交于LAC的最低點,即R點。R點前LAC>LMC,R點后相反。


*LAC曲線可以解釋規(guī)模經濟的本質——成本不斷遞減的經濟。

三個階段,規(guī)模報酬分別遞增、不變、遞減。



5.收益與利潤

  • 總收益 TR=P·Q,
  • 平均收益 AR=TR/Q=P
  • 邊際收益 MR=△TR/△Q

假設P=a-bQ(符合需求函數):

π為總利潤:

解釋 ↓

MR=MC時π最大的數學證明:


總結:等邊際時,總效用最大,總產量最大,總利潤最大。





第七章 完全競爭

  • 完全競爭市場(理想狀態(tài))的四個假設條件:

1.大數假定

市場上有無數的買者和賣者,每一個消費者或廠商都只能被動地接受既定的市場價格。

2.產品同質性

廠商之間提供的商品是完全無差別的,它不僅指商品的質量、規(guī)格、商標等完全相同,還包括購物環(huán)境、售后服務等方面也完全相同。消費者也就沒有選擇的必要。

3.信息完備性

信息是公開的、免費的、沒有任何隱瞞的。在這個情況下消費者無所不知,社會不會出現假冒偽劣現象。市場上的每一個買者和賣者都掌握與自己的經濟決策有關的一切信息,并據此作出自己的最優(yōu)經濟決策,從而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證券市場最接近信息完備性的條件。

4.資源完全流動性

意義:資源能夠最佳配置。

廠商進入或退出一個行業(yè)是完全自由和毫無困難的。所有資源可以在各廠商之間和各行業(yè)之間完全自由地流動,不存在任何障礙。

在生活中的表現例如,生產者想生產什么就生產什么,人想從事什么職業(yè)就從事什么職業(yè),人口自由流動(沒有簽證限制、戶籍限制)。


* 接近于完全競爭市場的有:證券市場,農產品市場。



  • 完全競爭廠商面臨的需求曲線:

(注意,完全競爭廠商對商品完全沒有定價權,被動接受市場價格,所以這里的P可以寫成P0,保持不變)

利潤最大化的條件:P0(=MR)= MC


1.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問題

(回顧:之前已學過市場均衡、消費者均衡、生產者均衡)

↓ 陰影部分是廠商獲得的利潤 π

另兩種情況 ↓ ,盈虧平衡和虧損。

  • 虧損為什么不停產?(P>AVC時)
  • 當P繼續(xù)下降,直到P<AVC,停產。
  • P=AVC 停產點



2.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賺錢,導致大量廠商涌入,由于供給曲線右移,市場價格下跌 ↓

當P下降到LAC下時,虧錢,大量廠商離開。

↓ 下圖表示整個行業(yè)達到均衡狀態(tài),該行業(yè)飽和,無利可圖。





第八章 完全壟斷

三個條件:

  • 只有一個廠商
  • 無很近的替代品
  • 其他廠商不能進入(政府特許才能生產,資源類如土地、礦藏開發(fā),影響生命健康的如煙草、藥品;原材料壟斷;技術壟斷;不當競爭,如傾銷)

面臨的需求曲線:(市場的需求曲線就是該廠商的需求曲線)


1.完全壟斷廠商的短期決策



  • 因為完全壟斷,廠商可以通過降低成本(去功能),擴大需求(廣告刺激消費等)來扭虧轉盈。


2.完全壟斷廠商長期均衡


3.價格歧視

一級價格歧視:需求者少(細分),對消費者消費能力很了解,多次收費。(如旅游時園中園,要買兩次門票)

二級價格歧視:階梯計價。

三級價格歧視:前提條件是市場分割。如同一產品國內價格高,國外價格低(引發(fā)代購需求)。







【字幕】微觀經濟學-中國農業(yè)大學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法库县| 贵南县| 新安县| 迁西县| 香港| 横山县| 石阡县| 吴川市| 宣威市| 清水县| 峨眉山市| 韶关市| 博罗县| 德江县| 孟津县| 文化| 托克逊县| 陕西省| 尉氏县| 屯门区| 固始县| 金堂县| 多伦县| 密云县| 开封县| 武宣县| 商城县| 闸北区| 无棣县| 盐源县| 甘肃省| 巴林右旗| 章丘市| 辉南县| 长葛市| 闻喜县| 浦东新区| 林州市| 台北县| 保德县|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