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阿德勒PK弗洛伊德-心理創(chuàng)傷、借口、課題分離、共同體

2021-05-30 14:05 作者:瞬龍月時夜  | 我要投稿


本文來自網(wǎng)絡,整理匯編,不代表本站觀點。學海無涯,博采眾長,以取閃光之處。

目的論

《被討厭的勇氣》是日本作家岸見一郎用對話的方式解讀阿德勒心理學流派個體心理學的書。阿德勒是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的學生,后來兩人因觀點不合分道揚鑣。

他們最大的分歧在于:弗洛伊德的基準是我們熟悉的原因論,弗洛伊德認為過去所受的傷,是現(xiàn)在不幸的罪魁禍首,不管是我們的情緒,還是行為習慣,都可以從過去當中找到原因,我們的現(xiàn)在甚至未來,全部都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過去無法改變。現(xiàn)在經(jīng)歷的所有事情都是過去賦予它的。這就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論。

而阿德勒卻認為,過去任何經(jīng)歷本身并不是一個人成功或失敗的基本原因,我們也并非因為經(jīng)歷所受到的傷害而永遠痛苦,實際我們會從過去經(jīng)歷中,找到現(xiàn)在的目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jīng)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jīng)歷的意義。這就是阿德勒所提出的目的論。

阿德勒認為我們其實是為了某個目的,故意讓自己重復某個過去的心理或者過去的行為模式。也就是,為了達到逃避的目的,為現(xiàn)在的問題尋找到了一個歷史借口。從而在心理上合理化現(xiàn)在的逃避模式。

阿德勒說,決定我們自己的不是“經(jīng)驗本身”而是“賦予經(jīng)驗的意義”。并不是說遭遇大的災難或者幼年收到虐待之類的事情對人格形成毫無影響。相反,影響會很大。但關鍵是經(jīng)歷本身不會決定什么。我們給過去的經(jīng)歷“賦予了什么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為了某個“目的”而活著。

阿德勒否定弗洛伊德說,如果過去決定一切而過去又無法改變的話,那么活在今天的我們對人生也將會束手無策。那么我們就會陷入對世界絕望、對人生厭棄的悲觀主義之中。以精神創(chuàng)傷說為代表的佛洛依德原因論就是變相的決定論,否定我們人類的自由意志、把人看作機器一樣的存在。

弗洛伊德面對心理創(chuàng)傷的治療,認為必須回到你過去的這段創(chuàng)傷記憶中,撫平這段心理創(chuàng)傷,心理才能治好。而阿德勒完全不同意這種觀點,阿德勒認為你現(xiàn)在的心理疾病,不是因為過去的創(chuàng)傷引發(fā)的,而是因為你的目的引發(fā)的。

舉個例子,比如有個人,以前出門時和人發(fā)生了矛盾,被打了,所以,現(xiàn)在不愿意出門了,每天把自己鎖在家里,這就是一種心理疾病。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論,這是因為以前被打的心理創(chuàng)傷造成的,所以,解決的方法就是回到過去,努力回想被打的過程,暗示自己勇敢的面對這個被打的事件,之后他就不再怕被打了,就敢出門了,病就好了。通俗的說,也就是,你通過不斷回想,見多了,熟悉了,能勇敢面對了,就不恐懼了,就不再怕這個事了。弗洛伊德的這種治療方法是比較痛苦的,需要不斷的重復回憶這個痛苦。努力去勇敢面對,或努力去解開這個心結。

而用阿德勒的目的論來分析這個問題,這個人不出門,是他不想出門,和他以前被打沒有關系,他只是為了實現(xiàn)他不出門的目的,故意找了一個以前被打的理由。這是個借口。阿德勒認為心理創(chuàng)傷并不存在,因為人是不會因為過去而影響到現(xiàn)在的。那么,他為什么要不出門呢?因為不出門是他認為更舒服的一種狀態(tài)而已。他只是為了實現(xiàn)這個更舒服的狀態(tài),而故意找了這個借口。

阿德勒認為,人的現(xiàn)在是由目的決定的,而這個目的有可能是存在于你的潛意識中,你自己有可能并沒有意識到你有這樣的目的。但是你的大腦已經(jīng)開始為你的目的尋找理由了,它會到記憶中尋找,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然后,把它合理化。讓你自己都覺得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的這個結果。而事實上,這個原因根本就不存在于過去,而是因為你現(xiàn)在的目的。所以,想要治療心理創(chuàng)傷的唯一辦法,是改變你現(xiàn)在的目的,而不是尋找過去的源頭。

比如,你喜歡一個人,但不敢去告白,為什么呢?因為你說你一緊張就結巴。所以不敢去。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論,要想讓你告白,你就必須先解決你一緊張就結巴的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你就可以告白了。但阿德勒認為,你不去告白是因為你壓根就不想去告白,你如果想告白,和你結不結巴沒關系,你一定會去告白。那你現(xiàn)在為什么不想去告白呢?因為害怕被拒絕,因為不告白更安全!更舒適!符合你現(xiàn)在的心理需求。所以你才不去告白。你覺得現(xiàn)狀也可以接受,你接受了這個現(xiàn)狀,所以你就找了個理由說自己結巴。即使你不結巴,你也會找到其他理由不去。

弗洛伊德的原因論是比較悲觀的,因為你的現(xiàn)在是由你的過去決定的,而過去又很難改變。而阿德勒的目的論非常積極,因為你的現(xiàn)在是由你的目的決定的,要改變現(xiàn)在只要改變你的目的就可以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創(chuàng)傷治療注重的是撫平傷痛。而阿德勒的心理治療是建立勇氣。改變現(xiàn)狀的勇氣。

現(xiàn)在影響過去

阿德勒不僅認為心理創(chuàng)傷是不存在的,而且,恐懼也好,自卑也好,都是我們逃避現(xiàn)實的工具而已。并且人現(xiàn)在做出的決定,甚至反過來還可以影響過去。

舉個例子,愛因斯坦小時候很傻,上學的時候連個小板凳都做不好,經(jīng)常被同學、被老師嘲笑。后來愛因斯坦成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他做不好小板凳這個事情,就成為了一段佳話!同樣是做不好小板凳,如果愛因斯坦后來真的是一個傻子了,那么這個事件就是一個心理創(chuàng)傷,但如果他后來成為了一個很了不起的人,這個事件就成了一個反差,反而是一個天才的特質了!人們對于一段歷史的解讀,會因為后來的結果不一樣而完全不一樣!所以,過去的定義是可以改變的。總結成一句話,阿德勒認為人是可以改變的,而且很容易改變。

課題分離

阿德勒的另一個重要理論叫“課題分離”。阿德勒認為人的所有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系。比如,你覺得自己窮,是因為你見過富的人,你覺得自己學習不好,是因為你見過學習好的。你覺得自己不好看,是因為有長得好看的,所以你煩惱的根源是因為比較。如何解決這個煩惱呢?就要用到課題分離。把問題分為你的問題和別人的問題。你只需要解決自己的問題,不能夠干涉別人的問題。

比如 你要辭職,你老婆不同意,這個事情其實是兩個問題。一個是你要辭職,一個是你老婆不同意。你要辭職是你的問題,你老婆不同意是她的問題。按照課題分離的理論,你只需要解決你的問題,也就是你只要去辭職,你老婆同不同意是她的問題,你不能干涉。反過來,你老婆要解決的問題是你辭職后,她是要繼續(xù)和你過還是離婚,但她不能干涉你辭職的事。如果互相顧及對方的感受,這個問題就解決不了。你辭職,她改嫁了,這是這件事的后果,你自己必須承擔這個后果,如果不想承擔這個后果,你就不要辭職。

你不能介入他人的問題,他人也不能介入你的問題。人之所以喜歡介入他人的問題,是希望獲得一種心理滿足,實現(xiàn)控制欲,或者通過獲得他人的認可獲得自我滿足。所以你介入他人的問題,根本就不是為了他人好,而是為了滿足自己。

所以,在剛剛的例子中,老婆之所以不同意老公辭職,是因為生活就會不穩(wěn)定,而老婆感覺生活不穩(wěn)定,是老婆自己的事情,老婆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判斷要不要和他一起過,要一起過,她自己就需要去找份工作來維持生活的穩(wěn)定?;蛘哌x擇改嫁,這都是你的自由。而你自己要做的決定就只是你要不要辭職,而不是你老婆同不同意,并且承擔老婆可能改嫁的后果。如果雙方都為對方的問題考慮,介入對方的問題,老公沒有辭職,以后可能會后悔一輩子,或者,老婆為了維持婚姻,去找了工作,但有可能結果也不好,就會怨恨你一輩子。所以 永遠不要說 我為了你怎樣怎樣,付出了這么多,但沒有回報。也不要強調你能不能為了我怎樣怎樣。千萬不要去追求這個,一旦追求這個,人際關系就會非常復雜,非常痛苦??傊阕约旱氖虑橹荒苣阕约鹤龀鰶Q定,你也要承擔相應的后果。

阿德勒并不是希望一個人自私,而是希望每個人內心都能夠強大起來。不依賴于其他人。因為我們不能指望其他人對我們負責。我們也不能夠替別人著想。有人會覺得我這么做都是為了你,但其實我們并不能真的為別人設身處地的著想,因為你并不是他!在另一個人看來,你的付出對他來說也許是一種壓力和負擔。

我們不能為了別人而活,我們必須活出自己。

共同體感覺

阿德勒認為人不應該追求獲得他人的認可,而應該追求共同體感覺。這就是我們如何來感知自我存在的價值。我們存在的價值并不是通過別人的認可獲得的,而是應該通過對整體的貢獻來獲得。所以,阿德勒認為競爭是一種沒有自信的表現(xiàn)。說明你要通過和別人的比較才能體現(xiàn)出自我的價值。也就是通過別人的認可。那你存在就沒有意義。所以真正的高手從來不與別人競爭。他們通過對整體的貢獻,自然展現(xiàn)出價值。

如果你是為了他人的認可而存在的話,那他人不存在的時候,你就不會行動。周圍沒人看,你就不會做好事。但如何一個人是為了整體的共同利益而存在,他就不會在乎周圍有沒有人看,有沒有人認可。我做事是為了整體共同好。為了別人認可而活的人,永遠無法獲得自由,永遠被他人束縛。而共同體感覺就相反,你是為了自己而活。你認為這是為了整體做貢獻,你就這么做了,別人的評價根本不重要。

夫妻之間也是一種共同體,如果夫妻之間都是為了對方而活,如果目標相同還好,如果目標不同就會非常累。我為你犧牲那么多,你又為我犧牲那么多,兩個人的爭論就永遠不會停止。真正的夫妻之道,是應該兩個人都為了兩人整體的利益而努力,而不是為了對方而努力。

如何才能有共同體感覺呢?第一步 要接受自己。完全接受自己的存在。即使無人認可,你都接受自己是存在的。為了自己而存在,不是為了別人而存在。他人對你的評價不重要。第二步 信賴他人,無條件的信賴他人,他人才會信賴你,這樣才會形成共同體。第三步 為共同體做出貢獻,你不能干涉別人,但要為整體做出貢獻。如果做到這三步,你那種被他人認可的需求就不會存在了,你就能從他人的評價中獲得解放,獲得自由。當然,這樣的人,太自由,做自己,很自信,就會有人討厭你。所以 你要有被別人討厭的勇氣!不怕別人討厭你,他討厭,是他的事,對你的生活沒有任何影響。

所以,阿德勒說:“真正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氨挥憛挼挠職狻币渤蔀榱税⒌吕招睦韺W的一個核心詞匯。


阿德勒PK弗洛伊德-心理創(chuàng)傷、借口、課題分離、共同體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浦县| 班玛县| 安福县| 玉屏| 江华| 天津市| 舒兰市| 白沙| 南江县| 徐汇区| 湘潭市| 南康市| 左云县| 绥阳县| 营口市| 沙雅县| 临潭县| 定边县| 灯塔市| 齐河县| 枝江市| 利津县| 凤阳县| 政和县| 开化县| 梅河口市| 曲沃县| 潞城市| 晋城| 化州市| 鹿邑县| 宣城市| 兴化市| 呼伦贝尔市| 张掖市| 开远市| 会东县| 宝应县| 土默特右旗| 固镇县| 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