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公益短片至日本文化
近日日本發(fā)生的事情很多啊,這次就借山本寬在2012年為日本東北大地震做的公益短片《Blossom》,來談談對于日本文化的一些理解。
事前聲明,本人就是個高中生,以下基本都是不太成熟的見解,倘若有不足希望可以多多諒解!

導演山本寬這個人,人稱寬叔,或者阿寬,典型的日本右翼,最早是給京都動畫,也就是京阿尼干活的。這個人我就不過多評價了,大家懂得都懂,不懂就自行百度吧。


首先呢,我們來談談《Blossom》這部動畫短片。


災難臨頭,人類也許是渺小的,但只要心中有希望,便定會迎來花開之日。山本寬在公益廣告《Blossom》中,講述了一個天使為人類祈禱,人類重建家園的故事。影片雖短,但卻使人心中充滿溫暖與希望。

? ? ? ? ? ? ? ? ? ? ? ? ? ? 以簡約打動人心
整部影片都是一種簡約的風格,而正是這種簡約,打動著觀眾的內心。在影片剛開始,黑底白字表達了影片的制作原因:紀念日本東北大震災和海嘯的遇難者們。正是這種簡約的風格,體現了對于逝者的尊重與懷念,也為影片奠定了肅穆的基調。影片中的聲音運用也是簡約的。整部影片中,除了雨聲、音樂聲與孩子的笑聲,并未采用其他聲音,讓影片在音樂中自然流淌,感染著觀眾。影片采用了簡潔的作畫,但正是這種并不華麗的畫風,使觀眾可以把目光放到更多地方,從而溫暖觀眾的內心。

? ? ? ? ? ? ? ? ? ? ? ? ? ?真實與幻想交織
影片中主要出現的人物便是老人與小女孩。老人在災難后始終在因海嘯而貧瘠的土地里勞作,他象征的是那些為了災后重建工作做出貢獻的人們。影片經常對他的鋤頭以特寫鏡頭展現,每一次用鋤頭墾地,伴隨著背景音樂,都給觀眾帶來生的希望,以及對未來的展望,鼓舞著人們?yōu)榱宋磥矶鴬^斗。小女孩化作的天使在見到老人的努力后,爬上象征生的希望的樹的頂端,向神明祈禱,她象征的便是人們內心的希望。所有天使都是女孩,這也是因為少女象征的善良,能夠體現人們內心的關愛,表達了對于災區(qū)人民的關懷。老人與少女,真實與幻想在人世間交織,為受災者帶去了勇氣與感動。

? ? ? ? ? ? ? ? ? ? ? ? ? ?無言中的感染力
影片中沒有一句臺詞,即使是畫面中有人物說話,導演也并未將其播出。但正是在這無言中,影片的感染力得以體現?!耙磺€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導演通過去除臺詞的方式,讓不同的觀眾對于影片的情節(jié)有了不同的思考,使觀眾對影片的看法充滿發(fā)散性。影片并未采用建造高樓、恢復城市的畫面,反而是播種墾荒,一股自然的氣息撲面而來。全片的色調以暖色調為主,配合舒緩的音樂,溫暖了觀眾的內心。在影片最后,老人種下的油菜花盡情綻放著,而油菜花的花語正是加油鼓勵,大片大片的金黃中,孩童的嬉笑聲、漫天飛舞的天使、老人終于舒展的眉頭,影片為受災者的加油鼓勵也伴隨油菜花肆意綻放。
《Blossom》作為公益廣告,畫風純樸,主題鮮明。把悼念亡者、安撫民心、宣傳教育、凝聚力量這些重點在短短幾分鐘內都充分表達出來,可以說是一部不錯的賑災宣傳動畫。

但是,問題來了:這部動畫短片表達的真的只有悼念亡者與安撫民心嗎?
也許你只看到了動畫中美好的部分,但是我認為,山本寬想表達的并不只是這些。

首先,我們可以發(fā)現,片中的老人象征的,是在大地上辛勤勞動的勞動者,而他的眉頭始終都是緊鎖著的。畢竟一個人,想要救活整片大地,可想而知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天使們則自始至終都采取旁觀者的態(tài)度。不過,天使們還是為老人做了一件事的,那便是祈禱。

而最終,也正是天使們的祈禱打動了上天,讓老天爺決定幫助人類,讓大地春暖花開。
眾所周知,日本這個國家正片國土都分布于環(huán)太平洋地震火山帶。

因此,日本的六百多座火山就猶如懸在日本人頭上的劍,隨時都有可能掉落。就像最近的櫻島火山噴發(fā)一般,富士山作為一座活火山,基本上每三百年就會噴發(fā)一次,而上一次噴發(fā)距今已有差不多三百六十年之久。

而在這個時候,日本政府在做的是什么呢?沒錯,他們在做的便是測算:萬一富士山噴發(fā),對于大阪和東京會造成多大的影響。畢竟大阪和東京作為日本最重要的兩座城市,只要它們還在,日本就依然有可能繼續(xù)發(fā)展。因此,日本人對于大自然的恐懼可以說是民族性的。就是因為這民族性的對自然的恐懼,日本年輕人許多都采取了躺平的態(tài)度。畢竟不管今天活的如何,但凡明天老天爺不高興了,我的一切就都有可能無影無蹤。在這種想法和社會環(huán)境的驅使下,平成廢物便逐漸誕生。
也許阿寬制作這部短片表達的是加油鼓勁和懷念逝者,但同時也間接表現出了日本人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在自然面前,人類始終是渺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