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ETC咋了?下高速顯示收費0元,司機辦了ETC卻不敢用
最近ETC的事情挺火,但是大家都很焦急,因為馬上就要過年了,而且很多朋友都辦了ETC,以前大家用ETC的時候,在高速出口一看一過桿子一抬多少錢就知道了,過兩天收到賬單跟上面是一模一樣的,但是自從元月1號之后,大家發(fā)現(xiàn)桿子一抬0元,高速公路居然免費了挺好,但實際上過兩天賬單一來,高速收費怎么這么貴。

由于元月1號之后取消了省界收費站,龍門架替代了原有的收費站,所以在高速換路的地方,不同的路段都豎上了龍門架,每一個龍門架就是一個計費節(jié)點,原來的整段計費點對點計費,現(xiàn)在就變成了分段計費,也就是說原來從A出口到B出口走過來,不管中間是走的是直路彎路折線,只計算A出口到B出口,這一段的距離收費,現(xiàn)在龍門架有了之后,走的哪條路他清清楚楚,所以收費的時候就不再是按照最短的距離,而是按照走的實際距離來收費。

由于你走的這段路屬于多個不同的投資主體,也就是不同的公司出的錢,那么高速收費收的費就要歸還不同的主體,別人出錢修路了肯定得收過路費,所以收費方式就變成了分段計費,在高速上出口處雖然上看的是0元,但是實際上每一段早就把錢給收掉了,所以看到是0元,針對目前收費方式突然一改變,很多朋友都不習慣,再加上看起來費用好像比平時,跑高速的費用更高了,所以很多朋友就就開始糾結ETC到底用還是不用。

那么喵哥也從很實際的角度,給大家提供一些建議,假如說要跑高速前先查一下,這段高速換路換的多不多,有沒有多個收費主體,所以如果換的不多的情況下,其實使用ETC也不會出現(xiàn)多段收費情況,這樣計費出現(xiàn)失誤的概率會相對少一點,但是假如說高速跑得比較遠還要跨省,要頻繁的切換不同的道路,這個時候如果擔心收費失誤的話,那么在上高速之前,可以不走ETC通道走人工通道去領卡,下高速的時候憑卡交費。

因為ETC普及之后,高速公路系統(tǒng)也進行了升級,所以計費方式也需要更加的優(yōu)化和調整,但是不管怎么優(yōu)化調整,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需要的是明明白白消費,跑完高速之后是多少就是多少直接告訴我,當場就把錢給付了錢貨兩清大家都開心,如果真要系統(tǒng)出錯給記錯了,那么把過路費退給我,或者學一學網(wǎng)上賣東西的商家,錯一罰三返還回來就好了,這樣的建議大家支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