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wěn)步向中國推進,美國鼓勵日本重新武裝,日專家呼吁:不當替死鬼
前段時間,在解放軍海軍節(jié)到來之際,多艘055萬噸大驅(qū)同時亮相,讓全世界都見識到了中國海軍的“英姿”。隨著055萬噸大驅(qū)等新一代戰(zhàn)艦的接連服役,中國海軍的實力也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讓一直將中國視為最大競爭對手的美國感到了迫切的威脅。
為了維護美國的全球霸權(quán),他們再一次將目光對準了中國。據(jù)媒體報道,五角大樓智囊團之一的蘭德智庫,最近公布了一份報告,稱如今美國的太平洋盟友們,都不愿意接收美國的中程導彈。因此,為了威脅到中國海軍,美國必須解決這個難題。
在蘭德智庫看來,美國已經(jīng)在2019年退出了《中導條約》,這有利于他們毫無顧忌地在太平洋地區(qū)部署中程彈道導彈。但如今的情況卻是,很多盟友都不太可能會接受美國的提議。因為他們不能毫不顧及中國的感受。
特別是泰國,菲律賓和韓國,他們雖然和美國有著非常良好的合作關(guān)系,但在中國的壓力之下,他們“極不可能”接收美國的導彈。剩下適合且愿意接收的,只剩下澳大利亞和日本。
雖然澳大利亞是一個不錯的候選者,但他們離中國的距離太遠,導致了中程導彈系統(tǒng)根本無法發(fā)揮有效的作用。因此,只剩下日本可以成為最優(yōu)的選擇。蘭德智庫認為,為了穩(wěn)步向中國推進,美國應當鼓勵日本重新武裝,幫助日本“發(fā)展和部署射程更遠的反艦巡航導彈的能力”。
一旦這些導彈部署在九州或者日本西南的島上,將會對中國海軍在東海等地區(qū)的活動造成威脅,從而達到削弱中國海軍戰(zhàn)斗力的目的。
解決辦法是找到了,但是美國真的能夠如愿嗎?還真不一定。雖然日本正在極力尋求“加強自身的防御能力”,但如果真的讓他們接收風險系數(shù)很大的美國導彈,目前看來難度還挺大。最近就有日本專家站出來公開呼吁,不要當美國的替死鬼。據(jù)《參考消息網(wǎng)》報道,日本桃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松村昌廣表示,東京應該警惕美國向日本轉(zhuǎn)移軍事風險。在他看來,澳大利亞和美英兩國的三邊安全協(xié)議,不可避免地讓澳大利亞承擔了極高的政治和戰(zhàn)略風險,因此,他認為澳大利亞其實是作出了戰(zhàn)略上的誤判。
顯然,日本國內(nèi)還是有明白人的。韓國,菲律賓和泰國為什么不愿接受美國的提議,還不是因為他們看清了事實,知道一旦部署了針對中國的美國中程導彈,就肯定會被解放軍列為第一打擊對象,成為美國的替死鬼。
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首先被滅亡的是誰,相信日本心里比誰更清楚。如果不想變成美國的替死鬼的話,日本最好還是學學菲律賓和韓國,果斷拒絕美國的提議,才是保護自身安全的最佳辦法。(無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