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會越撐越大,越餓越小嗎?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說,少吃點,不然把胃撐大了,而且很多人減肥也是從節(jié)食少吃開始第一步,認為只要少吃,胃就會餓小,之后飯量也會減小了。
胃真的會變大變小嗎?

胃也叫胃囊,最外層的胃壁具有很強的伸縮性。胃囊擴張后容納食物的量就是胃容量,在我們空腹的時候,胃容量大概是50倒100毫升,而正常吃飽飯后,胃容量就可以倒1200倒1600毫升了。所以人在空腹和吃飽飯后,胃囊大小的差異可以高達20倍。
胃囊大小確實會隨著吃飯的多少改變,但是胃容量卻不會發(fā)生變化。
當吃進去東西后,胃囊慢慢的變大,胃內(nèi)的腺體分泌增加,胃蠕動增強,這樣食物在胃里就可以充分的和胃液混合,做好在腸道中吸收的準備。
如果胃里食物排空后,完全消化后,胃又會恢復到原來的形態(tài),所以,就是吃多了,胃暫時會變大,吃得少或者餓幾頓,胃液不會縮小。其實和吹氣球一樣,放氣之后氣球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
為什么食量有大有???
其實每個人的胃容量大小是差不多的,而且胃容量也不會發(fā)生變化的。
既然胃容量差異不大,那為什么大胃王能吃下超多的食物呢?
其實他們的胃容量可能也不會比常人大很多的,只是胃的彈性天生就比較好,每次甚至能吃兩三千毫升的食物,可以達到胃的極限度。
每個人的食欲的大小,和很多因素都有關系,比如胃腸道、吃飽和饑餓的中樞神經(jīng)以及大腦皮層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有關。這些也會因為每個人的體質、環(huán)境、遺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如果長期吃飯多的話,胃壁會增厚,胃的蠕動就會加快,所以飯量自然大了。
胃能越餓越小嗎?

胃不會越餓越小的。其實胃就像個氣球一樣,放氣后,變回原來的樣子,并不會變小。不會因為充氣的多少,影響氣球本身的大小。
為什么很多節(jié)食后會覺得飯量減少,胃變小了。
這個是很多綜合因素造成的,生理、心理等等都有關。人體的饑餓感和飽腹感其實由大腦發(fā)出的信號,胃只是一個接收器。
長期節(jié)食是不健康的,時間長了有些人就會出現(xiàn)厭食癥。長期節(jié)食,大腦認為人體環(huán)境出現(xiàn)“饑荒模式”,在只吃很少的食物后就會發(fā)出抑制饑餓感,就會降低食欲。
有人會說,既然胃有彈性,那就放任自己,暴飲暴食,或者節(jié)食都可以了。就算胃有彈性,也不可以暴飲暴食或者節(jié)食,這樣都會很傷胃。
如果長期的暴飲暴食,會導致消化功能下降的,還會引起慢性胃炎。有些人一次吃的臺城,還會嘔吐甚至導致胃穿孔的問題。
如果長期節(jié)食,胃就會缺乏食物的刺激,引起胃酸分泌減少,也會使消化功能下降,而且但是也會滯留在膽囊內(nèi),會導致膽結石。
盡管胃有很強的伸縮力,也要合理的飲食,避免長期的吃撐或者饑餓。要養(yǎng)成健康飲食的習慣,你對胃好,胃才會對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