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塔特拉T18裝甲機車,捷克設計制造,最后還是德軍的戰(zhàn)利品
上世紀20年代,波蘭開始強化自己的軍隊,提升防御力,畢竟它身邊就是當時歐洲各國膽顫的德國,與其他國家不同,波蘭當時沒有實力修建諸如馬奇諾防線這樣的大工程,所以更加注重軍隊的常規(guī)建設。塔特拉T18裝甲機車就是20年代中期,波蘭向捷克訂購的一款軍事武器,主要用于鐵路線的作戰(zhàn)行動。

得到這一訂單的是捷克斯洛伐克的Kop?ivnickávozovka工廠,該廠其實并沒有生產裝甲機車的經驗,以前生產各類型火車車廂等,不過好在裝甲機車的難度并不是特別大,該廠仍然在1925年2月完成了初步的設計圖。
T18是一種非常小巧的裝甲機車,小到只有一般家庭轎車的尺寸,設計師先設計了帶有動力的底盤,然后再在這個可機動的底盤上設計裝甲,起初機車的頭尾裝甲為圓形,不久后改為平直鋼板的造型。這些裝甲板只有6毫米的厚度,炮塔位置有8毫米,其防護力僅能抵御100米距離外7.62毫米口徑的毛瑟S彈。車體腹部從下至上安裝一層額外的5毫米厚裝甲板,或許是用來預防地雷等傷害。

裝甲車中部上方安裝一座可旋轉炮塔,炮塔直徑只有0.7米,按按照波蘭的想法,炮塔內應該安裝一門37毫米炮,以及一挺輔助機槍,不過從歷史照片來看,這些機車基本都是安裝的各類型機槍,并沒有看到火炮的身影。
在車內甲板的下方是動力和傳動結構,一臺力量僅為12馬力的T12型4沖程2缸汽油機提供動力,車內中央甲板可以打開,用于維護發(fā)動機,甲板上有一個小洞,用于插入曲柄啟動發(fā)動機,和手搖拖拉機類似。

T18空重約3.7噸,最大重量5.27噸,長度只有3.67米,寬1.75米,高2.1米,軸距1.5米,最大速度能達到50千米每小時,車內油箱80公升,最大行程700千米。操作這輛小型裝甲機車只需要3~5人,再多也容納不下了。

在T18還在圖紙上時,波蘭就訂購了第一批6輛,它們在1926年年底交付,編號101~106。后來的生產中為了改善成員的視野,增加了多具潛望鏡,炮塔裝甲也適當提升,車內安裝發(fā)電系統(tǒng),可以用于車頭前方的探照燈,該燈可以是紅光或者白光。

盡管波蘭在30年代初就已經不太中意塔特拉T18,認為它的裝甲防護、火力和機動均太弱,已經是過時的武器,但是仍然保留了它們,并給它們漆上各種各樣顏色的偽裝色。

直到1939年二戰(zhàn)爆發(fā)時,T18仍然在波蘭軍中使用,在開戰(zhàn)的頭幾天,這些裝甲機車參與了戰(zhàn)斗,它們遭到空軍轟炸或者反坦克炮的打擊,這些T18悉數(shù)落入德軍手中,不過基本都被損壞了,據(jù)稱德軍可能使用了其中一輛或多輛,并且對它們的裝甲開口進行修改,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