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炮科普:MG 151

MG 151 (MG151/15)機炮是一種由毛瑟兵工廠在1940研制的15mm口徑機炮。該型機炮的1941年改型?MG 151/20?20mm機炮作為主要武器被廣泛應用于二戰(zhàn)時納粹德國空軍的多種戰(zhàn)斗機、戰(zhàn)斗轟炸機、夜間戰(zhàn)斗機、攻擊機以及轟炸機上。二戰(zhàn)時意大利空軍也在“5系列”戰(zhàn)斗機上安裝了MG 151/20機炮。

類型 航空機炮
原產(chǎn)地 德意志國
服役記錄
參與戰(zhàn)爭/沖突 二次大戰(zhàn)
生產(chǎn)歷史
生產(chǎn)商 毛瑟A.G.兵工廠
基本規(guī)格
重量 42.7千克
子彈 15×96毫米
口徑 15毫米
射速 680—740發(fā)/分鐘
槍口初速 960米/秒
MG 151/20
類型 航空機炮
原產(chǎn)地 德意志國
服役記錄
參與戰(zhàn)爭/沖突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阿爾及利亞戰(zhàn)爭,羅得西亞-布什戰(zhàn)爭
生產(chǎn)歷史
生產(chǎn)商 毛瑟A.G.兵工廠
基本規(guī)格
重量 42千克
長度 1.76米
子彈 20×82毫米
口徑 20毫米
射速 600—750發(fā)/分鐘
槍口初速 720米/秒
歷史(MG 151/20)
德國空軍(LW)直至使用13mm的MG 131重機槍時,機槍火力與美國空軍(USAF)大量使用的12.7mm的勃朗寧M2重機槍性能難分仲伯。隨戰(zhàn)事發(fā)展,美國采取加裝更多的0.5寸重機槍提高火力,從2門增至4門至6門,甚至有安裝8門M2的P-47戰(zhàn)斗機版本。德國因金屬原材料資源短缺,則在繼續(xù)增加機槍口徑的同時,走上了以“高爆彈”提升火力,而主機槍(炮)基本數(shù)量維持3門(德國直列引擎螺旋槳戰(zhàn)機一直在發(fā)動機空心主軸內(nèi)加裝1門主炮)不變的道路;戰(zhàn)爭末期的噴氣式Me 262甚至以4至6門MG 151/20為主武器,或改用2至4門30毫米MK 108為主武器,或2門30毫米高膛壓的MK 103為主武器。
最初MG 151/15機槍作為主要武器安裝在BF-109F-2上,因槍彈大型化,得以出現(xiàn)15mm高爆彈,但此時高爆彈先采用鋼坯鍛制,后車削加工而成,因彈體容積有限,加工又過于復雜,較15mm動能彈威力提升有限,且不能大量裝備。
隨戰(zhàn)機和轟炸機愈發(fā)大型化,英國皇家空軍(RAF)在經(jīng)過仔細考察后,決定跳過12.7mm/13mm/15mm口徑,率先在其“颶風”和“噴火”戰(zhàn)斗機上批量安裝由瑞士厄利孔FF?S發(fā)展而來的西斯潘諾20mm機炮。MG 151/15即便是有2.8克裝藥的15毫米高爆彈藥也漸顯力不從心,毛瑟公司遂在自家MG 151/15的基礎(chǔ)上,將火炮與彈藥一并全面改良,發(fā)展出MG 151/20機炮,很快就成為Bf-109F-4戰(zhàn)斗機的標準配置。直至MG 151/20機炮的位置被“萊茵金屬公司”的30mmMK-108航空機炮取代,而萊茵金屬公司仍沿用了毛瑟高爆彈的基礎(chǔ)設(shè)計。
因MG 151/15機槍已大量裝備德國空軍,毛瑟對火力的升級煞費苦心。MG 151/20機炮以低成本,將提升火力并兼顧大批量生產(chǎn)的“高爆彈”在德國空軍迅速普及,盡管彈頭中的高爆裝填導致了炮口初速下降,但事實證明以初速換高爆裝藥是劃算的。
在設(shè)計MG 151/20彈體的幾何尺寸時,毛瑟采用了相對簡便的工藝,僅將MG 151/15的藥筒頸部增大至20mm彈頭的直徑(與MG-FF機炮可通用彈頭),并將藥筒長度縮短使這兩種口徑彈藥達到相同長度。此舉簡化了將MG 151/15改裝成MG 151/20的工序(僅需更換槍管后做略微調(diào)整),但此舉也導致槍口初速從900m/s降低到800m/s,不過如果和MG FF相比,MG 151的槍口初速也算得到顯著提高,從而使MG 151的彈道特性更好、命中率更高、射程更遠。
毛瑟對20mm彈藥的生產(chǎn)工藝也進行了優(yōu)化,并沒用沿用MG-FF的彈頭設(shè)計。制造方面MG 151/20的20X82mm毛瑟彈使用與后來Mk 108的30X91mm毛瑟彈相同的高爆彈頭制造工藝;彈頭不再是金屬切削而成,而是使用高強鋼深沖壓成薄壁試管型,裝藥后再在管口壓入與炮管同口徑的,集成了前彈帶的引信;因此彈頭是錐帽管身圓底,而非通常的流線型活塞底。這種工藝使得高爆彈頭金屬用量減少為75克僅為130克MG FF動能彈頭的約一半,卻可容下18.6克高爆裝藥或燃燒劑為英國版西斯潘諾20mm高爆彈6克裝藥的3倍,并且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新的20mm高爆/燃燒彈藥在作戰(zhàn)中表現(xiàn)良好,據(jù)統(tǒng)計:除了類似B-17空中堡壘和蘭開斯特之類的重型轟炸機以外,平均一般只需要命中18至20發(fā)MG 151/20mm彈藥就可以擊落一架4引擎飛機,對于單引擎戰(zhàn)斗機只需要4發(fā)命中,而對于B-17則需要命中25發(fā)才可擊落。隨著新的MG 151/20mm版本逐漸服役,在1942年時MG 151/15mm版本全部被升級為20mm版本。但隨著盟軍轟炸機的大型化,20mm毛瑟彈也漸顯疲態(tài),后德國空軍在眾多新式機載武器中選中了中壓速射的MK 108,能以650發(fā)/分鐘的高射速潑灑被稱為“飛雷/Minengeschoss”的30mm高爆彈頭(330克,其中裝藥85克,相當于半枚在中國廣泛使用和仿制的M24木柄手榴彈),兼顧空戰(zhàn)和攔截轟炸機,并大量換裝直至戰(zhàn)爭結(jié)束。
因德國空軍將毛瑟式高爆彈作為其主要彈種(英美主要使用動能彈),并且將機炮集中靠近機身軸線配置,包括發(fā)動機同軸的一門、翼根的兩門(有時還加上機鼻的兩門)通過協(xié)調(diào)器穿過螺旋槳扇面發(fā)射(英美將機槍、炮配置在螺旋槳扇面外的翼中),強大且集中的火力成為一批擊墜數(shù)上百的王牌飛行員手中的利器。
1943年8月,800門MG 151/20機炮由潛艇運入日本,后被安裝在388架日本陸軍航空隊的Ki-61式戰(zhàn)斗機上。
MG 151/20機炮也被安裝在意大利空軍的馬基MC-205、菲亞特G.55戰(zhàn)斗機和雷賈尼Re.2005戰(zhàn)斗機上。
戰(zhàn)后應用
二戰(zhàn)后,大量繳獲的和拆解的MG 151/20機炮被許多國家獲得并安裝在本國的戰(zhàn)斗機上。法國空軍和法國陸軍航空隊對MG 151/20機炮進行了改裝并安裝在H-21C型攻擊/運輸直升機和HSS-1直升機上作為艙門機槍使用。法國制MG 151/20機炮也出口到葡萄牙、羅德西亞和南非并安裝在云雀III型直升機上。
MG 151/15 性能參數(shù)
類型:單管機炮
口徑:15x96mm
操作原理:后座作用(槍管短后座)
長度: 1916?mm
槍管長度:1254?mm
膛線:8根右旋膛線16寸長度旋轉(zhuǎn)一周
全重:38.1千克 (84磅)
射速:740發(fā)/分鐘
有效射程:1000米
槍口初速:960m/s(HE-T, HEI-T);850m/s (AP-T);1030m/s AP(WC)
彈丸種類:
穿甲彈藥 重72g
白磷穿甲燃燒彈藥 重52g
高爆彈藥 重57g其中高爆裝藥:2.8g
MG 151/20性能參數(shù)
MG 151/20機炮共有兩個版本,一種為傳統(tǒng)的擊錘擊發(fā),另一種為電擊發(fā)。MG 151/20使用的20mm彈藥中有部分帶有定時自毀和(或)曳光功能。MG 151/20可使用多種高爆彈藥,其中包括填充有季戊四醇四硝酸酯的標準高爆彈、填充黑索金和鋁粉的HA41高爆彈和高壓裝藥的XM高爆彈。
類型:單管機炮
口徑:20×82mm
操作原理:后座作用(槍管短后座)
全長:1766mm
槍管長:1104mm
膛線:23寸旋轉(zhuǎn)一周
全重:42.7kg
射速:750發(fā)/分鐘
有效射程
槍口初速:805m/s(M-Geschoss彈藥); 705m/s (HE-T, AP彈藥)
結(jié)束了,福利

點個贊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