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中華詩詞之美(全50講)

1詩與詞有差別:《尚書》“詩言志”—士當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理想、“情動于中而形于言”
詞(文學(xué)體式/長短句/詩余)
抒情是你心中任何情感的感動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十五國風(人民生活)
頌:祭祀歌頌祖先、雅:雅正(both反映政治)
文:載道
2詞的傳統(tǒng)
詩:作者顯意識的活動——詞:微妙的文學(xué)體式
來源:現(xiàn)實生活vs歌臺舞榭(飲宴場所、配樂歌唱、先樂后填)
雅樂:莊嚴肅穆-清樂-燕樂:胡樂清樂法曲(religious)結(jié)合
國子:卿大夫士人子弟
《書經(jīng)》:book of documents
《詩經(jīng)》:book of songs
無長篇epic,有實際文字記載
3俗曲的失落:無人整理,無人刊刻流傳
后蜀-趙崇祚:《花間集》500首(collection of songs among the flowers)大多數(shù)描寫美女和愛情
庶幾:大概,差不多
菩薩蠻:music tone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過門兒:中段器樂伴奏
4山:①山眉 “一雙愁黛遠山眉”
②枕頭
古代的性別文化:莊姜夫人(夫/父性)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弄:觀賞
5《長門賦》:閨中婦(思婦/怨婦)from gender culture
男子共同有被拋棄的感覺:不得志from三綱dominate-subordinate
小詞:不言志不載道
6“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fù)修吾初服”
《離騷》encounter in sorrow
美好品格的追求—屈原由來
積毀銷骨
王國維:“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顏悔”
石聲漢:農(nóng)學(xué)全書翻譯
杜牧:“世間公道唯白發(fā),貴人頭上不曾饒”
犀角白線通靈:“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佛教:因果報應(yīng)
蘭因絮果
7南唐馮李詞對花間詞溫韋的拓展
平仄聲是詩詞美感的一部分
鷓鴣:愛情象征
8深刻、高層次的聯(lián)想
韋莊:四川被王建封宰相
未收錄:年代不相及,交通不便利
9花落如雨??
“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
李昪—李璟—李煜
10“獨立小橋風滿袖”
說不出割舍不點的惆悵
聚會是分離的前奏
一響:長or短(正義反義)
不是官能,不是感受,感情的意境
11“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離騷—人格感情的境界
美志不遂,哀痛惋惜
12李煜:經(jīng)過沉重挫折的打擊對人生有另外一種看法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虞美人:宇宙的永恒與人生的無常對比
13《人間詞話》出現(xiàn)前的傳統(tǒng)詞學(xué)
陶淵明“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元”
一世:三十年
14王國維十八歲 甲午中日戰(zhàn)爭《馬關(guān)條約》
“儒儒食復(fù)息,蠢蠢眠又起”
詩詞的愛好者而非學(xué)者
15境界說:詞以境界為最上
理想與寫實
16“紅杏枝頭春意鬧”
真感情:質(zhì)的境界
現(xiàn)象學(xué)
晏殊宰相
17“庭院深深深幾許”:朝廷貶謫
王國維:教外別傳、背叛傳統(tǒng)詞學(xué)
超乎語言文字所寫情外之意
“詩之境闊,詞之言長”
一時代有一時代的文學(xué)批評
18語言學(xué):續(xù)寫/聯(lián)想
詞學(xué):從異中看到同,從有中看到無
離騷寫現(xiàn)實但超越現(xiàn)實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19《人間詞話》1908-1910
《花間集》“詩客曲子詞”
情動于衷而形于言
士為首:以天下為己任
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文以載道、詩言志的文化:男女感情不允許(詞學(xué)在這種困惑中發(fā)展起來)
楚辭“美要眇兮宜修”
詞的特點:深微、幽隱、美麗的境界
詞不是顯意識表達、定格低小
踽踽:孤單地行走
參知政事:宰相
文學(xué)作品不屬于表面現(xiàn)實的
“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
20歐陽炯《南鄉(xiāng)子》
歐陽修《蝶戀花》
“美志不遂”
語言決定是否給予聯(lián)想
21語言符號的聯(lián)想源自寫作者的閱讀背景
中國的美向內(nèi)、隱晦的美
詩詞養(yǎng)成敏銳的感覺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男子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大學(xué)問大事業(yè)都是在孤單中形成的
好壞標準:豐富的內(nèi)涵聯(lián)想
22李清照:新的語言、一爭高下、“詞別是一家”
蘇東坡:句讀不整齊、長短句
“眾芳污穢美人遲暮”
23常州詞派
論詞第一篇文章—李清照
詞別是一家
詩化從李后主開始
曲的表達相對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