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 學匠人精神,走好新時代“趕考路”
六月,1291萬學子踏上了高考的趕考路,9600多萬黨員也一直在趕考的路上,他們聚焦發(fā)展目標、立足崗位職責,腳踏基層“趕考路”,同向同行做好“點滴小事”,深入現(xiàn)場做好“問題會診”,攻堅克難發(fā)揚“鐵人精神”,爭做群眾幸福的“投遞員”,將匠人精神發(fā)揮到了極致。
學鐵匠,動真碰硬、敢于擔當。“世上三行苦,撐船打鐵磨豆腐?!睂τ谝幻F匠而言,打造一件工具,需要經歷選料、燒火、捶打、成型、淬火等十幾道工序,不僅要忍受煙熏火燎的環(huán)境之苦,而且還要承受汗流浹背的勞動之累,如果沒有知難而進的鐵心和厚實過硬的“鐵骨”,很難打出好鐵。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有滴水穿石的毅力、鐵杵磨針的韌勁,持之以恒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基層工作線多面廣,廣大黨員干部要把鴻鵠之志深扎心里,激發(fā)理想信念的“爭先勁”,堅守為民立場,在精神境界上更遞進一層,在干事行動上深入一步。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韌之勁拔除趕考之路上的“路障”,發(fā)揚鐵人“不避難、更前行”的昂揚精神,秉持鐵人“不怕苦、能吃苦”的奮斗姿態(tài),以“釘釘子”的精神將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抓在手”“抓到底”,以堅持不懈、久久為功的奮斗為基層事業(yè)“鋪路架橋”。攻堅克難既要發(fā)揚斗爭精神,還需具有敏銳的思維和化解風險挑戰(zhàn)的本領,黨員干部要在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中練好本領,克服“本領恐慌”,在趕考之路上篤行不怠、行穩(wěn)致遠。
學木匠,精雕細琢、嚴絲合縫。木匠是一門認真細致、精雕細刻的工藝,既講究尺寸標準,又講究設計精巧。在木匠們的眼里,設計樣式千變萬變,但對質量的精益求精、對工藝的一絲不茍、對完美的孜孜以求永遠不會變化。黨的工作就好比木匠做工,既需要依圖案行事制作,又不拘泥于舊式,善于突破創(chuàng)新,講究設計出彩創(chuàng)新?;鶎庸ぷ骱腿罕娚钕⑾⑾嚓P,做工作的方式方法、舉措成效和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緊密相連。黨員干部要善于從群眾的角度思考基層工作開展的目標、方法,多思群眾“憂心”何處,多想群眾“期盼”在哪,對“急難愁盼”事事上心,對為民謀利功在不舍,和人民群眾“同心”干事、“同行”向前、“同夢”奮進,“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趕考,凝聚攜手同行、眾志成城的力量。黨員干部要在基層工作中多“照鏡子”,從細微小事、一言一行著手,守好自己的“思想關”、守牢日常的“廉潔線”,在常對照、多反思、勤實踐中不斷修煉自身、錘煉黨性,在奉獻為民、務實干事的生動實踐中實現(xiàn)人生志向、體現(xiàn)人生價值。在推動工作落實的過程中,黨員干部理應以木匠為鏡,既要鍛煉明辨是非的眼力,又要磨煉精雕細琢的耐力,更要研練善于總結的腦力,牢固樹立規(guī)矩意識和精細思維,嚴格按制度和程序辦事,對每一項工作逐項細化量化,確保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注重培養(yǎng)開拓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敢于突破陳規(guī)舊習、思維定勢,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突破舊格局,闖出新路子,打開新局面。
學瓦匠,統(tǒng)籌兼顧、物盡其用。一個出色的泥瓦匠在砌墻時,會將凸出的石塊與凹入的石塊相配,將帶棱角的與殘缺的咬合,在石塊定位后,再抹之以砂漿,校之于準繩,一道堅固美觀的石墻才會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如果只是簡單地將各類石塊堆砌,亂搭一通,這樣出來的墻,就會不美觀,甚至還會倒塌。對于黨員干部而言,干工作就像瓦匠砌墻,從大局著眼、從細節(jié)入手,即考慮到整面墻的特點,又要考慮到每塊磚的個性,做到人事相宜、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才會實現(xiàn)“1+1>2”的整體效果。不可否認,實際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統(tǒng)籌兼顧各項工作的同時,也需要像瓦匠把握準“橫平豎直,上有齒口下有線”的工作訣竅,在各類紛繁事務中找出提綱挈領的關鍵要點,既集中精力抓重點,又通盤考慮不偏頗,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這樣做工作才會又穩(wěn)又快又好,對待基層工作,在問題上“出實招”,才能在成果上“出實效”,只有“緊盯問題”不放松,才能在趕考路上“不松勁”,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輝煌。解決問題的“良方”不盡相同,但解決問題的過程卻是一致的,都需深入一線、訪民之情,都需通曉要害、把準關節(jié)。古人曾說:“眼處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苯鉀Q基層問題何嘗不是如此呢?就是要有實實在在的調研、真真切切的體驗,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做到“真聽真看真感受”,才能對癥下藥找準“方子”。黨員干部要“沉下去”發(fā)現(xiàn)問題、找準問題,要“求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每個“扣子”都要系緊,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抓牢,把解決工作實踐的問題作為提升民生事業(yè)發(fā)展質效的“突破口”,要“求效”,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要認識自己、相信自己、磨練自己,真正做到牢記歷史,不忘昨天的苦難與輝煌;牢記誓言,無愧今天的責任與擔當;牢記使命,不負明天的召喚與夢想。著力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素質,積極投身到新時代建設的火熱實踐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