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色——明代女子的生活藝術”展覽發(fā)現(xiàn)分享
“物·色——明代女子的生活藝術”展覽發(fā)現(xiàn)分享
圖文來自: 漢服古墓仙女資訊平臺?
特別聲明:本號除原創(chuàng)文章外,其余文章為原作者觀點,發(fā)布主要是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
“物·色——明代女子的生活藝術”
展覽發(fā)現(xiàn)分享
四川博物院展出“物·色——明代女子的生活藝術”
無劫緣同學去看了,有些發(fā)現(xiàn)跟大家分享,由我代貼
秉持古墓仙一貫渣圖的傳統(tǒng),照片太渣就不要苛責了...(望天)
宣傳文案是說要展1956年四川新都墓發(fā)現(xiàn)的文物,但是實際上很多衣物都不能確定是不是同墓的。
據(jù)說是出土時間太早,報告寫得又簡略,博物館清出庫房底一批疑似時代相近的文物,就都一起展了。
主要是有衣件道袍、三件豎領對襟短袖比甲/披襖,還有一件馬面裙。
道袍
1.貼腋的處理方式,這件是縫合固定在后身的,而且只封了P1-1紅線處
2.P1-2后擺的縫合,并不是水平線,而是往下的線,呈現(xiàn)一個很淺的V形
這件道袍,左邊的不完整是因為掉了一半,右邊的線是完整的
3.P1-3 后背的那個方塊,這個結構,是只縫了下面的,是水平縫的
4.P-4 兩側(cè)擺是倒三角的死褶,能看到下面收到為0
5.P1-5 后背那塊布,肩膀處的縫線,也就是說這塊布,水平向的縫線都有,豎向的就沒有
6.P1-6 腋下擺的釘縫線,是斜著的

P1
7.P2-1、2-2 兩個內(nèi)擺的內(nèi)側(cè)都是幅邊,沒有捲縫。
8.P2-3 只有一對系帶
9.P2-4 袖子收口

P2
10. P3領子在中縫開始裁弧了。領子收弧的好處是,領子是不會在身前塌下來的。裁弧量其實不會很多,大致在2-3厘米左右

P3
豎領對襟短袖比甲(披襖)
在報告里其實就有豎領對襟短袖比甲的文物圖片,這次展出三件,和報告里的對不太上.....
而且這衣物和今年國絲漢服節(jié),文物鑑賞里,嘉興王店李家墳的那件豎領對襟短袖衣幾乎一樣,
展出的三件衣身上都沒有扣子,只有領子上有一對子母扣(王店的是連領子上都沒扣子)
我們猜測,這會不會才是真正的披襖,就是用披的
P4-2、P4-4-1、P4-5 三件的領子,第一件是翻領,第三件領子有拼接
P4-3-1、P4-6,接袖處還有橫向拼接,也許是布幅不夠,黃色的是左右都拼在前面,藍色的是左身袖子在身前拼,右身袖子在身后拼
P4-3-2、P4-6,袖口包邊,超級細的
P4-4-2 眉子背面縫線

P4
馬面裙
P5馬面的上方有輕微斜裁,系帶不在最上,在最下

P5

首發(fā)微博:@梅影詩魂-梅雪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