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的行軍鍋”背后竟能扛305mm巨炮!德國自行火炮的最后絕唱“虎式自行火炮”小史

本專欄所有文章均為本人(筆名:夜鶯)原創(chuàng),同時也為坦克世界旗下公眾號供稿


來呀!把這口大鍋給他背上!
各位車長老爺們大家好啊,“今兒天氣不錯,我們來削弱德系吧!”說是一句玩笑話,卻說出了多少德系信仰玩家的痛??v觀咱游戲?qū)⒔?年的眾多版本,德系強勢的時期真是一只手都能數(shù)的過來,從“團隊之盾”鼠爺血量的大起大落再到“午時已到”E-100武器運載車的移除替換,德系承受了太多的不公平對待。今天我們要聊的這臺車,哪怕就是在奇葩林立的德系中也是堪稱獨樹一幟,它就是“背鍋俠”虎式自行火炮。
研究虎式自行火炮
重炮,更多的重炮!

《戰(zhàn)馬》中強悍的210mm 毛瑟重炮
自從火炮加入戰(zhàn)爭后,人類對火炮射程和威力的追求就再也沒有停止過,因為大炮的魔力實在是太強了。中國明朝萬歷年間的壬辰戰(zhàn)爭(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明朝出兵打擊日寇)中,明軍裝備的火炮在第二次平壤城之戰(zhàn)里發(fā)揮了巨大的效用:在距城5里許,諸炮一時齊發(fā),聲如天動,俄而花光燭天”,…“倭銃之聲雖四面俱發(fā),而聲聲各聞,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無不焦爛……”此戰(zhàn)殲滅日軍一萬多人(一貫喜歡自吹自擂的《日本戰(zhàn)史》也承認日軍減員11300人),而中朝聯(lián)軍死傷不過2000人,火炮的強悍可見一斑。

重型火炮的運輸很成問題
但是重型火炮的運輸始終是個大問題,法國人在20世紀初期迷信自己的輕型“法75”野戰(zhàn)炮(就是李云龍的“意大利炮”),認為輕便而且射速極快的該炮可以痛揍德國“泡菜佬”。然而接下來的一戰(zhàn)塹壕戰(zhàn)可被德國重炮教做人,德軍采用150mm以上口徑的重型榴彈炮,在遠程對法國炮兵發(fā)動毀滅性的壓制射擊。可重炮好是好,它的機動性實在是太差了,以上圖的210mm 毛瑟 16榴彈炮為例,該炮重6.6噸,靠畜力勉強可以機動,至于更大的420mm“大貝莎”重量超過40噸,只能靠機械拖帶。

蘇聯(lián)人使用炮兵拖拉機拖帶203mm B-4榴彈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自行火炮的概念還沒有廣泛傳播開來,甚至說是尚未成型也可以,這一時期火炮和承載底盤之間的矛盾在于沒有足夠強大的底盤來駝載重炮,只能選擇拖帶方式。自行火炮是有的,但搭載的都是75mm、105mm這樣的“小口徑”火炮,因為也沒辦法在T-26或者是I號坦克上扛一門203mm的重炮。但是隨著戰(zhàn)爭的演變與坦克裝甲車輛的進化,將重炮挪到自行底盤上逐漸成為了現(xiàn)實。
傳奇源自克虜伯

那個背著大鍋的車車,它來叻
在戰(zhàn)爭進行到白熱化的1942年,克虜伯公司提出了一種擁有一定裝甲防護的自行火炮的想法,克虜伯認為這種自行火炮應該能駝載170mm乃至210mm的重型火炮,同時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這使得在前線部署重炮成為可能。這兩種不同口徑的火炮是有現(xiàn)貨的,只是需要找一個合適的底盤去駝載它們。

170mm K18重型加農(nóng)炮
第一種火炮是克虜伯在210mm的毛瑟16重型榴彈炮上改造而來的170mm口徑K18加農(nóng)炮,它使用了和毛瑟16榴彈炮相同的炮架和駐退復進系統(tǒng),只是火炮身管達到了更長的8米,口徑變成了小一點的170mm,這是德國國防軍在1941年尋找遠程火炮時克虜伯及時交上的答卷,國防軍對這種射程達到29公里的重炮非常滿意。

170mm PzGr43穿甲彈
尤為可貴的是,這門強大的170mm火炮還配有風帽穿甲彈!PzGr43穿甲彈的彈頭重達71公斤,炮口初速雖然只有830米/秒,但是在1000米的距離上它對30°放置的靶板穿深達到了恐怖的255mm,這個數(shù)據(jù)別說是二戰(zhàn)車輛了,就是戰(zhàn)后10年內(nèi)的所有量產(chǎn)坦克也基本無法擋下這么一發(fā)炮彈,順便咱游戲中的大百突上那門170炮,原型就是這門K18重型加農(nóng)炮。

炮彈彈頭裝在藤條容器中
至于火炮的老本行“炸!”呢,170mm K18也毫不含糊,該炮配發(fā)使用兩種高爆彈,一種是標準的Gr 39高爆彈,彈頭重68公斤,最大射程是28公里。另一種是增大射程的遠程高爆彈Gr 38,彈頭重62公斤,換裝了更好的風帽,最大射程提高到29.6公里。

該炮獨特的雙重制退機構
170mm K18加農(nóng)炮和它的前身210mm 毛瑟18榴彈炮擁有一套獨門絕技:二者的炮身上集成了一套雙重制退機構,第一套是火炮身管上的液壓緩沖管,第二套是炮架下方的滑動軌道。火炮開火時首先把后坐力轉(zhuǎn)移到液壓緩沖管上,經(jīng)過液壓緩沖管削弱的后坐力再轉(zhuǎn)移到下方的滑動軌道上,這樣后坐力經(jīng)過雙重削弱后已經(jīng)比較小了,配合上插在地里的支架駐鋤,火炮發(fā)射時基本不會產(chǎn)生任何移位,這對快速進行第二次射擊和提升火炮精度來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K18加農(nóng)炮的炮車
對于武器而言,尤其是火炮來說,優(yōu)秀的性能往往會帶來更大的尺寸和重量,K18也不例外。K18的火炮身管長達8米,運輸重量高達23噸,而且需要十幾個炮手伺候它,還需要輔助的彈藥運輸車與牽引車,進入陣地-準備射擊-撤退所需要的時間也很長。大炮實在是一種昂貴而且精密的武器,一旦戰(zhàn)局不利,哪一方面有所欠缺,珍貴的大炮往往會被炮兵丟棄,所以盟軍到后期也繳獲了很多被拋棄的K18加農(nóng)炮。
底盤的問題

逮蝦戶的虎P(是魔法!)
需要指出的是,克虜伯公司還是太樂觀了。1942年的5月份正是亨舍爾和保時捷為了虎式選型而“爭風吃醋”的時候,此時德國唯一能用的、正兒八經(jīng)的重型底盤也就全都指望這個“虎式”了,然而這個時候的“虎式”底盤存在很多問題,亨舍爾和保時捷互相競爭使得坦克的細節(jié)指標一變再變,克虜伯也不得不被牽著一塊兒“朝三暮四”。

如果虎P贏得競標,那“虎炮”會是電傳動
游戲里面多出來的那臺“虎”P自行火炮(這臺車在游戲里的存在意義就是坑你的經(jīng)驗和時間,外加把自走E頂?shù)?0級去)就是克虜伯其中的一個方案,即以保時捷虎式作為底盤的自行火炮,但是后來保時捷虎式在試車場非常丟人導致訂單最終給了亨舍爾。亨舍爾首先推出虎式,之后再是虎王,而克虜伯公司就是在虎王原型車VK45.03(H)的基礎上制作出了“虎式自行火炮”。

“虎式自行火炮”的線圖
是的沒錯,虎式自行火炮的底盤并不是虎式,而是虎王的底盤加了2對負重輪。但是戰(zhàn)車的裝甲卻被顯著的削弱(原型車首上裝甲只有50mm,而且還是軟鋼)了,這倒也無可厚非,畢竟自行火炮也不能當成坦克來用,它們比坦克貴得多而且更嬌貴。

被美軍發(fā)現(xiàn)的原型車
“黑鍋”炮架的問題

模型圖,很好地解釋了火炮和炮架的位置
自從游戲中有“虎式自行火炮”這車開始,一個問題就一直縈繞在廣大車長的心中:虎炮車屁股上那口巨大的“鍋”到底是干什么的?咱今天就把它給講明白!這個問題想要解釋,還要從虎炮真正的操作方式上說起:

車載射擊狀態(tài)
上圖是使用170mm炮的虎式自行火炮模型,展示了車載火炮射擊狀態(tài)下的樣子,車尾的那塊長方形物體是火炮的尾部制退駐鋤,要開火的時候事先把它抵在地面上,借以穩(wěn)定車體,對抗火炮發(fā)射帶來的后坐力。

210mm炮炮架,注意下方的圓形旋轉(zhuǎn)機座

將火炮抽出車體的“虎炮”
而虎式自行火炮實際上不僅可以當作自行火炮,它還可以當做“機動炮架”,即把火炮駝載到預定射擊位置,然后將車體上攜帶的火炮給“抽”出來安放在地面上。安放在地面上之后,170mm火炮就可以把炮身正下方的圓形基座當成轉(zhuǎn)臺,火炮可以在這個轉(zhuǎn)臺上進行旋轉(zhuǎn),借以獲得全方向的射界。這并不是在“虎式自行火炮”上才有的獨創(chuàng)設計,這個炮架本來克虜伯就是這么設計的,只是現(xiàn)在可以裝進車里,折疊起來的時候就是下圖的“行軍狀態(tài)”:

這是“虎炮”的行軍狀態(tài),炮架折疊
游戲里面所有的自行火炮,都是行軍狀態(tài),在這個狀態(tài)下它們的火炮駐鋤都是收起來的,細心的車長老爺們也可以關注一下261工程、T92、M53/55它們車尾掛著的那個“大鏟子”,它就是火炮制退駐鋤。但是,虎式自行火炮這個獨特的設計和它們不同,所以虎式自行火炮車尾頂著的這口“大黑鍋”實際上只是那門火炮的旋轉(zhuǎn)支座,不能簡單地稱作火炮制退駐鋤,二者有明顯差別。
“虎式陌路”

用木條搭建而成的戰(zhàn)斗室,炮手如此操作
1944年9月25日,克虜伯報告說虎式自行火炮原型車將在年底完成,帝國軍備部長阿爾伯特·施佩爾也做好了在1945年1月向希特勒展示的準備,并且打算隨后每個月生產(chǎn)2臺送到前線去。但是緊接著盟軍對埃森的轟炸斷送了這一切,克虜伯打算將原型車送到帕德伯恩地區(qū)的哈爾斯滕貝克去,在那兒有亨舍爾的第96號坦克工作站,可以繼續(xù)完成原型車的組裝。1944年12月22日,虎式火炮原型車抵達工作站,開始裝配工作。

美軍在原型車戰(zhàn)斗室內(nèi)合影
但是留給第三帝國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僅僅4個月后,美軍就占領了哈爾斯滕貝克,美國人驚奇的發(fā)現(xiàn)這里堆滿了各種裝甲車輛的原型和部件,他們將這里稱為德國的諾克斯堡(美國陸軍裝甲兵之家),而組裝了不到一半的虎式自行火炮原型車,就靜靜地躺在車間里。隨后趕到的英國人在這里拍攝了不少的影像記錄:

虎式自行火炮車體
盟軍技術人員發(fā)現(xiàn),這臺原型車的狀態(tài)并不是太好,它的行走機構上沒有履帶,部分負重輪搖臂沒有安裝,坦克發(fā)動機的供油系統(tǒng)和冷卻系統(tǒng)缺失。

一臺黑豹A和一臺虎王,右邊是虎炮

一臺保時捷獵虎和虎炮,獵虎后來被英國人帶走了

另一個角度

站在獵虎上拍攝的角度

最著名的一張,170mm炮的胡椒瓶制退器

虎炮最后的瘋狂:305mm炮保衛(wèi)柏林
虎式自行火炮最后一個版本,是安裝斯柯達生產(chǎn)的305mm火炮,它的老底子是斯柯達一戰(zhàn)中生產(chǎn)的305mm艦炮和岸炮,它現(xiàn)在只存在于畫家的幻想和模型廠商的產(chǎn)品中,倘若游戲內(nèi)推出了這個版本的虎式自行火炮,T92和GWE都可以洗洗睡啦。
全文4000字,參考資料:Armoured Fighting Vehicles of Germany World War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