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親密關系是怎樣的?
?
?
親密關系的深入包含真實的需求和互動
?
關系中的痛苦源于自我的存在性被否定。
?
焦慮有兩方面,
一方面是對事情做不好的焦慮,
另一方面是藏在背后的自我否認。
?
?
對外界的感知,是一種內(nèi)心的投射。
?
自己心里想著什么,就容易把外界看成什么。
?
而實際上,很多時候,事情的發(fā)生僅僅是客觀事實,一件事情的不順利僅僅是事情的不順利,不是對一個人個體的否認。
?
如果把事情的失敗,看作對自我根本性否定,就容易陷入深深的痛苦。
?
?
當今談論的安全感,很少是生命安全,而更多的是精神生命的生和死。
?
也就是,我的自我能否被看見,被接納。
?
為什么很多人容易陷入
“一點小事就上升到對方不愛我”?
?
什么叫做愛?
?
在他們看來,“你沒聽我的,沒按照我的來。”就是不愛我。
?
事情的發(fā)展,必須百分百按照自己的愿望來。
?
他們處于的就是,動力水平的自我:我升起的每一個愿望都是動力,必須馬上完美解決。只有當我感到自己的意愿被看見了。愿望能實現(xiàn)。才能感受到“我活著”的體驗。
?
更高的水平是意志水平的自我:“我超越任何具體意愿,意愿的生死不等于自我的生死。”這樣就容易產(chǎn)生安全感。
?
?
為什么吵架了,總希望對方給自己道歉?
?
因為自己抱著主觀惡意動機去看待對方。
?
“你得承認,你是故意傷害我的。”
?
而實際上,很多時候?qū)Ψ讲皇枪室鈧Φ摹?/p>
?
之所以這樣要求對方,是仍然需要嬰兒希望母體關愛般的滿足。(嬰兒的共生觀念。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的要求必須被立刻完美滿足。如果我的問題不去解決,就會死。)
?
我們希望對方心甘情愿道歉,但是對方是很難做到的的。沒有他本身沒有惡意,就會很委屈。即便他本身有惡意,現(xiàn)在也不會坦白承認。
?
?
?
?
什么樣的關系是良好的親密關系?
?
一個標準是,看自己的自我是不是被滋養(yǎng)了?
?
自己對自己的自我接納是不是更高了?
?
其次可以看溝通。
?
關系的本身就是容器。
?
好的關系具備容納和轉(zhuǎn)化功能。
?
兩個人的交流可以爆炸,但是有矛盾的節(jié)點也可以被轉(zhuǎn)化,轉(zhuǎn)化為更溫和的,兩個人更可以接受的方式,于是這個關系的容器,就變得更有承載力了。
?
不要害怕沖突。
?
沖突可以是一種加深關系機會。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