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其內涵不可為外人道也

其實很多人類文明的精髓,即使能被文字記錄并流傳,也不見得能產生巨大的社會推動力,核心原因是,有些“東西”寫在字里行間是一個意思,讀者需要“漸誤”、“漸悟”、“踐悟”后又是另一層意思。
真正的【知識】向來都是奢侈品,這里的奢侈不一定是【渠道】,也不是【價格】,而是【理解力】;而面向大眾的市場化書籍則更像是流水線生產的工業(yè)商品,滿足了一眾人獲取簡單知識的需求,甚至體現(xiàn)了一種“流于形式”的“我今天讀了書”的滿足感,更有消遣時光、刺激經濟發(fā)展的功效。
而即使是參差不齊的網(wǎng)絡文學,也并不是如某些大佬嗤笑地那般無用,有人產出,有人付費,資方、寫手、讀者,有花錢開心的,有賺錢舒坦的,大家各取所需,從商業(yè)角度看又沒啥不好,從政治角度看,提供就業(yè)機會,穩(wěn)定社會關系,善莫大焉。

事實上,【智慧】、【知識】這種東西有時和你【讀過的書的數(shù)量】、【家中藏書的數(shù)量】呈正相關,尤其是那種號稱家中藏書近萬,可能認真讀過不足五百的【裝佬】,大抵是花錢騙別人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胸中墨水瀕干,一輩子兩唇相斗也整不出半個繡球。
由于特殊的地理優(yōu)勢,中國的從古至今的【文明】傳承基本沒有斷檔,而打開中華的歷史長卷,最核心的自然是政治。政治,也就是權力。
翻看中國古代歷史,就是一部權力爭斗史。當然,我們還可以說有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但掰碎了看,還是圍繞【power】這個核心進行輻射的。
夸張一些講,即使是現(xiàn)代中國,從上至下的的很多事兒也依舊很難完全跳開【傳統(tǒng)】,稍微用心一些,所有的東西都能從史書中找到根源——至于怎么演化的,一看后人的研究,二只能自己悟了。
聊權力,自然是要說官,古代的官宦制度有兩條線,一個稱為【品位】,一個稱為【職位】,中國傳統(tǒng)上是“官大一級壓死人”,而從權力制衡的角度看,有些職位可以“能量很大”,但品級并不大——比較代表的是錦衣衛(wèi)與言官,很多只有六、七品。

這本《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儼然是一部適合人琢磨的書。
正如上文所言,這里的【琢磨】,應該不單是某位學界星宿把自己的觀點放在書里后,你把這些觀點復制、粘貼在腦子里,就是琢磨,而是思考類似“有這樣的文化傳承歷史,西方的東西,用到我們身上會不會有副作用?”或者,“目前的各種考試,制度A是在篩選什么樣的人?制度B又是在篩選什么樣的人?”
考慮到目前的平臺審核制度,接下來的內容就簡單聊一些膚淺的東西拋磚引玉,以免不僅文章沒了、號也沒了的尷尬境地。
我們先來看科舉制。作為古代最為先進的人才選拔制度,我們可以想一想,科舉甄選的人才是基于【智力】還是【某種特殊能力】?
答案是前者。至于某種特殊能力,我們姑且可以算入【武舉】——與文選不同。因為它的邏輯是,聰明的人可以通過學習掌握其他能力,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通則百通”。
但才華與道德并不是協(xié)同并進的,史書中各位臭名昭著的人物有不少可是通過科舉實打實的“考”出來的。所以,聰明的人辦壞事折騰,要比不聰明的人辦壞事折騰的影響力更大。

此外,在古代科舉三層遞進關系中,考官與考生,同級中榜人之間是在逐漸建立社會關系——與今天頂級高校間的人脈關系網(wǎng)類似。
這里強調的團隊的力量又引出了古代為官的三準則:和光同塵、有福同享、花花轎子眾人抬。
不過,這種為人處世的思路雖然相對“普世”,其實不太適合非政府的民營企業(yè)內部,因為政府可以進行無差別的征稅,而央企、國企可以憑借壟斷地位避免直接市場競爭,但民營企業(yè)不行,一旦中高層落實“和光同塵、有福同享、花花轎子眾人抬”,這個企業(yè)基本完蛋。
除非是那種“大而不能倒”的企業(yè),而這種企業(yè),落實該思想,那就是“大公司病”。
官僚篩選結束后,就是新一輪的權力分配(下放),這就是官階制度。
這里最大的問題就是權力的分散與集中。因為權力下放很輕松,想回收就難。一個極端的例子是,權力下放到基層太多,基層體制內或類體制的人員一定會各種膨脹,不管有沒有財政預算進行薪資保障,基層都會陷入“尋租”——不管你是否愿意,而這部分本可以納入國家財政的資金,卻流入了私人腰包,這必然引發(fā)社會矛盾。
當基層的龐大結構成為國家負擔時,國家一旦裁撤,擠兌出的無能力者就會成為“變民”,明末的李自成就是因為所在驛站被裁減,生活毫無著落才不得不揭竿的。
這里的學問就是“蛋糕的切與分”,而像《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所說的,也就是不同時代的制度是怎么設計的,而其(每個時代獨有的)利弊,只好由每個讀者去認真思考了。

我之所以講“其之內涵不可為外人道也”,是因為目前市面上現(xiàn)代論及“政治制度”的內容,一方面本就不是給大眾看的——大眾也不需要;另一方面是,大眾就算知道,也沒法用——當然,這是不絕對的,官場的精髓完全可以“脫虛向實”,落實到商業(yè)思路里。
而做生意這件事,雖然表面上說誠信為本、與人為真,但人海茫茫,不折騰點厚黑,注定是要被更狡黠的人當做炮灰——這就是所謂的“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的另一種解釋。
關于這本《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我認為其專業(yè)性拔高了受眾的接受門檻,所以,如果只是對歷朝歷代官僚制度的異同(如官位、爵位等)感興趣,像陳茂同大佬的《中國歷代職官沿革史》已經夠了。
至于書,如果看不懂,也真的不要勉強;如果看懂了,那還是專心“扮豬吃老虎”吧。

如果覺得內容比較有趣,你還可以通過這些傳送門邂逅更多精彩:? ???
【1】尚書堂——關于書的品鑒報告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357273
【2】閑扯兒——陪你聊聊番劇和手游的那些事兒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3】崩壞3圣痕故事——游戲里也有歷史與文藝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4】崩壞3圣痕故事(視頻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為你讀詩(視頻)——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種花式閑扯兒——總有一款能討你歡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