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經(jīng)典——《西游記》的導(dǎo)演闡述
作者為楊潔,主要藝術(shù)簡歷:
1929年4月生,四川成都人。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國家一級導(dǎo)演。
1980年涉足電視劇,拍攝《嶗山道士》,1982開始拍攝《西游記》《司馬遷》《西施》《朱元璋》《武夷仙凡界》《西游記》續(xù)集等上百部集。以上劇目曾多次獲得“飛天獎”、“金鷹獎”、“星光杯獎”等;?1988年曾以240張選票獲得新時期十佳導(dǎo)演之首;?2005年,第一屆電視劇風(fēng)云盛典獲得“終身成就獎”;2010年1月,獲中國電視劇導(dǎo)演委員會頒發(fā)的“導(dǎo)演委員會獎”杰出貢獻獎。

《西游記》是中國膾炙人口的古典文學(xué)名著。它流傳已久,為世人所熟知。它那動人的故事,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唐僧師徒四人的形象也都早在各種姊妹藝術(shù)形式里深人人心。把這樣一部作品搬上電視屏幕,是個重大的任務(wù),尤其,它是我的第一部電視??!?
電視劇是個新領(lǐng)地。神話劇更是個新鮮事物。問題太多了!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我應(yīng)該走什么路?
關(guān)心者甚多。有人建議:猴子必須“勾臉”,不然就不叫藝術(shù);有人建議:武打要比少林寺好,不然就不是孫悟空;有人建議:特技要多用,要趕上《阿童木》....都是好意,但我能聽他們的嗎??
我認為:不能把《西游記》拍成個鬧劇,甚至拍俗、拍臟...它是一部雅俗共賞、老少咸宜、廣受歡迎的名著。我要懷著崇敬的心情,盡我的全部努力把它改編為一部既神奇浪漫又富有人情味的電視劇。?
有人認為:《西游記》的主角是一只猴子,是個嬉鬧劇罷了,故事與“人情味”不沾邊。但我認為:不論什么戲,若是沒有“情",就失去了靈魂!《西游記》的原著成功地塑造了各種人物形象,其主要人物都有鮮明的性格特征,有豐富的人情味。若不著力塑造人物,注重描寫人情,這部戲就沒有了靈魂!何況《西游記》里的人物各具特色:孫悟空不僅神通廣大、機敏詼諧,而且愛憎分明,疾惡如仇;豬八戒好吃懶做,好打小報告,但憨厚樸實,讓人喜愛;沙和尚勤勞堅定,任勞任怨....他們通過取經(jīng)路上的磨難,加深了彼此關(guān)切的師徒之情、兄弟之情....他們西行路上遇到的諸多妖魔鬼怪、君王臣宰....也都不僅面目有別,而且性格各異。他們有的殘暴、有的多情、有的愚昧、有的精明....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所有這些人物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他們的原型!?
孫悟空是全劇的核心人物:他是個從石頭里蹦出的小猴子,由于他悟性極高,他不滿現(xiàn)狀,去尋訪師父,從菩提祖師那里學(xué)習(xí)了七十二變本領(lǐng),在東海龍宮奪來定海神針為武器,到陰曹地府劃去了猴類的生死簿....做了許多違反天規(guī)的事情,玉皇大帝無可奈何,為收編他,封他當(dāng)了個弼馬瘟,但他嫌官兒太小,感到受了欺辱,一怒之下回到花果山,自封了“齊天大圣”!玉皇派了許多天兵天將來收服,也都大敗而歸,連太上老君的丹爐也無法把他熔化,反而給他煉出了一副火眼金睛!他攪亂瑤池、大鬧天宮....只有如來才把他壓在五行山下,受了五百年苦難!直到觀音來到,指點他保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他才得到自由。以上這一部分充分表現(xiàn)了孫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要用整整三集的篇幅來寫。此后的悟空,有了極大的變化:由一個叛逆者成了一個忠心耿耿的徒弟,這個變化過程要細膩地描寫:刻畫他是如何從開始時還野性難馴,經(jīng)常不情愿地抱怨:“跟一個凡人走路,什么時候才能到西天!還不如俺老孫自己去!一個跟頭云,一天打好幾個來回!”當(dāng)唐僧因為他打死了六強盜而責(zé)備他時,他一怒而去。但他并未回花果山,而是跑到東海龍王那里“討口水喝”!龍王的一句話點醒他,他想起了師父對他的種種好處,立即回到了唐僧身邊。這時,唐僧也從觀音處得到了一個對付他的武器——緊箍兒。 使他對唐僧有了一定的怕懼,但是這并不是他轉(zhuǎn)變的最大理由,在取經(jīng)路上的遭遇使他對唐僧由生疏到親近,逐漸產(chǎn)生了濃濃的師徒之情。由被動地跟唐僧成了一個自覺自愿的取經(jīng)者。一路上他降妖伏魔,為唐僧破除一切障礙,即使后來被唐僧誤解,趕他離開,他也沒有動播,直到最后取到真經(jīng)!他是全劇的絕對主角,在他身上具有猴的動物特性,人的思想感情,還有神的悟性與神通。這個演員很重要,得用戲曲演員。因為孫悟空的一些動作:抓耳撓腮,躥上蹦下,翻跟頭等,只有戲曲演員能完成好。但這個人必須年輕、能吃苦、易于接受新鮮事物,不被戲曲舞臺上的程式化表演所局限。?
要特別注意唐僧這個人物:他是唐玄奘,是個真實的人,是個偉大的人!他不僅獨自長途跋涉,從異國他鄉(xiāng)取來了真經(jīng),而且還進行了巨量的翻譯工作。他為佛教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在《西游記》這個神話劇里,為了突出孫悟空,就貶低了他的形象!使他成了一個儒弱膽小、是非不分的人,他幾次不理解孫悟空除惡務(wù)盡的行為而驅(qū)逐了忠心的徒弟,使得觀眾(尤其是小觀眾)對他大不滿意。我記得前次采訪趙樸初先生時,他就為此婉言謝絕了我請他題寫劇名的請求。他對我說:“你要為唐僧平平反!他在佛教中是個至高無上的人!《西游記》太貶低他了....”這話我牢記在心。我必須注意在突出孫悟空這個神話人物的同時,盡可能地不貶低唐僧的形象:唐僧曾經(jīng)兩次趕悟空離開,并且念起了緊箍咒,悟空的疼痛使觀眾大為痛恨唐僧。這時要強調(diào)唐僧雖然念緊箍咒,但實屬不得已而為,他心中矛盾、不忍。當(dāng)悟空不得不離開時,唐僧流露出傷感與痛苦,因為他的信條是不許殺生!而悟空不聽他的教誨,他只能如此!要使觀眾理解:唐僧是凡人,他肉眼凡胎,不識妖怪是正常的,他慈悲為懷,不許傷生是對的。為了表現(xiàn)唐僧是個有血有肉的凡人,我要在“女兒國”那集里讓唐僧面對美麗的國王略略動一動“凡心”。但分寸要把握好,他雖然動了凡心,但能夠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欲念,堅決斬斷情思,正是他偉大之處。這是個大膽的想法,在拍攝時要特別注意。唐僧的形象應(yīng)該是漂亮的,如書中所描述的“白白凈凈的俊和尚”,所以才不只女妖精們想吃他、嫁他,連女兒國國王也愿以身相許!?
豬八戒是個討巧的人物:他好吃貪睡,膽小,還有些好色,在天宮就因為調(diào)戲嫦娥被貶下凡間投了個豬胎,可還是舊習(xí)不改;取經(jīng)路上,動不動就在師父面前進點讒言,害得悟空挨罵,可是一旦悟空被趕走,他又急著求情;動不動就嚷嚷分行李回高老莊,但勁頭來了,他還積極地打頭陣,開路巡山;他憨態(tài)可掬,可笑又可愛,是師徒四人里不可或缺的人物。這個人物也要好好把握分寸,戲不能“過”!演員我也打算用戲曲演員。因為他有些動作和武打需要。?
沙僧本是天宮的卷簾大將,被貶到人間流沙河。跟著唐僧踏上取經(jīng)路后,就一直挑上了豬八戒交給他的行李擔(dān)。雖然本事平常,但忠心耿耿,任勞任怨,是悟空的得力幫手。在他身上,體現(xiàn)了忠厚、誠實、正直的好品格。這個人物在原著中比較蒼白,得給他適當(dāng)加點戲。?
許多神仙的形象早已為人們所熟知,像如來、觀音、彌勒、福祿壽三星等等,各個廟堂里都供奉著他們的塑像。戲里的人物若與他們相去甚遠,就會不被人們接受。還有不少妖魔鬼怪,有的也非常有特點,必須和人們的想象相符合。所有這些人物我都希望他們是可愛的,連妖怪也不要太丑陋可怕。至于劇中的女性,我更是要她們都是美麗的。不過在選人時注意:如果是仙女,我要的是有一種超凡脫俗、不食人間煙火的美;妖精也是美的,但又各有不同:有的外表美麗但兇狠毒辣(這要通過表演來表現(xiàn));有的嬌艷妖媚...間的女性則多了些凡俗之氣....總之,《西游記》的女性更要以美為主,她們的服裝飄逸優(yōu)美,發(fā)型設(shè)計我要求向越劇學(xué)習(xí),可以稍微簡單一些,但是要越劇的風(fēng)格。?
尋找這些演員時,必須形神兼?zhèn)?。形象和氣質(zhì)的相近是很重要的,加上對表演技巧的要求,所以演員的選擇不可掉以輕心。我對于這些演員就如對師徒四人一樣重視。他們有的我心中已有人選,如觀音:她是我在好幾年前偶然發(fā)現(xiàn)的不二人選。但大部分不可能在一開始就定下來,有的特型演員如彌勒佛,就不好找。好在不少這樣的演員并不在開始時就需要,可以在拍攝中慢慢尋找。我選演員不在乎有名沒名,只要氣質(zhì)形象合適又會表演的,不論是話劇的、電影的、戲曲的、歌舞的、武術(shù).....都可以選用。?
關(guān)于人物造型問題,不論猴、豬,還有許多其他妖魔鬼怪,都無法使用本臉,需要依靠塑型。這個工作很難,誰能做?可以考慮北京電影制片廠的王希鐘,國內(nèi)大概只有他這位富有經(jīng)驗的老化妝師能勝任。劇中許多的妖魔鬼怪、神仙佛道,包括小妖小怪,只要不是凡人的,都需要造型。有的要全臉,有的是半臉,有的可用“零件”,局部改變面孔。最好少用整臉,以免影響演員表演。不但人物各有特點,還要美,尤其是孫悟空,如何做得他美,是個難點。?
要把吳承恩上百回的巨著依縮于不足30小時的電視劇中,必須立足于“民族化”這一基點:本著“忠于原著、慎于翻新”的精神去改編它。要盡量保留其精彩篇章,每一集可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有的也把幾個故事合并為一體。集與集之間互相勾連,連接起來成為一個整體。每集都有頭有尾,使觀眾看來有“過癮”之感。這樣,雖然可能會漏掉一些故事,但會保留絕大部分,吳承恩的原著的故事一段段引人入勝,但也有若干故事有雷同之感。改編時,要注意藝術(shù)風(fēng)格的多樣化:必須在統(tǒng)一的前提下,選取其中精彩的部分,使其各具情趣,色彩紛呈。每一集都有其獨特的風(fēng)格。像“計收豬八戒”,是喜劇風(fēng)格,可笑處令人忍俊不禁;“斗法降三怪”是鬧劇,開心處讓入捧腹大笑;“三打白骨精”則是悲劇情調(diào),動情處讓人潸然淚下....總之整片看來,或悲或喜、或莊或諧,這樣才能使觀眾沒有雷同之感。?
《西游記》里的主題歌、插曲和配樂,是我很重視的,它是全劇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掉以輕心!我需要的主題歌是能夠表現(xiàn)《西游記》特點的,它要既歌頌孫悟空降妖伏魔的英勇氣概,也要刻畫師徒四人艱苦卓絕的進取精神。它的配曲和配樂要活潑、多樣,要根據(jù)劇中人物的感情來寫:有歡快的、滑稽的,也有深沉的、優(yōu)傷的....表現(xiàn)各種情緒。?
《西游記》,“游”是一條貫穿線。唐僧師徒取經(jīng)所經(jīng)過的路線:從大唐景色到異國風(fēng)光,通過這個“游”字,我要把我們國家絢麗多彩的名山大川、名揚四海的古典園林、歷史悠久的佛剎道觀....盡量攝人劇中。理想的環(huán)境對烘托氣氛、刻畫人物會起到極重要的作用!不但會增強它的真實感和神奇性,達到情景交融、以景托情的效果,還會大大加強它的美學(xué)價值!這是我們的一大優(yōu)勢,必須好好利用!我要讓珍貴的人文景觀和自然的風(fēng)光景物,成為將來《西游記》的一大亮點!?
《西游記》里許多場景是人間找不到的,如靈霄寶殿、瑤池仙境、海底龍宮、陰曹地府....都需要在攝影棚里搭景,才能把這些虛幻的環(huán)境化為可視形象,也就是采取“虛實結(jié)合,以實為主”的方針,才能造成《西游記》中完美的藝術(shù)效果。搭景的地方?jīng)]法子固定,這要看拍攝的具體情況來定。?
《西游記》的神話特點,需要大量的特技來表現(xiàn)。這是我的弱項!我們尚不知“特技”為何物!....電視里沒有見過,電視劇里更沒有,甚至連可參考的富含特技的外國片都看不到,只看了一點日本和臺灣拍的《西游記》片斷,他們的特技使我驚奇,但內(nèi)容實在不堪!太離譜、太荒唐!王楓臺長要我:“你只要拍得比他們好點,我就滿意了!”我回答他:“你的要求太低了!”但是,如何騰云駕霧?如何上天人地?如何平地飛升?如何千變?nèi)f化?....都是躲不開的難題。只聽說有“藍幕摳象”,居然可以把人物“摳”在任何背景里!臺里也為拍攝《西游記》向美國定了一臺這樣的ADO特技設(shè)備。這是個好消息!我必須一方面盡量利用這個新的特技手段,一方面采取土洋結(jié)合的辦法,動員所有工種:攝像、美工、化妝、服裝、道具、照明、煙霧、武打等等部門,開拓思路,依靠大家的智慧,在拍攝中去不斷解決那些已知和未知的特技問題。?
既然定下了“游”字的目標(biāo),那么,就需要去尋找每一集的景選在哪里。找到了景點,才能定下拍攝計劃。《西游記》的故事從大唐到印度,跨越許多省份,需要各種景色,到哪里去找?我心里也沒譜,只能根據(jù)劇中所有的內(nèi)容,擬訂一個大致路線。它不是唐僧當(dāng)年所走的真實路線,因為我不是拍攝“玄藏傳”,而是我們祖國從北到南、從東到西,最優(yōu)美的、已知的、未知的名山大川、佛剎道觀、風(fēng)景勝地.....

我為自己定下的準(zhǔn)備時間只有半年。我必須自己去尋找景點:采景時家里的準(zhǔn)備工作同時進行。?
我做了兩個月的采景計劃:3月1日出發(fā)先走東南:南京——揚州——宜興善卷洞——安徽黃山——安徽九華山——杭州瑤林仙境——浙江寧波天童寺——普陀山——杭州云溪,玉盤山,石烏洞,黃龍洞,紫云洞,水樂洞——紹興——福建福州鼓山,青枝山——泉州開元寺——廈門南普陀——漳州南山寺——東山島,城關(guān)鎮(zhèn)古城樓——汕頭——廣州——廣東羅浮山——肇慶七星巖——西樵山,佛山馬廟——湖南長沙——大庸張家界——青巖山黃獅寨——湖南慈利桃花源——返京。第一段采景用了35天。?
然后出發(fā)去華清池等地——四川成都青城山,二王廟,峨眉山,報國寺,伏龍寺,清音寺,武侯祠,杜甫草堂——大邑縣崇慶縣——云南昆明——圓通寺,龍門,太華寺,法清寺,華亭寺,窮竹寺,石林,西雙版納,思矛,景洪,勐海,瀾滄,雙江,臨滄,下關(guān),大理,喜州,楚雄,金殿,黑龍?zhí)?,金剛塔——湖南冷水江波月洞?月8日返回北京。?
采景中要基本定下劇中主要的拍攝點和期限。這樣大的工程,不可能一下子完成,也沒把握一拿出來就受到肯定,因此,必須先拍出一集戲來做實驗,看看觀眾的反映,再定下面的路該怎么走!因此,我選擇了第十三集:《除妖烏雞國》。定它,是因為這集的內(nèi)容從未在其他藝術(shù)形式里與觀眾見面,所以沒有可比性;同時這集里師徒四人都出現(xiàn)了,對他們的造型、表演等都是檢驗;再者,它的特技需要較少,因而難度也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