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畫家、中國美協(xié)會員曹金華作品被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

中國國家圖書館前身是京師圖書館,京師圖書館先后更名為國立北平圖書館、北京圖書館,1998年12月12日改稱國家圖書館。國家圖書館總館北區(qū)、總館南區(qū)、古籍館三處館舍并立,總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居世界國家圖書館第三位。通過國家撥交,社會捐贈和館員努力購藏,形成了傳統(tǒng)文獻和數(shù)字文獻相結合的浩瀚館藏。
國家圖書館先后有繆荃孫、陳垣、梁啟超、蔡元培、袁同禮、任繼愈等出任館長,團結社會賢達共襄館務。一代代默默奉獻的普通員工,立志崗位成才,恪盡職責,甘為人梯,愛崗敬業(yè),求實創(chuàng)新,支撐起國家圖書館這座知識大廈,形成了貫穿百年的國圖精神。
國家圖書館館藏宏富,品類齊全,古今中外,集精擷萃。館藏文獻超過3500萬冊件并以每年百萬冊件的速度增長。館藏總量位居世界國家圖書館第七位,其中中文文獻收藏世界第一,外文文獻收藏國內首位。
國家圖書館館藏繼承了南宋以來歷代皇家藏書以及明清以來眾多名家私藏,最早的館藏可遠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珍品特藏包含敦煌遺書、西域文獻、善本古籍、金石拓片、古代輿圖、少數(shù)民族文字古籍、名家手跡等280余萬冊件。“敦煌遺書”、“趙城金藏”、《永樂大典》、文津閣《四庫全書》被譽為國家圖書館“四大專藏”。
經(jīng)過百余年不懈努力,國家圖書館館藏已形成富有特色的藏用并重格局,建成精華盡收、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民族文化寶庫。

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

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
曹金華簡歷:
1974年生于湖南衡山,字希遠、子實,號南岳山人、九龍樵夫、云峰堂主,中國當代全能型書畫家,國家民族畫院畫家、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有“小悲鴻”之譽。
曹金華先后研讀于中國文化部重彩畫高研班、清華大學首屆中國畫高研班、中央美院首屆現(xiàn)實主義油畫創(chuàng)研班。
20余次參加國家級書畫展,多次獲中國文旅部、中國文聯(lián)、中國美協(xié)、中國書協(xié)優(yōu)秀獎。
國畫油畫書法累計800余件作品被中國文化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央美術學院、中華慈善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江西博物館、青海博物館、甘肅博物館、民族文化宮、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山東檔案館、安徽檔案館、福建檔案館、山西圖書館、河北圖書館、江西圖書館、關山月美術館、江西美術館、深圳當代藝術館等120余家博物館、美術館收藏。
作品入刊《美術報》《美術》《廣東美術》《湖南日報》《拍賣年鑒》及200余種書畫展覽作品集。

曹金華書畫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