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與國風藝術結合的新角度 · Joe Lam丨MOCer訪談錄
尋找更多的優(yōu)秀MOC設計師
在過去我們見過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但是我們很少會關注,知道是誰創(chuàng)作的,相對比其他平臺來說,我們除了介紹作品,更要介紹作者其人的背后故事,這也是向大師們致敬的一種方式。
Joe Lam,是來自香港的一名MOC玩家,他的作品融合了很多國風元素同時也表達了他的創(chuàng)作理念與美感,帶給觀眾視覺上的藝術。
歡迎Joe Lam!一起來走進他的積木世界吧!
MOCer的設計背景
Q1
您好,您叫什么名字?您來自哪里?
?Joe Lam,中國香港
Q2
您什么時候開始玩樂高積木呢?玩樂高積木多少年了呀?
2012年重新接觸樂高套裝。MOC大概是由2017年左右。
Q3
做MOC需要有想法、時間和金錢來支持,能支撐您持續(xù)創(chuàng)作MOC的動力來源是什么呢?
一方面能夠帶給觀眾砌樂高能與藝術結合的新角度,另一方面又能夠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展覽這是推到我創(chuàng)作的動力。
MOCer的成長歷程
Q4
是否創(chuàng)造了您特別引以為傲的LEGO MOC(我自己的作品)?能否介紹其設計思路?(您的代表作品!)
自己喜歡的作品有很多,例如今年在LEGO Ideas全球公開比賽中獲得冠軍的《富士山與鶴》。
【富士山與鶴】
以及回響很大的《壽司船》、《文房四寶》和《玉璽系列》,我都很喜歡及滿意。
【壽司船】
【文房四寶】
【玉璽系列】
但要數當中最喜愛的MOC, 一定是我為我的教會設計的小禮堂像真模型。
它是我第一個的MOC作品,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個角落都是細心觀察再慢慢構思如何處理。為了忠實呈現小禮堂的設計,不停的搜集資料、計算比例,所以到現在差不多五年了我還是最喜愛這個作品。
【小禮堂】
Q5
是什么促使你自己開始MOC?你開始做MOC時是如何學習的?
起初都把自己的MOC分享在一些討論區(qū)里,后來開設自己的專頁把作品都統(tǒng)一收集起來,方便自己做個記錄,亦有一個空間任意的創(chuàng)作及分享,不用理會討論區(qū)里面的規(guī)則,比較自由一些。
【高達系列】
Q6
設計過程中是否有任何困難以及如何解決,您可以與我們分享您的經驗嗎?
設計過程主要的困難通常都是來自于靈感的問題,其次就是在技術上如何用樂高把想法表現出來。當我自己在靈感方面遇到樽頸的時候,就嘗試先放下創(chuàng)作,走到街上到處框框,或者隨意弄個小作品自娛一下,先放空一下自己。
【霍格沃茨圖標】
【哥斯拉】
?
MOCer的設計理念
Q7
您的MOC靈感來自哪里?您可以談談您在設計MOC時的過程嗎?
我MOC的主要想法基本上都系來自身邊的一些日常事物, 例如食物、用具或時事場景,或一些藝術相關的作品,把身邊所發(fā)生的事用樂高作品來記錄下來。
也沒有特別的設計過程,只是看到一些畫面、一些事物,剛好有靈感的話就嘗試挑戰(zhàn)一下用樂高來呈現給觀眾看。
【天星小輪】
Q8
您將來想做什么樣的MOC?
今年主要的計劃也就是人物雕塑及藝術品的創(chuàng)作。
Q9
在一系列MOC作品中,您最看重什么?為什么?
我最看重的是作品能否表達我的創(chuàng)作理念與美感,帶給觀眾視覺上的藝術。
【初雪】
MOCer互動環(huán)節(jié)
Q10
您對其他MOC玩家有什么建議嗎?
其實沒什么建議的,只要忠于自己的喜好,開心地創(chuàng)作就好了,當遇到樽頸的時候就放松一下隨意砌些小玩意。切樂高作品本來就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
Q11
“Joe Lam”回答了“Luca Petraglia”留下的提問
Luca Petraglia:你最喜歡什么類型的磚?為什么?”???????????
我最喜愛透明的配件,在燈光下會呈現水晶一樣的感覺。
以上就是全部的采訪內容了
非常的感謝“Joe Lam”接受我們的采訪
也期待你未來的更多作品!
*本文來自公眾號MOC積木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