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之外的往事》(節(jié)選):群星計劃――危機之初的幼稚癥

? ?
在危機紀元頭二十年里人類社會發(fā)生的一些事情,在之前和之后的人們看來都是很難理解的,歷史學家把它稱為危機幼稚癥。人們一般認為,幼稚癥是前所未有的對文明整體的威脅突然到來所致;對個體來說可能是這樣,但對人類社會的整體,事情就可能沒有這么簡單。三體危機帶來的文化沖擊,其影響之深遠也遠超過人們當初的想象。如果為其尋找一個類比,在生物學上,相當于哺乳動物的遠祖從海中爬上陸地;在宗教上,相當于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而在歷史和社會學上,根本找不到類比,人類文明所經歷的一切與這一事件相比都微不足道。事實上,這一事件從根本上動搖了人類社會的文化、政治、宗教和經濟的根基。這一沖擊直達文明的最深層,其影響卻很快浮上表面,與人類社會巨大的慣性相互作用,這可能是產生幼稚癥的根本原因。
????幼稚癥的典型例子就是面壁計劃和群星計劃,都是當時國際社會通過聯(lián)合國框架做出的,在其他歷史時期的人們看來不可思議的舉動。前者已改變了歷史,其影響深入以后的整個文明史,將在另外的章節(jié)論述;后者則在出現(xiàn)不久便銷聲匿跡,很快被遺忘。
????群星計劃的動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危機初期試圖提升聯(lián)合國地位的努力,二是逃亡主義的出現(xiàn)和盛行。
????三體危機的出現(xiàn),使全人類第一次面對一個共同的敵人,對聯(lián)合國的期望自然提高了。即使是保守派也認為,聯(lián)合國應該進行徹底的改革并被賦予更高的權力和支配更多的資源,激進派和理想主義者則鼓吹成立地球聯(lián)邦,聯(lián)合國成為世界政府。中小國家更熱衷于聯(lián)合國地位的提升,危機在他們眼中是一個從大國獲得技術和經濟援助的機會;而大國則對此反應冷淡。事實上在危機出現(xiàn)后,大國都很快在太空防御的基礎研究上進行了巨大的投入,一方面因為他們意識到,太空防御是未來國際政治的重要領域,在其中的作為將直接關系到國家實力和政治地位的基礎;另一方面,這些大型基礎研究是早就想做的,只是由于國計民生和國際政治的限制而一直做不了?,F(xiàn)在,三體危機對于大國政治家們來說,就相當于當年的冷戰(zhàn)對于肯尼迪,但這個機會比那次要大百倍。不過各大國都拒絕把這些努力納入聯(lián)合國的框架。由于國際社會日益高漲的世界大同熱,他們不得不給聯(lián)合國開出了許多空頭的政治支票,但對其倡導的共同太空防御體系卻投入很少。
????在危機初期的聯(lián)合國歷史上,時任秘書長薩伊是一個關鍵人物。她認為創(chuàng)造聯(lián)合國新紀元的機會已經到來,主張改變聯(lián)合國的大國聯(lián)席會議和國際論壇的性質,使其成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并擁有對太陽系防御體系建設的實質性領導權。聯(lián)合國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首先要有能自主支配的足夠資源作為基礎,這一點在當時幾乎不可能實現(xiàn)。群星計劃就是薩伊為此做出的努力之一,不管結果如何,這一舉動充分顯示了她的政治智慧和想象力。
????群星計劃的國際法基礎是《太空法公約》,這并不是三體危機的產物,危機到來前,該條約就經歷了漫長的起草和談判過程,主要參考了《海洋法公約》和《南極條約》的框架。但危機到來前的《太空法公約》限定的范圍是柯伊伯帶之內的太陽系資源,由于三體危機的出現(xiàn),不得不考慮外太空,但限于人類尚未登上火星的技術水平,在本條約到期前(五十年期限),太陽系外的資源毫無現(xiàn)實意義。各大國發(fā)現(xiàn),這倒很適合作為給聯(lián)合國的一張空頭支票,就在條約上附加了一條有關太陽系之外的資源的條款,規(guī)定涉及柯伊伯帶以外的自然資源(關于自然資源一詞的含義,條約附件進行了冗長的定義,主要是指沒有被人類之外的文明占據的資源,這個定義中也首次給出了“文明”一詞的國際法定義)的開發(fā)和其他經濟行為,必須在聯(lián)合國框架內進行。歷史上稱這一條款為“危機附加款”。
????群星計劃的第二個動因是逃亡主義。當時逃亡主義初露端倪,其后果還沒有顯現(xiàn),仍被視為人類面對危機的一個最終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太陽系外恒星,特別是帶有類地行星的恒星的價值便顯現(xiàn)出來。
????群星計劃的最初提案,是提議由聯(lián)合國主持拍賣太陽系外的部分恒星和其所帶行星的所有權,拍賣對象是國家、企業(yè)、社會團體和個人,所得款項用于聯(lián)合國對太陽系共同防御體系的基礎研究。薩伊解釋說:恒星的資源其實是極其豐富的,距太陽系100光年內的恒星就有三十多萬顆,1000光年內有上千萬顆,保守估計,這里面至少有十分之一的恒星帶有行星。拍賣其中的一小部分,對未來的宇宙開發(fā)不會有什么影響。
????這一奇特的提案當時引起了廣泛的關注,pdc(行星防御理事會)各常任理事國發(fā)現(xiàn),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在可預見的未來,通過這一提案對自己似乎并沒有什么不利的后果;相反,如果否決它,在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下卻肯定有麻煩。盡管如此,經過多次爭論和妥協(xié),還是把拍賣恒星的范圍從柯伊伯帶以外外推到了100光年以外,然后提案通過了。
????群星計劃一開始便結束了,原因很簡單:恒星賣不出去??偣仓毁u出十七顆恒星,全是以底價賣出,聯(lián)合國只賺到四千多萬美元。買家全部沒露面,輿論紛紛猜測他們花那么多錢買一張廢紙干什么用,盡管這張紙具有堅實的法律效力。也許擁有另一個世界的感覺很酷,盡管它永遠是可望不可即的(有些用肉眼連望都望不到)。
????薩伊并不認為計劃是失敗的,她稱結果在預料之中,群星計劃在本質上其實是聯(lián)合國的一個政治宣言。
????群星計劃很快被遺忘,它的出現(xiàn)是危機之初人類社會非正常行為方式的一個典型例子。催生群星計劃的那些因素,幾乎是在同時,也催生了偉大的面壁計劃。
(原著:劉慈欣)
(轉載來源:《三體:死神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