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清朝財政為何遠超明朝?

2019-03-04 16:17 作者:江南拱橋夜  | 我要投稿

說起明朝的滅亡原因,人們往往有著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是天啟皇帝留下了個爛攤子,有人認為是崇禎皇帝瞎折騰,也有人認為是李自成和后金軍隊同時發(fā)難,令大明王朝難以招架。其實明朝滅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每年的財政收入無法彌補虧空,甚至連軍隊的軍餉都出現(xiàn)拖欠。據(jù)《明史》記載,明朝平均每年的財政收入為300萬兩白銀。

不過,明朝大部分時間里都不是按現(xiàn)銀收稅的,如田賦是直接交糧的。如果把田賦、鹽稅、工商稅、鈔關(guān)稅以及徭役全部換算成現(xiàn)銀計算,明朝平均每年的年收入可以達到近2000萬兩,歷史最高收入發(fā)生在萬歷三十年(公元1602年),但也只是區(qū)區(qū)2300萬兩。

?與后世的清朝相比,明朝的財政收入顯然差了一大截。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在“中日甲午海戰(zhàn)”爆發(fā)之前,清廷每年財政收入都在8000萬兩白銀左右,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更是逼近9000萬兩,也就是說,清朝一個季度的收入就頂?shù)蒙厦鞒?。清朝的財政收入為什么能有這么多呢?

明代銀錠

1.明朝是定額稅制,而清朝稅更重

明朝稅重不重?當然重,不然怎么會爆發(fā)農(nóng)民起義。不過重稅主要出現(xiàn)在明朝末年,事實上,明朝收入高峰那一年還實行的是定額稅制,沒有什么三餉加派。

1393年,明朝田賦收入達到3.2億石,朱元璋對此很滿意,隨即宣布新墾田地永不起科。自此田賦定額成為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固定了下來。萬歷時期的張居正雖然進行了稅制改革,但也只是將隱瞞的土地重新清丈出來,改變了征收方式,并沒有打破明朝稅收定額這一傳統(tǒng)。

1602年,明朝人口1.7億,財政收入約2300萬兩;而清朝入關(guān)之初,人口只有8800萬,財政收入?yún)s高達1960萬兩,已經(jīng)接近明朝統(tǒng)轄全國時的平均水平。清朝賦稅相比明朝而言更高。雖然康熙規(guī)定了在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后出生的人口不再繳納賦稅,這就是所謂的“盛世滋丁,永不加賦”,但根據(jù)黃宗羲定律,農(nóng)業(yè)社會中每次稅費改革后,農(nóng)民負擔在下降一段時間后又會漲到一個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清朝的稅收其實還是在逐漸加重的,到最后也是遠遠超過明朝的。到1891年的光緒年間,清朝財政收入已達8968萬兩。

2.清朝稅源要比明朝更多

對于封建王朝來說,田賦收入是整個財政收入的大頭,大約要占到70%以上。但與明朝不同,清朝的收入來源卻要多的多。清朝后期在打開國門后,開始有了鴉片稅等新稅種,同時對于關(guān)稅、鹽稅等稅目的稅率都比明朝時期更高。明朝關(guān)稅收入只有50萬兩,而清朝這一項高達2000萬兩以上。此外,清朝還針對鹽和鴉片征收厘金,這兩項又帶來2400萬兩收入。此時清朝人口接近4億,是明朝人口高峰時的兩倍。雖然康熙時就規(guī)定不對新增人口加稅,但對鹽征收厘金卻變相的增加了“人丁稅”,畢竟人都是要吃鹽的。清朝時這一項收入就能遠超明朝。

黃宗羲像

3. 嚴重的通貨膨脹

清朝財政收入遠高于明朝,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通貨膨脹。清朝中后期存在嚴重的通貨膨脹。清政府的財政收入雖然很高,但是米價、布價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也一直在上升,人們的生活其實并沒有因為國家財政的“虛胖”而得以改善。如:乾隆時期財政收入是5500萬兩,米價是每石1.48兩;光緒時期財政收入是8969萬兩,米價是每石2.17兩,這么算下來,清朝的“有錢”其實是虛的。典型的例子就是1901年時,清朝收入8820萬兩,支出卻高達1億兩。自“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政府每年還要承擔巨額的戰(zhàn)爭賠款,國庫是入不敷出的。此外,還有大批美洲白銀隨著對外貿(mào)易而流入,致使白銀不再像明朝那樣稀缺和值錢,因此數(shù)字虛漲并不代表其價值增加。

清代銀錠實物

4. 清朝剝奪了縉紳們的免稅資格。

明朝時,官員和士紳都可以免繳賦稅,這就導致很多農(nóng)民把土地掛在士大夫名下,或是士大夫們不斷兼并購買土地。舉個不恰當?shù)睦樱忻饕淮?,田地共十分,七分屬于士大夫,兩分屬于藩王,一分才用于交稅。明朝畢竟是小農(nóng)經(jīng)濟時代,通過農(nóng)業(yè)創(chuàng)造的財富很有限,還有那么多土地不用交稅,即使朝廷再怎么加稅也沒用,何況還有那么多官員中飽私囊。

可見,清朝遠比明朝多的財政收入并不是經(jīng)濟發(fā)展所帶來的,而是多種因素導致的。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清朝時期的高收入相對于明朝而言也是一把“雙刃劍”。畢竟一個國家是否富裕繁榮并不是看其財政收入有多少,而是在于其國民的收入狀況和生活水平。清朝后期的財政收入數(shù)目雖然高得令人咂舌,但當時物價頗高,錢也就不值錢了。人們過得不幸福,國家自然也就談不上強大。


清朝財政為何遠超明朝?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托克托县| 阜新市| 昌邑市| 荣成市| 绵阳市| 慈利县| 万年县| 东宁县| 五峰| 都兰县| 定边县| 甘孜县| 平果县| 南阳市| 通榆县| 奇台县| 六盘水市| 大新县| 宜丰县| 湘乡市| 太和县| 普陀区| 黄陵县| 禹城市| 玉龙| 章丘市| 鹿邑县| 台北市| 沈丘县| 隆安县| 故城县| 佛山市| 肃南| 栖霞市| 乐陵市| 邹城市| 且末县| 磐安县| 卢氏县| 新建县| 措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