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關于連接召喚之后的新召喚方式設想(征集?)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我是因為怕動態(tài)沉底所以發(fā)成專欄,所以全篇真的是閑聊了(
總之k社出新召喚方式之前本征集始終有效。

事出有因,今晚由于我們群里有人轉發(fā)了站內某diy專欄,在群里引發(fā)了好一陣討論。
原專欄有些爭議,這里就不指路了,大家討論的結果是,該設計一塌糊涂。
k社在vrains完結之后轉頭推出RD,這難免教大家暢想未來可能有的新ocg動畫,對應地就是ocg新的召喚方式。
很遺憾我本人并沒有設想出一個至少讓自己認可的新召喚方式,這里就不獻丑了,不過,作為玩家兼同人愛好者,還是有些自己的依據來判斷的。
除了平衡性、游戲性等老生常談的大眾指標以外,還有比如:
(1)引入新要素,或者說新機制
這一點在我看來是很重要的,尤其對于同人,這是區(qū)分這是新召喚方式還是(實質上的)DIY卡組的關鍵。
最初的儀式和融合就不說了,同調增加了調整和等級相關的規(guī)則,超量增加了超量素材的特殊存在和疊放的操作,靈擺開辟了怪獸卡當作魔法卡的先例和不送墓送往額外卡組的設定,連接則是引入了箭頭和額外區(qū)域等等,讓人眼前一亮。
自打我關注這個問題開始,陸續(xù)在百度知道、貼吧、知乎、B站專欄甚至是群友討論等收獲了不少想法,然而沒有一次真的有同人做到,或者做到的卻做得不好。
至少目前我沒有見過能引發(fā)兩位數討論量的設計(×)
(2)名字
好名字是很重要的,然而多數同人(國人作品)在diy卡或者同人小說里,召喚方式的名字總是基于中文來設計。這大概就像是看到翻譯劣質的盜版卡(※特此聲明,沒有cute某簡中),容易教人一眼尷尬。
畢竟原本的名詞是日語(※或者說日式英語,Synchro、Link等等),真想好好設計,那就不要讓名字嚇跑(?)讀者。
和上一條不同的是,我還真見到過,能說得上眼前一亮的名字。
Echo
暫譯為——回響召喚。
不知道什么時候看到的,當初對應設想的召喚方法也完全記不得,我自己也想不出好方法來對應這個名字。
不過,有個起跑線總是好的?
也沒有什么好收尾的,總之歡迎在評論區(qū)討論各位(可能有的)關于新召喚方式的設想,純當是友好討論(
總之k社出新召喚方式之前本征集始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