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準2022年高考作文風向嗎,好用20則小故事,可讓作文頓然生輝

2022年高考作文風向標,你看準了嗎? —— 新高考作文改革元年,須重視關系型思辨類作文
2021年全國高考,有8套試題,其中有5套作文呈現(xiàn)出關系型思辨類作文。
2021年高考作文題目,關系型、思辨型作文占主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2022年高考作文風向標。對過去幾年“新材料情境化任務驅動型作文”是一次大變革,可以稱作為新高考作文改革元年。高考綜合改革的主要指導思想之一就是要實現(xiàn)學生“知識”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轉化。作文備考,重點是訓練和培訓學生作文的作文“能力”,這樣才可以以不變應萬變。關系型、思辨型作文最難的是審題。為提高這一類型作文審題的實效性,筆者以2021年新高考全國Ⅰ卷作文為例,設計出以下審題模式。

【作文題目】(2021年新高考全國Ⅰ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1917年4月,毛澤東在《新青年》發(fā)表《體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論及“體育之效”時指出:人的身體會天天變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聰可以聰。生而強者如果濫用其強,即使是至強者,最終也許會轉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鍛煉,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會變而為強。因此,“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誘我以至于強,未可知也”。
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訓練】
01 讀材料,找準思辨話題
畫出題目材料中的關鍵句、關鍵詞
1.關鍵句:①生而強者如果濫用其強,即使是至強者,最終也許會轉為至弱
②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
2.關鍵詞: 強與弱
【簡評】對材料核心內容把握精準。不要小看這一步,如果在審題過程中抓不住材料中最為關鍵的句子和詞語,后面寫作就會“走錯一步,滿盤皆輸”。
【提示】
審題先要過材料關。這道作文題目,體育是引子,毛澤東所言“體育之效”,這個“效”你注意了嗎?關鍵句“生而強者如果濫用其強,即使是至強者,最終也許會轉為至弱”,是僅說體育嗎?“強者如果濫用其強”,明顯已經引申到另一個層面,是人生處世態(tài)度話題。?材料是行文立意之本,精準的立意從材料中來。從某種角度上來講,作文材料就是一篇小文章,作者就是命題人。請問:?你讀懂了命題人的真實意圖嗎?如果不細審材料,粗放審題,草草下筆,寫作偏離了大方向,叫你搬磚你運瓦,這不是白費力氣嗎?
02扣概念,深挖話題內涵
寫出你對話題概念的理解,并用一句話表明你的中心觀點。
1.概念理解:表層上是體育的強與弱,也就是身體的強與弱;深層是由體育的強弱引申出更廣泛的強弱之變,如:由體育鍛煉寫到生命意志的磨練,或寫到人生思想的成長,或寫到家國奮進的富強。
2.中心觀點:(示例)①發(fā)揚體育精神,磨練頑強意志;②生命成長,當以強者面世;③國家富強,當有勵精圖治、自強不息的民話精神…………
【簡評】立意精準。從話題概念理解,到話題立意觀點表達,都合此次作文要求。
【提示】觀點是多樣的,立意是開放的,這也是高考作文的特性??忌灰苡审w育之強弱引由到或人生或社會或國家層面,談強與弱的辨證關系,把道理說清楚即可。
03重思辨,要有主客輕重
1.話題涉及有哪兩個或哪幾個方面?
兩方面:“強”與“弱”
2.話題的重點你偏向哪一方面?
重談“強”,“弱”是論證“強”。
【簡評】能考慮到話題兩個方面內容,能掌控話題偏重于某一個方面。
【提示】本次作文題目,重在論述“強”,在論述“強”中,寫到“弱”,以“弱”反襯“強”之重要。作文要主談“強”,還要體現(xiàn)出“強”與“弱”的思辨關系才合要求。關系型、思辨型作話題往往有兩個或多個方面的關系,它們互相關聯(lián),有時還可能是對立存在。在論證過程中,既要注意把握好二者或者多者之間的對立統(tǒng)一辨證關系,還要突出論述的主體,切忌:平均用墨,中庸論調。
04明構思,搭好主體框架
1.本次作文正式文行文,采用的方式是:
A 層進式 (?√) B 并列式( ) C 其他( )
2.請列出你的正文寫作提綱(注意:正文至少要有三個主體段)
在橫線上用一句話填寫你每一層要表達的意思。
第一層:① (示例) 一謂?身體之強。 第二層: ②(示例) 二謂?意志之強。 第三層: ③(示例) 三謂道德?之強。
【簡評】能提練出“身體之強”“意志之強”“道德之強”三個分論點,分論點層層遞進,邏輯嚴密,全文綱舉目張。
【提示】確定好文章立意“寫什么”,接下來要迅速思考“怎么寫”。思考:如何從面上鋪開,把這一話題立意清楚、具體而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構思的難點:發(fā)散思維,多元思考。思考的核心: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正文主體段有哪些內容,各段在全篇各承擔什么論述任務。議論文正文部分說理的過程特別重要,從哪些方面來說理,理說得夠不夠深刻,這是文章的看點,也是閱卷老師能打到50+的關鍵。分數(shù)越往高處走,主體構思的“縝密、精準、深刻、創(chuàng)新”要求越高。作文構思表現(xiàn)出一個人的思維能力,通俗一點就是看問題全不全面,客不客觀,深不深刻。
05有章法,寫好主體段落
請你擬寫正文的某一段內容。
1.這一段話的結構層次:
①→ ②→ ③→ ④→ ⑤→
示例:
①→ 提出觀點 ②→觀點解讀 ③→舉例 ④→就例子結合觀點分析 ⑤→ 總結拓展
【簡評】段內構思文脈清晰,邏輯嚴密。五個層次步驟,一目了然,立場、觀點、素材、方法兼具。
【提示】很多學生寫作文時,一段話廢話很多,套話不少,讀來索然。一段話要按照一定的邏輯思維,層層推進,步步為營。平時寫作言不及要點、文不對主題的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模式的寫作實踐,強化自己在段落上的構思能力,逐步達到行文有章法。段落內的結構模式是多樣的,靈活多變的,但不管怎樣,都得遵循一定的邏輯規(guī)律,不可能信馬由韁。
2. 請嚴格按照這一構思,完成這一段話的具體內容(200至250字)
二謂意志之強。?//(觀點)強者之謂,軀體乃為表面,意志方為深層。肉體強健之上的精神頑強,是強者的硬度。?//(觀點解讀)“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事例)蚯蚓、蛇蟮在肉體上都無螃蟹之強,但螃蟹“弱”得連個窩都不會造,主要是內心躁沒有頑強毅力。?//(“事例+觀點”解讀)同理,一個人軀體強壯而意志虛弱,外強中干,那他還是一個字——弱!自古以來,再強的肉體終將化塵入土,“惟有強者留取名”。正所謂——“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總結論述,強化觀點) (249字)
【簡評】全段內容思路清晰,按五個構思步驟依次有序行文,字數(shù)控制恰到好處,表現(xiàn)出高水平的構建思維能力。
【提示】一段話是立體的,不是某一方面的,其內容布局有多方面的元素。如果從高考作文字數(shù)要求角度來分析,主體段250字最標準。在有限的字數(shù)內,想要深入論證某一觀點,就得有周密的布局構思。段內構思的思維訓練,能解決“胸有成竹”問題,寫起來就輕松得多。
06煉語言,更富有表現(xiàn)力
示例:體育之效,首先表現(xiàn)在強身健體。明亮的雙目,能助我們登高望遠;強健的臂膀,能助我們搏風擊浪;矯健的步伐,能讓我們走向詩和遠方。對于每一個人而言,有了健康才有可能贏得希望的一切。今天,體育課納入中考,全民健身運動遍及社區(qū)和鄉(xiāng)村,體育強國步步崛起……有健康,才有小康?。?31字)
【簡評】這段話語言表現(xiàn)有力度,有文采。首句直接表明觀點。接下來扣住題目材料,運用排比句,寫出了體育的強身健體之效。結尾處回歸現(xiàn)實,“有健康,才有小康!”,朗朗上口,韻律和諧。
【提示】就學生寫議論文而言,在語言構建與表達上通常存在兩大“痛點”:一是全篇重點不明,詳略不當,掌握不了文章論述的著力點;二是段內重點不明,隔靴瘙癢,軟綿綿,輕飄飄,表現(xiàn)力、感染力不夠,一段話內容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議論文的語言錘煉是一項真功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訓練的重點是如何用最省的筆墨,表達最精準的意思。訓練的前提,還是要多讀,培養(yǎng)語感。每次訓練,讓學生寫幾句精彩的話,就是成功。
07添素材,有力證明觀點
1. 這次作文,配合你的觀點,你準備運用哪些素材?含事實素材和理論素材,寫出主要內容即可。
題目材料:①“不以強喜,不以弱悲”
名言警句:②“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③“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報刊文摘:④“健康是1………系于1的堅實。”(《人民日報》)
課本素材:⑤“蚓無爪牙之利………用心躁也?!雹?“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⑦“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事例素材:⑧二戰(zhàn)時的德國; ⑨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⑩中方代表在諸多場合的硬氣發(fā)聲。
【簡評】全文列舉的10個素材,有名言警句,有課本素材,有報刊摘錄,還有事例素材。這些素材與本次作文主題契合,能有力佐證中心論點。
【提示】考場作文,素材是評分項,高考作文評分標準有關素材的項目要求:基礎等級中有“內容充實”這一條,發(fā)展等級中有“豐富”(材料豐富)、“有創(chuàng)新”(材料新穎)這兩條。妙用素材是考場作文提分的“法寶”。高分作文,素材必不可少。
2.請選擇其中的某一個素材,結合中心觀點,進行論證。(100字左右)
示例材料:“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論述1:毛澤東還有一句名言:“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边@里有三個關鍵詞,“體魄”“精神”和“文明”。毛主席把“文明”放到首位,他在告訴我們,代表文明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
論述2:這世界有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但還有一個文明良知的人類真理。在人類社會,強者的最高境界是文明道德。沒有文明做底色,沒有道義做底蘊,一切的強大都是虛弱的必然。
【簡評】上面素材運用,能結合所要表達的觀點進行精準的對點論述。既有材料本身觀點內涵解讀,也有發(fā)散拓展,將觀點引向深入。
【提示】素材運用要堅持一個原則:服從和服務于論證需要。引用素材筆墨從簡,概述為主;運用素材一定要結合所論證的觀點,展開論述,這一點尤其重要。多針對素材析現(xiàn)象,找原因,看本質,也就自然能發(fā)表些議論來。要圍繞具體作文主題表達需要,巧妙地藝術地轉化,一材多用,就看你腦袋夠不夠靈光;這是素材訓練的關鍵能力點。
以上訓練重點在于提高審題思維能力。1.以思考為主,不求動筆成篇,重在作文思維布局過程;2.以查漏為主,不求面面俱到,找到自己某一不足項,亦是成功;3.以能力為主,重在提升思維品質,自覺分析和反思自己審題過程中的所悟所得,增強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chuàng)性。為便于同學們對以上審題形式有更進一步了解,下面列舉一道作文審題題,供同學們練習參考。
附:關系型思辨類作文審題訓練練習題
【作文題目】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人與人相處,沒有誰愿意被俯視,也不應該俯視他人?;赝麣v史,中國曾領跑世界,令他國景仰;但也曾因國力衰弱,仰人鼻息,被列強俯視。 人與人、國與國之間如此,文化與文化之間亦如是。視角,取決于站位與定位,也取決于姿態(tài)與心態(tài)。百年變局,面向未來,我們該以怎樣的視角看待世界?
“世界青年交流論壇”邀請你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參加,并以“拒絕俯視,共創(chuàng)未來”為主題發(fā)言。請完成一篇發(fā)言稿。
要求:綜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訓練】
(一)讀材料,找準思辨話題
找出材料的關鍵句、關鍵詞
1.關鍵句:在題目中勾畫
2.關鍵詞:
(二)扣概念,深挖話題內涵
根據(jù)你的理解,寫出你對話題概念的理解,并用一句話表明你的中心觀點。
3.概念理解:
4.中心觀點:
(三)重思辨,要有主客輕重
5.話題涉及有哪兩個或哪幾個方面?
6.話題的重點你偏向哪一方面?
(四)明構思,搭好主體框架
7.本次作文正式行文,你會采用的方式是:
A 層進式 ( ) B 并列式( ) C 其他( )
8.請列出你的正文寫作提綱(注意:正文至少要有三個主體段)
在橫線上用一句話填寫你每一層要表達的意思。
第一層:①
第二層: ②
第三層: ③
第四層: ④
(五)有章法,寫好主體段落
請擬寫正文的某一段內容。
9.這一段話的結構層次:
①→ ②→ ③→ ④→ ⑤→
10.請嚴格按照這一構思,完成這一段話的具體內容(200至250字)
(六)煉語言,更富有表現(xiàn)力
11.請圍繞中心觀點,寫一至兩句句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話來。
(七)添素材,有力證明觀點
12.這次作文,配合你的觀點,你準備運用哪些素材?含事實素材和理論素材,簡要寫出主要內容即可。
13.請選擇其中的某一個素材,結合中心觀點,進行論證。(100字左右)
參考答案:
1.關鍵句:①沒有誰愿意被俯視,也不應該俯視他人;②視角,取決于站位與定位,也取決于姿態(tài)與心態(tài);③ 因國力衰弱,仰人鼻息,被列強俯;④視百年變局,面向未來,我們該以怎樣的視角看待世界?
2.關鍵詞: ①俯視 ②景仰 ③視角 ④姿態(tài)與心態(tài)⑤拒絕俯視,共創(chuàng)未來⑥人與人,國與國,文化與文化
3.概念理解:①俯視:居高臨下,態(tài)度傲慢;人人均有獨立人格,需要得到尊重,故情感上不愿意被他人居高臨下地俯視;②景仰,也就是仰視,是一種崇拜,帶有看輕自我的意思;③視角,也就是從哪一個角度去看,俯視與仰視就是視角,這里還有一種視角,就是“平視”; ④姿態(tài)與心態(tài),這是造成不同視角的根本原因;⑤“拒絕俯視,共創(chuàng)未來”,這是演講的主題,已經給出了答案;⑥人與人、國與國、文化與文化,是指引我們考生探討的對象、范圍,有個人,有國家,還可以談不同文化交流。
4.中心觀點:(參考)姿態(tài)高高在上,心態(tài)妄自尊大,則會慣于以俯視的視角看一切;姿態(tài)卑微低下,則會習于以仰視的視角看世界。唯有以友好、相互尊重的姿態(tài)與不卑不亢的心態(tài)平視他人與世界,方能贏得尊重,收獲和諧。
5.話題涉及有哪兩個或哪幾個方面?
①俯視、仰視與平視 ②拒絕俯視,共創(chuàng)未來
6.話題的重點你偏向哪一方面?
①平視是論述重點;②文章不僅要寫拒絕俯視,還要落筆共創(chuàng)未來,
7. 略
8. 示例:(并列式)
①拒絕人與人之間帶偏見的俯視,是共創(chuàng)和諧社會未來的活水源頭;②拒絕國與國之間不平等的俯視,是共創(chuàng)國際新秩序未來的永恒動力;③拒絕文化與文化間惡意的俯視,是共創(chuàng)人類命運共同體新未來的海上明燈。
9.(參考示例)觀點+觀點解讀+事例+論述
10.(參考示例)略
11.(參考示例)
①視角取決于站位和定位,也取決于姿態(tài)和心態(tài)。②俯視,源于高站位和高姿態(tài),源于心態(tài)上的自恃甚高和定位上的驕傲自負。③不僅拒絕被俯視,也拒絕俯視他人。④應是摒棄以國家偏見為主觀色彩的俯視。⑤因國力、種族的差異而抬起頭顱俯視他人,必在國際交流間樹起隔閡,也必將失去遠眺世界未來的全真視角。
12.略
13.參考示例:略
好記好用的20則小故事,讓作文頓然生輝!


小故事,大用途!
01
陶行知的教育
一個孩子把家里新買來的金表拆壞了,遭到了父母的懲罰。
陶行知聽說后,建議父母帶著孩子把金表送到修表鋪,在鐘表師傅修理時,讓孩子在一旁跟著學習如何修表。
這樣一來,修表鋪成了課堂,修表匠成了老師,孩子得到了最好的教育。(向賢彪 《呵護創(chuàng)新的“好奇心”》 )
提示主題:呵護童心,好的教育,鼓勵好奇心
02
石曼卿“坐令空山出錦繡”
宋代詩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時,發(fā)現(xiàn)縣衙對面“山嶺高峻,人路不通,了無花卉點綴映照”。
有一天他突發(fā)奇想,叫人用黃泥裹著桃核做成彈丸,閑暇時便一顆顆往山嶺上投。幾年下來,竟然“花發(fā)滿山”。
后來,蘇軾游歷此地,賦詩贊曰:“坐令空山出錦繡,倚天照?;o數(shù)?!保ㄋ瓮蹲羁斓哪_步是“堅持”》)
提示主題:堅持,高雅志趣,付諸行動,付出與回報
03
黃大發(fā)開鑿出“大發(fā)渠”
在貴州遵義草王壩村,老支書黃大發(fā)揮灑36年時光,憑著堅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撓的恒心,最終鑿通“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水渠,徹底改變了祖祖輩輩缺水的命運。(宋威《最快的腳步是“堅持”》)
提示主題:堅持,扶貧,家園,恒心,實干
04
柏拉圖堅持完成甩手作業(yè)
蘇格拉底曾給學生們布置作業(yè),要求大家每天甩手上百下。
結果,第一天所有學生都能完成,但一個月后尚能堅持者僅剩一半,一年后還在堅持的就只有柏拉圖一人了。(宋威《最快的腳步是“堅持”》)
提示主題:堅持,恒心,毅力,基礎
05
塞罕壩人半個世紀的堅守
河北塞罕壩昔日飛鳥不棲、黃沙遮面,如今綠樹蔥蘢、天凈水清,這樣的綠色奇跡,映照著塞罕壩人超越半個世紀的堅守。(宋威《最快的腳步是“堅持”》)
提示主題:堅持,實干,奮斗,生態(tài)保護,愛護家園
06
王繼才、曾治中和吳井泉的敬業(yè)奉獻
守島英雄王繼才,三十二年如一日,在荒島堅持升起五星紅旗;“水管家”曾治中,勤于實踐和鉆研,總結出灌溉管理“七字經”,被廣泛推廣應用;
助理工程師吳井泉,每天認真記錄潮汐數(shù)據(jù)、研究規(guī)律,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潮汐數(shù)據(jù)模型。(向賢彪《努力追尋崇高的精神境界》)
提示主題:奮斗,務實,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平凡與不凡
07
挑山工不在“快活三里”歇腳
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被稱為“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歡在此歇腳。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為休息時間長了,腿就會“發(fā)懶”,再上“十八盤”就更困難。(李浩燃《昂揚精神鉚足“牛勁”》)
提示主題:堅持不懈,安逸享樂,吃苦耐勞
08
張富清和李連成的奮斗
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用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精彩人生。
“吃虧”書記李連成以“當干部就應該能吃虧”為座右銘,三次創(chuàng)業(yè)帶領村民橫跨三產,讓為民情懷照亮小康夢想。(李浩燃《昂揚精神鉚足“牛勁”》)
提示主題:淡泊名利,不改初心,為夢想奮斗,小我與大我,三牛精神
09
錢三強的“牛勁兒”
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教授在年逾花甲時,仍干勁十足,經常工作到深夜。
有人問他多大歲數(shù)了,他回答:“屬牛的?!?/blockquote>也正是這么一股子“牛勁”,讓他成為中國原子能事業(yè)的奠基人,為我國國防科技作出了突出貢獻。(陳凌《像牛一樣耕耘 像牛一樣奮發(fā)》)提示主題:奮斗拼搏,矢志報國,吃苦耐勞,中國夢,三牛精神
10
齊白石和“耕硯?!?/strong>
近代國畫大師齊白石曾給自己起過一個“耕硯?!钡木b號,勉勵自己要像牛一樣勤奮耕耘。他還經常對人說,“不教一日閑過”,甚至還給自己立下每天必須畫5幅畫的規(guī)矩。正是因為像牛一樣勤奮,他才最終收獲“畫蝦數(shù)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陳凌《像牛一樣耕耘 像牛一樣奮發(fā)》))提示主題:勤奮扎實,吃苦耐勞,三牛精神
11
“核司令”程開甲
1960年,一紙命令將程開甲調入北京, 加入中國核武器研究隊伍,他從此在學術界銷聲匿跡,卻在西北戈壁灘帶出10位院士和40多位將軍,被人們稱作“核司令”。(柳杰《抱持事業(yè)心態(tài)》)提示主題:奉獻愛國,工匠精神,大我境界,淡泊人生
12
柴生芳:三次選擇,堅守初心
柴生芳,文科狀元,北大高材生,留洋博士。他用三次選擇堅守了自己的初心:第一次,回到西北;第二次,棄學從政;第三次,投身基層。他的每一次選擇,都不為常人所理解,他舍棄的恰恰是很多人苦苦追尋的。提示主題:堅守初心,人生選擇,磨礪自我,回報社會
13
馮友蘭的“不著急”
馮友蘭素以“不著急”聞名,一部《中國哲學史新編》的皇皇巨著,他80余歲動手,90多歲才宣告完成。在日積月累中厚積薄發(fā),其實才是立長青之業(yè)、達天地之遠的不二法門。(李斌《“十年功”托舉“一分鐘”》)提示主題:積累沉淀,堅持不懈,厚積薄發(fā),甘于寂寞
14
塞罕壩年輕人堅守林場
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的年輕人說,外面的世界“太熱了”,他們寧愿選擇一棵一棵地造林種樹。他們可能錯過了精彩大千世界,但一望無際的林海,卻訴說著他們的成功。(李斌《“十年功”托舉“一分鐘”》)提示主題:堅持不懈,不忘初心,舍小我為大我
15
張伯苓校長的“愛國三問”
“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1935年,南開大學張伯苓校長用“愛國三問”,鼓勵青年人奮發(fā)圖強。(李斌《迸發(fā)新時代愛國主義偉力》)提示主題:青年許國,愛國情懷,奮發(fā)圖強,中國夢
16
“阿木爺爺”的匠心
一把木凳,百萬粉絲,過億播放,“阿木爺爺”做木工,“這輩子就把這件事情干好、干細致就行了”,道出了“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的匠心。(程聚新《以奮斗姿態(tài)揚起時代風帆》)提示主題:專注,踏實,慢節(jié)奏,工匠精神,弘揚傳統(tǒng)17
《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小故事
清人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官員去世后碰上閻王爺,很是志得意滿的樣子,自稱“所至但飲一杯水,今無愧鬼神”。閻王爺譏道:“但不要錢即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飲,不更勝公乎?”(習驊《干凈與干勁》)提示主題:積極進取,有所作為,造福百姓18
“鄉(xiāng)村燭光”葉連平
退休老教師葉連平,退休近三十載仍堅守三尺講臺,為學生義務補課,被譽為堅守初心、余熱生輝的“鄉(xiāng)村燭光”。提示主題:初心,奉獻,教育19
“種樹老人”班都
蒙古族老人班都,生活在氣候干旱、環(huán)境惡劣的沙漠邊緣,年逾八十仍堅持打井挖河,引水灌溉,像呵護孩子般照料著沙漠中的胡楊。提示主題:初心,奉獻,家園,環(huán)保20
大浪淘沙始見真金
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中,有的壯烈犧牲,有的自動脫黨,有的淪為漢奸,有的成為叛徒,最終登上天安門城樓的,只有毛澤東和董必武。同一起點、同一征程,不同結局、不同人生。滄海橫流方顯本色,大浪淘沙始見真金。提示主題:不忘初心,堅持信仰,人生選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