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光譜萊特《談話掌握》一部電影時間解決聊天問題
楊朱主張個人本位論,但他絕不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如前所述,楊朱提出了“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的觀點,由于文獻有缺,我們已不知楊朱是如何具體論證和具體發(fā)揮他的這個觀點了?!墩f苑·政理》中的一段記載卻彌補了這個缺憾?!皸钪煲娏和跹裕骸翁煜氯邕\諸掌然?!和踉唬骸我??’楊朱曰:‘誠有之。君不見夫牧羊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杖而隨之,欲東而東,欲西而西。君且使堯率一羊,舜荷杖而隨之,則亂之始也……將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此之謂也?!?span id="s0sssss00s" class="sup--normal font-size-12">?[5]?
在這個“童子牧羊”的比喻中,羊群“欲東而東,欲西而西”,享有充分的自由。而象征統(tǒng)治者、管理者的“童子”只是“荷杖隨之”,并不亂加干涉。這不禁使我們想起了亞當(dāng)·斯密關(guān)于“看不見的手”的比喻以及關(guān)于國家只應(yīng)起“守夜人”作用而不亂干涉經(jīng)濟活動的觀點。雖然與亞當(dāng)·斯密的近代經(jīng)濟自由主義理論相比,楊朱的觀點只能稱之為古代樸素的自由主義政治理論,但其歷史地位則是不應(yīng)低估的。?[5]?
中國古代自由主義理論的首倡者是老子。老子的無為論乃是中國古代自由主義的“大本營”和“基本形式”。楊朱的“童子牧羊”論正是“無為而治”論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形式。?[5]?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管子的“或使論”。蒙文通指出《管子·白心》一篇,“闡或使之義為備”,這實在是慧眼獨具?!栋仔摹吩疲骸疤旎蚓S之,地或載之?!薄胺蛱觳粔?,地不沉,夫或維而載之也夫!又況于人?人有治之,辟之若夫雷鼓之動也。夫不能自搖者,夫或搖之。夫或者何?若然者也。視則不見,聽則不聞,灑乎天下滿,不見其塞?!薄盎蛘摺痹诠糯鷿h語中,是指代一種雖暫時不能實指但確實存在的人或其他對象。在《白心》中,這個“或者”是指一種對自然、社會現(xiàn)象起基礎(chǔ)和推動、支配作用的力量,其特點是“視則不見”,“灑乎天下滿”。不難看出,這種“或使”論同亞當(dāng)·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理論如出一轍。二者的深層含義都是對客觀存在但暫時尚未被人完全認識的客觀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規(guī)律的承認。?[5]?
《白心》是主張“治無治”即無為而治的。《白心》云:“無益言,無損言?!迸c《白心》屬于同一學(xué)派的《管子·心術(shù)上》云:“無為之道,因也。因也者,無益無損也。”蒙文通認為可視此論同楊朱的理論為“一貫之道”。蒙文通說:“物至自治,安用拔一毛以利之。拔毛以利,適為不利也。”“拔毛利之,則益之也,適亂之也。楊子之說,得《心術(shù)》、《白心》之言而義益彰?!?span id="s0sssss00s" class="sup--normal font-size-12">?[5]?
對于《白心》、《心術(shù)》作者的學(xué)派歸屬,當(dāng)代學(xué)者看法殊異。蒙文通則徑將其作者歸屬于楊朱學(xué)派。我認為,即使不同意蒙文通關(guān)于作者學(xué)派的歸屬,至少也應(yīng)贊同他的以下觀點:楊朱所云“人人不拔一毛,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楊朱本人的論證已不可知,而《白心》、《心術(shù)》篇的有關(guān)論點和論證正可視為楊朱觀點的進一步“具體論證”和繼續(xù)發(fā)展。楊朱學(xué)派和《心術(shù)》、《白心》的作者,作為一個一脈相承的流派或兩個有一定聯(lián)系的流派,他們都在進一步豐富和充實中國先秦時期的自由主義政治理論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貢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