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考研與考博

淺論考研與讀博:
在貼吧的研究生吧和考研吧轉(zhuǎn)了一圈,發(fā)現(xiàn)許多考生發(fā)給研究生導師的郵件中都會透露出一個共同點:“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會讀博士?!?/p>
對此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定論:一般這么說的人都是假的,他并不是想去真正的讀博,而是以此為噱頭來獲得混研究生文憑的資格。
我國目前許多科研學者的腦袋并不聰明,能取得很大成就的原因往往是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這些人的努力固有其價值,但是科學研究并不僅僅是靠努力就能成功的,有時候還需要一點“悟性”、“靈性”。這是佛家常道的,可以認為是舉一反三、醍醐灌頂、一通百通、不言自明等等。除了上天賦予的這種先天特質(zhì)之外,科學研究者還應該有自覺和自醒。所謂自覺,就是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所謂自信就是要“吾日三省吾身”。
對此,我自認為自己不是一個聰明的人。因為很多想遇見的問題、很多觸手可及的問題,我都沒有去解決。所以說我既沒有上天賦予的那種特質(zhì),也沒有后天的自覺和自省。這些東西都是很難獲得的,很多人窮盡一生都無法獲得。
很多人都說讀博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我認為如果有了上面說的這兩種先天和后天的品質(zhì),讀博士就應該是非常輕松而且愉快的事情。之所以很多人認為讀博士很痛苦、很煎熬,我認為他們就沒有上述的這兩類內(nèi)在品質(zhì),即可以認為這些人即使能夠順利博士畢業(yè)也不過是空有其表的大花瓶而已。
這些人選擇去讀博士,增加了考博難度,給那些原本適合讀博的人造成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最新不適合讀博士,但是卻去考博士或者讀博士的人,他們不僅浪費了國家和社會的資源,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那些有著自覺、自省與靈性的人放棄自己固有的品質(zhì)而去隨大流、搞形式。
其危害不言而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