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狗打車,實力演繹C端之路的艱難曲折
編輯 | 于斌
出品 | 于見(ID:mpyujian)
一直揚言要做“貨運版滴滴”的快狗打車,在最近這段共克時艱的日子里顯得有些凄慘。
近期,網(wǎng)絡上先是各種“快狗打車平臺亂收費”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隨后又是“平臺司機紛紛要退保證金”的信息滿天飛。
一邊是平臺用戶的投訴,一邊是平臺司機的離職,快狗打車究竟為何落入何種境地?
平臺亂收費,屢遭消費者投訴
在眾多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網(wǎng)絡服務平臺上,我們可以看到多達上千條有關消費者對快狗打車投訴的信息,而就最新的投訴情況來看,有相當多的消費者指出快狗打車存在“亂收費”的行為。

舉例來說,比如在21CN聚投訴平臺上,一位顧先生描述了他被快狗打車平臺欺騙的經(jīng)歷。顧先生因為需要搬家,所以在快狗打車平臺上預約了車輛進行搬家服務,總共30公里,在平臺頁面上顯示的預估價格為150元,其中下方標注了一行小字,搬運的具體價格需要和司機商議。
隨后到了約定的時間,貨車司機到達了發(fā)貨地址,顧先生與司機協(xié)商后同意加價100元進行搬運服務,但在到達收貨地址后,司機以物品較多為由要求加價至200元,顧先生并沒有同意司機又臨時提價的要求,最終協(xié)商失敗,司機要求顧先生必須再付給他10元作為賠償,但是司機并沒有幫顧先生進行搬運服務。
顧先生感覺自己遭到了不公與欺騙,然后將此問題反饋給了快狗打車的客服,但是平臺的客服并沒有給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只是反復強調(diào)搬運的費用需要和司機協(xié)商,一直回避平臺司機存在亂加價的問題,將平臺應該負的監(jiān)督責任推卸給司機。
而在快狗打車平臺上我們可以看到,總搬運費包含了基礎運輸費用+其他費用,其中基礎運輸費用就相當于打車費用,其他費用則包含了搬運費+過路費/停車費。在這種定價模式中,基礎運輸費用是有一套價格計算體系的,搬運費雖然平臺上有列出一些費用標準,但依舊標注了具體情況需要和司機進行協(xié)商,這也就導致了平臺上出現(xiàn)司機亂收費的行為。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這并不是快狗打車推卸責任的理由,既然快狗打車想做面向C端大眾的貨運版滴滴,那就需要拿出服務的精神,為消費者提供優(yōu)質(zhì)的服務。平臺上存在司機亂收費的行為,那就應當制定相應的標準,定期對平臺的司機進行培訓,避免再次出現(xiàn)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事情。
平臺司機紛紛離職,退保證金成難題
令快狗打車十分尷尬的是,不僅被用戶們頻頻投訴,它還被平臺上的司機們集體“嫌棄”。近期,在21CN聚投訴平臺上可以看到有多達上百條對快狗打車投訴的信息,其中大部分都是快狗打車平臺上的司機們要求“退還保證金”。

保證金是快狗平臺對注冊的司機們要求繳納的押金,司機只有繳納了押金才能在平臺接單運營。對此,有司機師傅反映稱,客服當時表示保證金在注冊滿3個月之后就可以申請退還,但如今已經(jīng)在平臺注冊了超過3個月,甚至超過2年的司機在申請退還保證金后都沒有通過。
還有一位劉師傅表示,他多次給快狗打車的官方客服打電話要求退回保證金,但是客服電話一直沒有人接聽。根據(jù)劉師傅撥打的電話時間來看,都是在正常的上班時間,周一至周五早上9點到下午5點之間,這就很奇怪了,難道快狗打車這么大的平臺沒有客服嗎?那注冊時候的客服又是誰呢?

并且劉師傅還表示,不僅保證金的退還申請沒有回應,連劉師傅跑訂單賺的錢也沒辦法提現(xiàn),“快狗打車平臺實在是欺人太甚”。
看到這里,我們不禁產(chǎn)生了疑問:快狗打車既遭到消費者的投訴,又惹怒眾多司機師傅,兩邊不討好,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C端市場難爭奪,燒錢之路行不通
2018年8月,58到家旗下短途貨運平臺“58速運”宣布將品牌升級為“快狗打車”,這也標志著此前一直耕耘在小B端的58速運準備邁向更廣闊的市場,要借著自身同城運力的優(yōu)勢攻進網(wǎng)約貨車C端市場,成為貨運領域的滴滴。
品牌升級為快狗打車之后,創(chuàng)始人陳小華曾在公開場合對媒體表示,快狗打車要解決的C端市場痛點就是——公共交通不給運、快遞運不了、私家車裝不下、自己搬不動等各種城市貨物出行難題。
然而,有著這樣難題的C端市場,其需求量究竟能支撐多大的市場呢?
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其實同城貨運本身是一個低頻且個性化程度高的市場,如果沒有平臺在價格上進行補貼,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物流平臺將很難吸引到貨運司機以及消費者留存,而且各個平臺為了搶奪市場、流量開啟補貼大戰(zhàn)之后,這種惡性競爭又使得眾多平臺陷入巨額虧損的泥潭。
據(jù)了解,快狗打車為了與貨拉拉競爭,通過降低抽傭的方式招募司機,給平臺的用戶發(fā)放優(yōu)惠券進行補貼,以此培養(yǎng)用戶使用習慣。不過,隨著燒錢補貼搶市場這一運營模式的形成,虧損也便成了常態(tài)。
有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快狗打車C端市場的天花板非常低,“貨運版滴滴”其實就是一個偽概念??旃反蜍囆Q解決貨運出行市場的概念更像是一個為了尋求融資而講的故事,因為投資人都相信出行市場滴滴的神話,但貨運市場更偏向傳統(tǒng)的物流領域,和客運出行市場的邏輯并不一樣。
與客運出行市場的滴滴不同,快狗打車所在的同城貨運市場出行場景更加復雜,貨運的標準存在不同,出行的路線、時間、貨物類型、重量體積、車型需求以及司機的經(jīng)驗程度、可信任程度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并且C端的同城貨運市場并不像C端的同城出行市場一樣存在較高的需求,同城貨運的主體大部分還是在小B端客戶群,但由于小B端客戶群的價格敏感度高以及客群關系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這使得同城貨運市場的需求高度分散且難以維持。
這也就不難理解快狗打車為什么頻頻被投訴了。想要搶C端市場但沒有做服務型C端市場的基因,想要拉攏貨運司機卻沒法保證市場需求,這導致如今的快狗打車錢倒是花出去了,但本是賺不回來了。所以想退保證金的司機們,還是得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