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點翻碩: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法語口譯24考研專業(yè)目錄及參考書目推薦
一、院系專業(yè)介紹: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具有鮮明的國際化特色,現(xiàn)已成為華南地區(qū)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外國語言文學、全球經(jīng)濟治理、涉外法治和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重要基地?,F(xiàn)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114人,博士、碩士研究生4715人,外國留學生465人,各類成人本專科生、進修及培訓生10000多人。
學校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是中國恢復研究生制度后較早獲得碩士、博士授予權的單位。學?,F(xiàn)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8個省級重點學科。擁有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2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5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7個專業(yè)學位碩士點。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組織開展的幾輪學科評估中,我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2021年學校入選廣東省“沖補強”提升計劃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5個學科入選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社會科學總論學科位居ESI全球前1%。學校以培養(yǎng)全球化高素質(zhì)公民為使命,著力推進專業(yè)教學與外語教學的深度融合,著力培養(yǎng)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過硬本領、創(chuàng)新能力、擔當精神的高素質(zhì)復合型國際化人才。學校研究生教育搭建了“4+1+多”的高水平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平臺(4項國家留基委項目+1項廣東省粵港澳聯(lián)合培養(yǎng)項目+“多語種”人才培養(yǎng)項目 ),構筑了“五位一體”的全球治理人才培養(yǎng)體系。其中,4項國家留基委項目包括“歐亞校園項目”和“RCEP人才培養(yǎng)計劃”2個創(chuàng)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yǎng)項目以及“國際治理創(chuàng)新研究生項目”和“OECD人才培養(yǎng)項目”2個國際組織后備人才培養(yǎng)項目;“多語種”人才培養(yǎng)項目包括“小語種+會計”、“多語種+國際傳播”、“多語種+漢語國際教育”等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項目。2021和2022年學校還分別首批入選了教育部、司法部涉外律師和國際仲裁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單位。近三年,7名畢業(yè)研究生正式入職聯(lián)合國總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資源研究所等重要國際組織,在全國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
?
二、專業(yè)目錄
學院:010高級翻譯學院
?
專業(yè):055108法語口譯
?
研究方向:01?各研究方向
?
學位類別:專業(yè)碩士學位
?
學習方式:全日制(2年)
?
擬招生人數(shù):16人
?
初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14翻譯碩士法語
③360法語翻譯基礎
④448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
復試科目:
①993法語翻譯綜合考試(筆譯、口譯)
②930面試
③719基礎口譯(同等學力加試)
④723法漢互譯(同等學力加試)
?
三、參考書目:
初試參考書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全國統(tǒng)考科目,考試大綱、考試題型以教育部公布為準。
214|翻譯碩士法語:
1、《全日制翻譯碩士專業(yè)學位(MTI)研究生入學考試指南》,全國翻譯碩士專業(yè)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年;
2、《法語》1-4冊,馬曉宏等編,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2年;
3、《法語》5-6冊 ,束景哲主編,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年。
360|法語翻譯基礎:
1、《全日制翻譯碩士專業(yè)學位(MTI)研究生入學考試指南》,全國翻譯碩士專業(yè)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年;
2、《法語》1-4冊,馬曉宏等編,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2年;
3、《法語》5-6冊 ,束景哲主編,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年。
448|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全日制翻譯碩士專業(yè)學位(MTI)研究生入學考試指南》,全國翻譯碩士專業(yè)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年。
復試參考書目
719|基礎口譯(同等學力加試):
無
723|法漢互譯(同等學力加試):
無
993|法語翻譯綜合考試(筆譯、口譯):
1、《法語》1-4冊,馬曉宏等編,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2年;
2、《法語》5-6冊 ,束景哲主編,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年;
3、《法語口譯實務(2級)》,陳偉, 外文出版社,2005年;
4、《法語口譯實務(3級)》,蔡小紅, 外文出版社,2005年;
5、有關法國文學史、法國當代文化方面的書籍。
?
四、復習規(guī)劃
①第一輪基礎階段(開始至6月低):抓住主干,建立知識體系,夯實基礎。
②第二輪強化階段(7月至10月底):進一步深入解析基礎知識,訓練答題方法,翻譯和寫作技巧,背誦百科名詞解釋,百科大作文及應用文寫作。開始梳理、講解真題與答題技巧。
③第三輪沖刺階段(11月至考試):堅持背誦練習,模擬答題、強化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