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偉坦言早年恐懼,我才明白什么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我原來是很活潑的小朋友來的……”
梁朝偉選擇在自己60歲的時候袒露心聲,他在媒體上公開表示,他也曾是一個很活潑的小朋友,但因為父母之間的矛盾,造成了他的內(nèi)向和敏感:
“小時候基本上我爸爸媽媽每天都吵架,爸爸感覺每天都會喝醉酒。我那時每天都很害怕,只要聽到他們吵我就拿被子在那邊哭。除了很害怕以外,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反應(yīng)?!?/p>
父母離婚的那天,梁朝偉永遠記得當天的畫面,“那天是冬天很冷,因為那個時候那些窗是鐵窗,我記得那個生銹鐵窗的味道,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記住那天的溫度和味道,可能是我從小就特別敏感吧。也可能是因為這個敏感,所以做演員或創(chuàng)作的時候就會需要這樣一個東西?!?/p>
從此之后,有種恐懼感就一直伴隨著梁朝偉,“我就開始把所有東西都藏在(心)里面?!?/p>
一個人的恐懼和死穴,都是在童年時期種下的
童年的記憶會伴隨人一生。
所以有人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p>
梁朝偉就是這樣,他對感情和婚姻有恐懼感,他甚至有社交恐懼,害怕跟陌生人打交道。這其實就跟他走不出父母離婚的童年陰影有關(guān)。
當隱忍和壓抑成為一種習慣,那他的內(nèi)心必然會很痛苦,幸好梁朝偉找到了一個出口——演戲。
“演戲可以把我壓抑的情感完全發(fā)泄出來,但沒有人知道那個人是我”。

原生家庭影響深遠
性格決定命運。但一個人的性格如何,往往是根源于他(她)的父母、家庭,如果為人父母者疏忽了這點,那給孩子帶來的災難是非常深重的。
這點想必凡是有過梁朝偉類似經(jīng)歷的朋友都能體會到,每個孩子都是渴望溫暖和幸福的,當他們看到父母經(jīng)常吵架,他們會很敏感,會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甚至會認為這是因為自己造成的。
小時候生活在恐懼不安之中的人,在長大后也會非常沒有安全感,對誰都不放心,內(nèi)心越是恐懼,就越要掩飾和扭曲,從而讓自己過得很艱難。
所謂積重難返,有些傷害是很難被治愈的。
而反過來,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就處于很溫暖很幸福的家庭,那他(她)對自己就會很有信心,對人生很樂觀,就更容易獲得幸福。

不安全感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對一個人來說,童年形成的記憶非常重要。很多人會說自己記不得小時候的事了,但你怎么知道這不是一種“自我保護”?
我的體會是,如果小時候遭遇很不好的事,那大腦就會形成一種防御機制,把關(guān)于這個事的記憶掩藏起來,好像它沒有發(fā)生過一樣。
但在人的潛意識里,它永遠存在,它會對你的很多方面產(chǎn)生影響。最可怕的是,你可能會不自覺的在“喂養(yǎng)”它,直到它以一種無比可怕的方式出現(xiàn)在你的現(xiàn)實生活中,要么是你徹底打敗它,要么是它吞噬你,毀滅你。
所以,父母的責任很大,一定要小心呵護孩子的幼小心靈,讓他們的精神世界多開花,多一點陽光,少一些打擊和傷害。
還是魯迅先生說得好,“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
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是如何形成的?父母的言傳身教是核心因素,我們看一個人怎么樣,就可以推斷出這個人的父母、家庭如何。
畢竟人是環(huán)境的一部分,每個人身上都有環(huán)境留下的烙印,特別是童年時候留下的烙印,往往會伴隨終生。
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為了社會,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的時候,應(yīng)該知道自己的責任重大,要盡量給孩子多一些關(guān)于勇氣、正直、樂觀、自信等積極的影響。
要知道,你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你自己會因此受益,也等于是給社會做了很大的貢獻。因為,這個社會由此多了一個很好的人,他(她)的存在等于是給世界增加了正能量。
可憐天下父母心。最后希望為人父母者明白,我們終其一生,其實都是在為孩子打一個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