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教材分析方法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我國的中小學教材正在悄然地發(fā)生著深刻變化,新的教材為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供了空間,同時也向他們提出了挑戰(zhàn),特別是對他們分析教材、設計教學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下面小編告訴你小學英語教材分析方法,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英語教材分析方法:
1.單元話題
目前各種版本的小學英語教材多以話題作為組織教學內容的主線。確定了單元的話題,就可以圍繞話題選擇語言材料和設計活動,從而使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加深對主題的認識和提高對該主題的表達能力。話題往往可以通過單元題目、語言材料、活動內容、詞匯表等判斷出來。
2.語言點
語言點包括語音、詞匯、結構、功能等方面。教材的語音、詞匯教學重點一般都清楚地列出。在結構方面,由于結構大綱的爭議,很多小學英語教材沒有明示語法重點。但是,考慮到英語在我國是外語這一事實,國內的教材在話題這一線索之外,多數(shù)都還有一條語法線索貫穿整套教材。受二語習得理論研究中對于學習者理解(receptive)與產(chǎn)出(productive)能力差異的研究及輸入(input)與輸出(output)關系研究的啟示,目前的英語教材普遍提供了較大的語言輸入量。同時,為了向學生提供盡量真實地道的語言材料,教材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比較多的語法現(xiàn)象。因此,教師要了解教材編寫的語法線索,從而準確地把握教學重點,避免教學精力分散。有些教材通過目錄表、單元自評等標明語法線索,有些教材則需要教師們自己去判斷。對于沒有明示語法重點的教材,教師們需要通過分析整本甚至整套教科書,特別是分析本單元與前后單元的聯(lián)系來確定教學重點。
強調語言的功能是向語言工具性本質的回歸。對語言功能的了解有助于我們設計相應的運用語言的任務,有助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同樣,有些教材的目錄里有function這一欄目,有些則要求老師自己判斷。
3.目標要求
目標有教學導向的作用。對于確認的語言點,要明確學生掌握的要求,如:要求理解還是要求運用?要求能聽說還是能讀寫?教材的語法系統(tǒng)對此是有要求的,但這一要求往往是不明示的,需要教師通過教材中的活動要求、練習冊等來判斷。
4.語言材料
語言材料指教材中提供的對話、短文、歌曲、小詩等。教師需要對其體裁、長度、語法復雜程度、真實性、地道性、趣味性等作出判斷,從而決定是否對其進行調整、改編或者用其他語言材料來替換。
5.活動
大多數(shù)的小學英語教材除了提供語言材料外,還設計提供了豐富的活動,如游戲、歌曲、角色表演、會話、調查、評價等。教師需要對這些活動的語言點、目的、知識、技能、組織形式、材料、先后順序等進行分析,從而決定其是否合適,是否要做出調整。
6.檢測
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過程的監(jiān)控和調控能力是使學生學會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理想的教材應該為學生提供檢測學習效果的練習活動,這種活動也可以為教師提供教學效果的反饋。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課堂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和信息技術,基于101智慧課堂,以智慧教學為核心,為學校提供信息化教學整體應用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