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屋仁之助|擔心不被愛,是親密關系中最大的誤區(qū)
~Part 1 雖然你可能做不到給別人帶來幸福,但你可以做到讓自己隨心所欲地享受幸福~
大家多多少少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吧。
因為他的一句“太忙了!”就不得不取消預定的約會,即使見了面他也是不停地接打電話,要么就是一副疲憊不堪的樣子,慢慢地,自己心中就涌起了不滿和埋怨,爭吵時脫口就說出了“你就這么不樂意和我見面嗎?”之類的話。
都是自己主動跟他聯(lián)系,自己主動提出約會,就連約會的場所和吃飯的餐廳也是自己一個人張羅,即便滿心歡喜地問詢他的意見,也只能得到一句“哪兒都行,隨便”這種明顯敷衍的回答。一次兩次的,你心中是否生出不安和焦慮,委屈地感覺到在這份感情中只有你一個人單方面地在付出?
慢慢地,你的熱情也會冷卻下來。
不管說了多少回,丈夫也不會伸手幫你干點家務,嫌你嘮叨了,就不耐煩地來上一句“別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差不多就行了唄”。一聽他這么說,是不是你就忍不住地上火,憤憤地想:“一個家,為什么什么都是我一個人在管?!”
這種時候,你有沒有探究過你的心底深處到底隱藏著什么樣的想法?
這,就是“不被愛”的想法。正因為你心中藏有“他不愛我”的感覺,所以不管他說什么做什么,你都會覺得“不對”。
明明的確是因為工作太忙沒能聯(lián)系你,可是在“‘一定’是不愛我”這種思想的作祟下,你就開始患得患失起來,不安地想:“看來,他還是不喜歡我啊。”
在這種“‘一定’是不愛我”思想的左右下,一看到對方被動接受的態(tài)度,你就會悲觀地認為“只有你自己一個人在付出感情”。但是,說不定對方恰恰是這樣的想法:我就愿意享受別人給我安排好的一切,真高興她能安排好約會的時間地點,讓我不用操一點心。真是善解人意的姑娘呢!
受這種“‘一定’是不愛我”思想的支配,當聽到丈夫說“別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差不多就行了唄”時,可能本來只是人家的一句體貼話,你卻認定這是他“不想干家務的借口”,甚至沖動地想“這種日子沒法再過下去了,我要離婚!”。
所以,當你不滿對方的態(tài)度繼而引發(fā)爭吵時,當你心生太多的不滿從而對感情懈怠時,當你指責對方“為什么不能幫我干點活!這不是你應該做的嗎?”時,不妨冷靜下來,拷問自己的內心是否抱有“‘一定’是不愛我”的思想下對對方言行的妄加猜測。
大家可以反過來想想,如果你堅信對方“一定愛著我”,那么即使他沒有聯(lián)系你,你也不會太在意,而是認為“他工作太忙了”,假若他長時間沒聯(lián)系你,甚至你還會擔心“這么忙,別把身體搞垮了”。
如果你堅信對方“一定愛著我”,那么你會主動聯(lián)系他,一想到他樂意把約會的安排都交給你是出于對你的信任和依賴,你就會喜不自禁。
如果你堅信對方“一定愛著我”,當你聽到丈夫說“別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差不多就行了唄”時,你會感動,會幸福地想“我嫁了一個多么體貼的人?。 ?。
大家記住,你心中是抱有“一定不愛我”的質疑,還是堅信對方“一定愛著我”,會讓你的生活發(fā)生截然不同的變化。”
~你不必塑造完美的形象~
我收到了K女士的一封信。她家是一個四口之家,丈夫,還有兩個孩子。在持家、照顧孩子之余,她還干著一份兼職。
她心中充滿了對丈夫的抱怨,認為“自己除了忙著照顧家庭、孩子外,還出去干活賺錢,可是丈夫卻一點家務也不干,也不管孩子的事兒”,于是就憤懣別扭地猜疑丈夫“一定是不愛我了”。
在這種精神狀態(tài)下,夫妻之間不斷發(fā)生爭吵。有一天,丈夫忍無可忍地說:“老這樣可不行,你要學著反省、改正!”聽了丈夫的話,K簡直是火冒三丈,恨恨地反擊說:“我為這個家、為孩子做了這么多,你竟然還指責我?!你不看看你自己都做了些什么,該反省的是你才對吧!等你改正了再來要求我吧!”可想而知,他們夫妻之間的關系已經(jīng)多么緊張。
在離婚與不離之間糾結、徘徊,于是K就拼命地翻閱我的博客,想從中獲得啟示。品讀、思考,突然有一天她豁然開朗,意識到自己對丈夫的語言理解有誤,沒有體會到丈夫的感受,心情一下子輕松下來。
雖然稍微有點長,但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在這兒把K體會到的丈夫的心情和感受寫給大家看看:
做家務、照顧孩子,是你的專長,我不知道該怎么做,說實話,也沒有想著去做些什么的意識。是,我做得不好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我在外努力地為養(yǎng)家賺錢呢。時時圍著孩子轉,感到憋屈的時候,你出去干點別的活,換個環(huán)境換個心情是件好事,可是如果你卻因此弄得身心疲憊、焦躁不安的話,那就得不償失了,這樣出去工作又有什么意義呢?凡事不必強求完美,不必勉強自己。沒有必要非得一絲不茍地做家務,也沒必要非得把家收拾的一塵不染,不想干活時就去超市轉轉好了,不洗澡就就睡覺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兒。
如果覺得錢不夠花,那我多加班或者找點別的什么活多賺點錢就是了。家務、育兒、兼職,如果你不這樣強求自己面面俱到,不會因此而焦躁不安,而且不把這些情緒遷怒到孩子身上,不對他們大呼小叫的話,那么你會成為一個更加溫柔可愛的媽媽和妻子。
看,多么不可思議,就是受到“一定是不愛我”這種臆想的左右,生生把這么好的丈夫惡魔化了。在我看來,這樣的丈夫簡直就是天使的化身啊。
就是這樣,K就是在“一定是不愛我”這種思想的支配下,惡意揣測丈夫本來充滿愛意的言行,結果導致夫妻關系的惡化。
我必須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一旦產(chǎn)生了“一定是不愛我”這樣的思想,很多人就會更加渴望“被愛”“被認可”,于是便會像K這樣過于苛求自己,凡事都想做到盡善盡美,結果不僅弄得自己身心疲憊,還造成夫妻關系的緊張。
也就是說,當“我付出了這么多,你卻不努力”的不滿和“我為家為孩子犧牲了一切,你卻只考慮自己,只知道享受”的抱怨在心中越積越多時,會讓你變得易怒、牢騷不斷,而且你急于證明自己的過度努力也會弄得你身心疲憊,影響到家庭的安寧和夫妻的和睦。
所以,當你越來越看丈夫不順眼,“只有我自己在努力”的抱怨越來越多時,應該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過于努力”“過于苛求自己”了?這時候,希望大家能夠稍微“偷懶”一下,讓自己放松下來。
這樣,你才能感受到“來自丈夫的體貼和愛”,夫妻關系才能更加和睦甜蜜。
~Part 2 以“必定……”的信念指導自己的行動~
我先給大家講講我朋友家兒子的故事。
朋友的兒子就讀于一所以體育著稱的中學,學校里既有專門的體育班,也有從各地市選拔上來的體育特招尖子生。朋友的兒子是正??歼M去的、普通班的一名學生,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班的學生,竟然在高中最后的全國體育比賽中,以正式選手的身份入選了首發(fā)陣容。
這簡直就是“奇跡”?。∨笥褳榇梭@呼連連,直言根本沒想到,于是就問孩子:“兒子,你是怎么做到的呢?”她兒子是這樣回答的。
“剛入學時,我被編入實力最差的隊伍,從那時起,我就一直拿正式選手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練習,把每一次比賽都當作全國比賽來認真對待。”
從這個孩子鏗鏘有力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真切感受到對他來說,“夢想”“目標”不只是單純的想法和愿望,而是“預定”。
也就是說,他制定的不只是“想……”的夢想和目標,而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前進的“計劃”“安排”。
由此,我們可以領悟到,不可不切實際地“想……”,而應該制定出切實的“計劃”指導自己的行動。
比如,同樣是“想去北海道”的愿望,如果一個人只是有這么個“想法”,而另一個人是有這樣的“計劃”,那么他們接下來的行動會明顯不同。
如果只是“想法”,可能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和理由,最終只是想想就過去了。與此不同,如果是“計劃”,那么接下來自然會積極地訂機票、訂酒店,查看北海道的天氣情況,準備合適的衣服,為出行調整時間。
對,就是這樣,如果不只是“想法”而是“預定”的話,會自然而然、積極主動地做好相關準備。
那么,這樣的心態(tài)和行動同樣適用于我們“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為了“構建和諧關系”,我們首先必須扭轉“一定是……”這種自以為是、妄加揣測的思想。比如,把“一定是不愛我”的武斷揣測反轉為“一定是深愛我”的思想前提。
換句話說,就是不管什么時候,面對什么樣的問題,最好在“一定是深愛我”的思想前提下展開行動。
如果認為“自己一定被深愛著”,那么你會怎么說?
如果是在“一定深愛我”思想前提下,你又會怎么做?
可以想象,如果你每天都保持著“自己被深愛著”的認知和心態(tài),那么你說出的話、做出的行動肯定和現(xiàn)在不一樣,而且,夫妻關系、家庭生活肯定也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說不定也會像那個最終成為主力隊員的孩子一樣,創(chuàng)造出屬于你的“奇跡”。
所以,大家要記住,在生活中要以“被深愛著”的思想前提指導自己的言行。這樣,一定會有“奇跡”出現(xiàn)的!”
?? 想一想,有哪些“必定……”的信念現(xiàn)在會最大化有利于自己的人生呢?把它們寫下來吧,以后就這么思考和執(zhí)行。
??
~相信愛的真實存在~
前面已經(jīng)講過,一個人如果形成了“反正……”“一定……”的固執(zhí)思想,認定自己“沒有得到愛”,時時處處在這樣的思想前提下展開言行的話,勢必會影響到他(她)與別人的交往,導致人際關系緊張。
如果我勸他(她)要相信愛的存在,那么或許會有人說:“‘愛’又看不見摸不著,你讓我怎么相信它的真實‘存在’?”
不相信“并非外在”的東西,是因為這些人過于苛求眼見為實,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得見的東西。
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正因為“看不到”,所以才更要相信“沒有顯露在外”的東西的“存在”。
有人曾給我留下這樣一段話。
“相信”這件事,其實非常簡單。
到底怎么樣做才能相信“并非外在”的東西呢?答案只有一個,“因為‘沒有顯露在外’,所以才可以相信”,記住這一點就好。
舉個簡單的例子,空氣是眼睛“無法看到的,但空氣確確實實“存在”。因為看不到,所以人們無法確認空氣是否存在,也有可能“不存在”。但是,我們都生存在世上,這足以證明空氣的“存在”,因為人離了空氣是無法生存的。
那么,把這里的“空氣”換成“愛”,是不是同樣成立?
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愛=空氣=富足的人生”?!?/span>
愛”是無形的,但它的確存在。正因為有了“愛”,我們才能幸福地生活。
無論你是什么樣的人,處于什么樣的境遇,此時你能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欣賞著窗外的風景,品讀著這本書,這就是“愛”的結果啊,雖然這些“愛”是人們用眼睛無法捕捉到的?!?/strong>
幸福不會向我走來,因為它本來就在我身邊。



——心屋仁之助/著《你的情商,決定你人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