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帶你游安徽 | 安慶市:詩意山水 千古絕唱
安慶,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處,西接湖北,南鄰江西,西北靠大別山主峰,東南倚黃山余脈,素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稱?,F(xiàn)轄3區(qū)(迎江區(qū)、大觀區(qū)、宜秀區(qū)),5縣(懷寧縣、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岳西縣),2個縣級市(桐城市、潛山市)。

△安慶市
安慶市歷史悠久、文化薈萃,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古皖文化、禪宗文化、戲曲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安慶文化。
說到安慶,人們可能先想到的是黃梅故里。但其實安慶,還有詩歌之鄉(xiāng)的美譽。安慶山水好風光,古往今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慕名而來,在這里留下了美妙浪漫的詩詞。



△黃梅戲會館
青山下碧流,江樹引舒州。
千里輕帆外,層層見水樓。
這首《望安慶》的作者是明代詩人胡瓚宗。胡瓚宗非常喜歡安慶的青山綠水,未到安慶時就作了這首《望安慶》。在擔任安慶知府期間,他走遍了安慶的山山水水,留下不少墨跡。

△韻味菱湖 舒中勝攝
安徽省第一個榮獲“中國詩歌之鄉(xiāng)”的縣(市)就是安慶市的宿松縣。2008年11月6日,中國詩歌學會授予它“中國詩歌之鄉(xiāng)”稱號。
宿松縣,建縣始于西漢,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宿松自古就有“詩書昌盛之地”的美譽,歷代帝王將相和文人墨客紛至沓來。秦始皇、陶淵明、李白、羅隱、王安石、蘇東坡、陸游、朱元璋、李時珍、湯顯祖、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夏明翰、陶行知等,都流連忘返過這里的山山水水,并留下無數(shù)膾炙人口的詩篇。

△宿松美景
詩仙李白曾兩度來到宿松,與好友當時的縣令閭邱對酒放歌,留下了“二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的千古名句。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原總編輯查振科說:“有三首詩寫到縣令和他之間的交往,這段時間他們應該是相處得很愉快的。離開了監(jiān)獄,在人生遇到挫折以后,來到了這么一個對他非常友好,環(huán)境又是如此優(yōu)美的地方,和閭邱縣令在花開的時節(jié),兩個人一杯一杯的對飲。喝醉了你回去吧,明天我們抱著琴再來,這是一個非常愜意的畫面?!?/p>
被譽為千古愛情絕唱的東漢古詩《孔雀東南飛》,它的故事就發(fā)生在安慶市的潛山、懷寧一帶。

△孔雀東南飛景區(qū)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庇嘘P(guān)《孔雀東南飛》的動人傳說,人們耳熟能詳。主人公劉蘭芝是個勞勤、善良的女子,她十七歲嫁給焦仲卿,夫妻十分恩愛,但焦母卻挑剔她“無禮節(jié)”。不到三年,蘭芝就被逼返回母家。她和仲卿被迫分離時,立誓互不相負。蘭芝回家后十多天,就有縣令和太守相繼遣媒為其子求婚,她的兄長強逼她應允太守家的婚姻。在婚期前一天,仲卿和蘭芝約定“黃泉下相見”。新婚之夜,蘭芝投水自盡,仲卿也殉情而死。


△孔雀東南飛景區(qū)
時人為懷念這對夫婦的忠貞愛情,作長詩《孔雀東南飛》以悼之。查振科介紹說:“這首長詩不知道作者是誰。大概寫作的時間應該是在東漢末年,最后在梁朝徐陵編的《玉臺新詠》里面收錄了這一首詩歌。這首詩歌,是中國的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傳統(tǒng),非常明顯地體現(xiàn)在樂府這樣的民間詩歌當中,民歌中敘事詩的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主義精神的傳統(tǒng),可以說達到一個高峰?!犊兹笘|南飛》也被稱為中國長篇敘事詩最早的長篇敘事詩?!?/p>
△孔雀東南飛景區(qū)
在《玉臺新詠》里,《孔雀東南飛》的詩前小序記載了故事梗概、發(fā)生年代、地點、人物姓名、身份等。查振科繼續(xù)解析說:“也就是說,這首長篇敘事詩是根據(jù)當時的真人真事,由民間或某一個人創(chuàng)作的,或者說經(jīng)過很多的人反復加工之后,到徐陵的時候基本上定稿。這篇長篇敘事詩的價值,不僅僅是延續(xù)了現(xiàn)實主義的敘事傳統(tǒng),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社會風俗。”
說明當時婦女的社會地位還是很低下的。婆家如果對媳婦不滿意,可以找一個任何的借口,把她打發(fā)回家,雖然打發(fā)回家,當時也不存在二婚嫁不出去的問題,那個時候沒有這方面的道德禁忌。但是,這里體現(xiàn)出當時青年男女對愛情不變的忠貞,為了愛情可以坦然赴死,敢于為美好生活獻身的精神。它最大的價值在這個地方。
這個故事很凄美,結(jié)局通過一種浪漫主義的手法,兩人合葬,然后墓邊種了樹,樹上面枝連枝,有鳥歌唱,表達了對愛情忠貞的精神,給人一個美好的期待吧。

△孔雀東南飛景區(qū)
隨著漢代樂府詩《孔雀東南飛》的流傳,主人公堅貞不渝的愛情故事家喻戶曉。故事發(fā)生地今安慶市懷寧縣小市鎮(zhèn),也因這首《孔雀東南飛》而聞名。這里的許多地名與《孔雀東南飛》相關(guān):劉家山、苦水井、花山(即華山)、孔雀墳、望雀墩、孔雀臺、永鎮(zhèn)寺等等。
如今,很多遺跡已不存在,有幸我們可以在文人墨客的筆墨詩詞中,去追尋那段悠遠的記憶。
在安慶市岳西縣境內(nèi)有座司空山,是安徽省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世傳東周末期,官居大司空的淳于氏歸隱山中,遂名山為“司空山”。

△司空山
圖源:岳西網(wǎng)
司空山雄奇壯麗,《太湖縣志》形容司空山為:“一峰玉立,丹壁鬼工。仰望端巖,如畫屏照海。西瞻卓絕,若峭筆插天。迤東繞北,則移步換形,變幻莫測?!?/p>

△司空山 薛曉蓮攝
圖源:岳西網(wǎng)
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寶十五載、唐未宗至德元載),詩仙李白因永王李磷兵敗受累,避居于佛教名山司空山。在司空山的一年多時間里,李白寫下了《舒州司空山瀑布》和《避地司空原言懷》等傳世佳作。
查振科介紹說:“這中間他就到了岳西的司空山去小住。在這里他有很多對自己人生的想法,他就想起了古人劉琨和祖逖,他們當年的聞雞起舞,為國奉獻的精神。但是他們最后結(jié)局都不太好,他就想,我應該和他們不一樣,不再懷有為國為社會做出自己努力的這樣一個情懷,或者說放棄了?!?/p>
△司空山 薛曉蓮攝
圖源:岳西網(wǎng)
《避地司空原言懷》
【唐】李白
南風昔不競,豪圣思經(jīng)綸。
劉琨與祖逖,起舞雞鳴晨。
雖有匡濟心,終為樂禍人。
我則異于是,潛光皖水濱。
卜筑司空原,北將天柱鄰。
雪霽萬里月,云開九江春。
俟乎太階平,然后托微身。
傾家事金鼎,年貌可長新。
所愿得此道,終然保清真。
弄景奔日馭,攀星戲河津。
一隨王喬去,長年玉天賓。
查振科解析說:“這個詩的前半部分,通過劉琨和祖逖的這樣一個隱喻,他說我就選擇到潛山,到天柱山這個地方來隱居,來感受天柱山這邊美好的風光。然后等待世界太平了,我就要煉丹,讓自己的生命保持長新,向往著一種仙人的生活。最后‘一隨王喬去,長年玉天賓’就表達他遠離世俗,追求自己最大的精神自由這么一個內(nèi)心的期待吧?!?/p>
△天柱山

△天柱山煉丹湖
遙想當時,“詩仙”李白立于司空山頂,身在司空山氣勢磅礴的山云圖中。左手拿壺,右手執(zhí)筆。眼前山河不見,周身仙霧繚繞不似人間。頓悟塵世煩苦,不若逍遙仙路。

△司空山 薛曉蓮攝
圖源:岳西網(wǎng)
詩仙李白在安慶留下很多詩。除了《舒州司空山瀑布》和《避地司空原言懷》,和前面提到的《山中與幽人對酌》,還有《贈閭邱宿松》、《贈閭丘處士》等。
查振科說:“這五首再加上《江上望皖公山》這一首,一共是有六首。一個詩人能夠在一個地方寫下這么多詩,說明這個地方的確是引發(fā)了他的審美情懷。這六首詩既說了他晚年人生的一種追求,也寫到了與朋友的友誼,這里在講到閭邱的時候,還講到了很多其他的歷史人物,比如說阮籍、宓子賤、陶淵明。這里面反映出他晚年的精神世界,已經(jīng)趨向于一種淡遠的、一種回歸自然的精神格調(diào)。”
我想李白的晚年他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人生的曲折、挫折的確是讓他感到一種人生不得志的悵惘,同時也感覺到他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他的那種浪漫主義精神的底色,始終是在調(diào)節(jié)著他的精神取向。他不會為某一點挫折而沉淀在這個里面,他很快調(diào)解出來道家精神,作為晚年安身立命的一個不變的選擇。
安慶,是一座處處有詩的城市。走過孔雀東南飛的故里,穿過六尺巷,行走在江畔,眼前是一脈長江,身后是“萬里長江第一塔”振風塔……登上吟風亭,文人雅士登臨賦詩的千古絕唱還在耳邊縈繞,遠處清風仿佛又送來悠悠黃梅小調(diào),讓人心曠神怡,無限遐想。

△六尺巷

△振風塔
*圖片已標注來源,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